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

夜深了,老虎橋巷十六號,倭人阿部賢六打開院門後登堂入室,摸黑進入內室。

這是他買下來的居所,來得多了,閉着眼睛都可以進來。

東南王迴歸,萬民相慶,他也和在京的倭人朋友們及中國朋友們度過了一個開心的夜晚。

豈料,耳邊有人輕聲相喚道:“阿部君!”

聽得是熟人的聲音,他大爲詫異,在桌上找着火摺子點燃了蠟燭,見是倭人石原喜之郎坐在黑暗中,他大爲詫異地問道:“石原君,你……”

石原喜之郎沉痛地道:“山崎英夫,已然殉國!”

“什麼?!”阿部賢六震驚不已,他與山崎英夫、石原喜之郎都是好友,相約一起登泰山,一起在莫愁湖邊觀賞引種的倭國櫻花---當其時,大明是世界上燈塔國,充滿了自信,作爲中倭友好的象徵,官府允許倭國使節團在莫愁湖邊種下了櫻花,一到櫻花盛開的季節,在南京的倭人相約賞櫻,不亦樂乎。

阿部賢六坐都顧不得坐下,一迭連聲追問怎麼一回事,難道倭國國內竟到了如此危險的地步?

公元1651年,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光歸天,他的兒子,當時才10歲的家綱,在江戶城中接受了將軍宣下。自從家綱以後,將軍宣下這個儀式改在江戶進行,而不是到京都受天皇詔令。

新的江戶幕府特派“老中”高官,相當於副總理級別的阿部忠秋,亦即是阿部賢六之父晉京,向大明朝廷報哀。

當其時,東南王不在南京,政歸監國公主朱真真,她與倭國之間的聯繫不多,感情不厚,且女人畢竟頭髮長見識短。

爲倭國大將軍葬禮禮遇之事,南京朝廷吵翻了天,內閣閣員、以大學士管部的禮部尚書阮大鋮主張厚待之,在他看來,東南王籠絡倭國,倭國不象中明時期派倭寇來東南沿海搗蛋就是好倭倭。

而朝中前禮部尚書,時任大學士、刑部尚書方一藻與他打對臺,認爲倭國是小CASE,偶一個小指頭都能放倒他們,值得上派個尚書出東洋浪費公帑?太看得起他們了!

新舊兩個尚書咆哮朝堂,倒下的是吃瓜首輔姚明恭,戶部左侍郎葉廷桂把樓歪了,說着說着姚明恭被他認定是明朝第一奸臣,來了一句“明姚明恭滅明於此”這誅心之言把姚明恭放倒,中風了!

朝政鬧成這樣,姚明恭一夥的不待見始作俑者的倭國,至於方一藻同黨更不想理會倭國,只派出一個名不經傳的低級別侍郎過海去江戶弔喪。

世人都是就高踩低的,國與國之間也不例外,當倭國臣民們見着明國派來的是這種貨色而不是重量級的大臣到來時,無不大失所望,一些強藩更是開動腦筋,動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一直以來,雄據兩中華的顏常武鎮壓東方,他的力量沉甸甸地壓在了中華小跟班諸國身上,概莫能外。

任何國家的國君只要得到他的支持,地位將會穩固,反之若惱了他,他的艦隊上門,誰都討不了好。

明國只派個侍郎,連個尚書都沒有,更不見大學士,至於內閣成員想都不用想!

見到顏常武的國度如此怠慢,倭國的長州藩復藩,再度強檔出擊,組成了倒幕大軍!

爲什麼說他們再度出擊,蓋因以前也有過藩國造反的“光榮”事蹟,顏常武都參與鎮壓過,砍了好些倭頭。

倭人從來都不安分守己,下克上是倭人的傳統,只要有可能,就會出來蹦躂一二。

包括了肥前藩、土佐、還有豐後、日向諸藩,由著名的一向宗在京都附近組織了一向一揆,就是造反,引起倭國內亂,打出尊皇攘夷的旗號,說倭國的執政者理應是天皇,而不是徵夷大將軍,就是藩主、武士階層指屏斥江戶幕府軍政,奉還天皇實權,對中國人予以征討的政治訴求活動。

且認爲德川家綱無德,不足以就任徵夷大將軍。

造反諸藩上洛,他們士氣如虹,幕府軍相當腐朽,他們沒學到東南國的尚武,卻將兩中華的享受盡學到手,而且主少國疑,結果一敗再敗,阿部賢六、石原喜之郎的好友山崎英夫恰逢其會,參加了幕府軍,戰死於京都城外!

“山崎君,居然殉國了……”阿部賢六跌坐回位,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然確是事實,曾經絃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的好友已經魂歸大地,再不能與他詩歌唱和,茶酒相會。

兩行熱淚自阿部賢六眼中流下來,悲傷不已。

“現在情況怎麼樣了?”阿部賢六定了一下神問道。

“國家大難,幸有忠臣,會津藩藩主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勝,老中鬆平信綱,阿部忠秋等死守江戶,而倒幕派得到京都後,進攻態勢消耗殆盡,無力拿下下江戶,兩方相持!”石原喜之郎簡單說了一下形勢道。

“你們來南京是來求援的?”阿部賢六問道。

“不,是我來求援的!”石原喜之郎出乎他意料地道。

“什麼?”阿部賢六驚道,再問下去,他說不出話來,明白了什麼叫做“屋漏恰逢夜雨”!

是的,幕府派出了使節團到南京求援,因爲多在中國與倭國往來,石原喜之郎也在其中。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船隻被風吹得偏離航道,在長江口觸礁,結果船沉了,當時風浪頗大,石原喜之郎要不是在中國時學了一身好水性,也幾乎完蛋。

由於東南王的關係,兩中華中東南國游泳是學生必考,考不及格不能畢業,這股風氣影響到大明,游泳也成了社會風氣。

已經看到了大陸,太可惜了!

他精疲力盡地被風浪吹上海岸,逃得一命,可是整個使節團都沉入海底,而且,代表使節的信物也統統沒了!

石原喜之郎被海邊漁村漁民所救,漁民們侍他很客氣,將他送到縣城,縣裡也很重視,派人將他送到州里,州里又送他到了南京城。

可是,沒有代表使節身份的倭國幕府敕書、印章及節杖,說自己是使節,人家就算想信,但也得有相關憑證,否則阿貓阿狗都可以說自己是外交使節,那還得了!

來之前,石原喜之郎已經找過了大明禮部相關官員,但他們愛莫能助,認爲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必須有憑證。

說起國內情況,真是處於水深火熱中,倒幕派所到之地,瘋狂地反攻倒算,殺害幕府人士,盤剝百姓,說起來,讓石原喜之郎恨之入骨。

見他滿是憔悴,骨瘦如柴,一陣風都能夠將他吹倒,阿部賢六思忖片刻道:“石原君,你好好休息,下面的事情,就交給我來辦!”

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291節 到登州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6節日程表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2節城下之盟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93節喜與悲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379節 帶路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280節 回南京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690節 惡土司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846節 過關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1852節 兩老賊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822節 船不夠第2077節 安排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