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

郭勇彬就說起了幾件事來,在場茶敘的都是華人軍官,他就直說了:“所有的印度男人都谷精上腦!”

華人之所以在世界民族之林勝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女性就業率高,從而增強了民族的力量。

在東南軍的序列裡,擁有女軍官、女兵、女軍醫、女文職,民間也有女老闆,她們跟隨着軍隊征服的步伐走向世界。

軍隊中使用女性,對內有助於降低男軍人的戾氣,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對外則有助於與外人溝通,幫助東南國的統治。

當然,軍隊有嚴格的規定,不得搞軍隊戀,一經發現,無論是誰,任何原因,均以除役---即被開除,不是正常退役論處!

軍紀嚴明,女性軍人遂安安穩穩地在各個部隊駐防區忙碌着,她們或執行勤務,完成工作,在忠勇兵營就有一隊女軍人。

許多地方的女軍人們都OK,但在印度,比如說本兵營裡,女軍人們投訴說那些印度兵看着她們時賊眼兮兮,一副恨不得將她們扒光強×她們的樣子!

無論是誰,從老到少,都是如此!

固然老銀蟲中銀光四濺,年輕的少年,也是那副德性!

一個營門值勤的哨兵說有一次一羣印度兵就在在營門外的路上站着,走過來營裡的女軍醫,一個過三十歲風韻猶存的女人,到營門附近買水果,她沒穿白大褂,穿着貼身的軍裝,線條窈窕,結果那羣印度兵的頭齊齊跟着女軍醫轉,整齊劃一,無一例外!

哨兵目睹此景象,說那些印度兵的目光象狼一般,看定了神!

女兵們出動去到街道上,見到她們的印度男人們均表現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樣子!

結果有一位女軍官這麼個評價的:“他們爲什麼這麼落後,這是因爲他們想得太多,幹活得太少!”

在印度人看來,華人女軍人屬於剎帝利高等種族階層,華人女軍人普遍年輕,膚色淺、會保養,長相標緻,體態因爲鍛鍊而高挑,是印度人眼中一流的美女!

更妙的是華人向世界大舉擴張,整個民族充滿了自信,水漲船高,華人女軍人的氣質高貴,傲氣十足。

正如誰都會對女王、公主、女老闆之類的女性存在YY,做夢想的是征服她們,把她們壓在身下……而且印度的宗教文化,天氣、印度的女人亦不爭氣---她們裹着那個“紗麗”就象裹蒸糉,膚色普遍偏黑沒有什麼吸引力,華人女性則不然,她們衣着入時,引人注目,印度地區對於華人女性是個高危區!

要是出事,那就是大丑聞了。

李來亨點頭道:“此事確實不能掉以輕心!”

於是他下午開始辦公的時候,將反映上來的情況作優先級處理,出臺多項措施,一是減少了駐地女性軍人的數量,將她們調走;二是加強了對她們的保護,出入營都得審批,出營必須有男軍人相陪,而且要多人;三是對女軍人進行培訓,提醒她們要懂得保護自己,提高警惕;天黑後女軍人千萬不要出營等等。

於是讓印度兵們大感惋惜的是見到的女軍人越來越少,越來越難見到她們的倩影。

……

甫一上任,李來亨與郝搖旗應有之舉自然是下基層,到各個軍營裡觀看訓練,檢查軍務。

可不是走馬觀花,他們都是老打仗了,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表面上看來,印度兵是東南軍的“新貴”,可以很好的填補華人擴張的漏洞---人口嚴重匱乏,因此印度兵的加入東南軍序列是必不可少的。

東南國擴張,最大的麻煩就是人口匱乏,看,一個東南亞包括呂宋、大馬、印尼等等龐大的疆域,都給顏常武吞了。

他胃口奇好,又把土澳囫圇吞下,還在土澳上立即建立四州來個實際佔領。

這還沒個消停,兵出馬六甲海峽以西,一下子就成爲了印度洋之王,在大陸沿岸、海島建立了一連串的據點,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輕鬆到易個借火。

吃下去的東西沒理由吐出來,問題是他才得有多少人口吶?

顏常武也算很努力了,積極從大陸移民、鼓勵生育,推進中華小跟班及紅毛番的歸化等等,就連白種女奴、淺膚色的印度女奴、波斯女奴在購進時,國家有補貼的。

這項補貼不那麼明目張膽,但誰只要有本事購買到外國女奴,他就可以到國家那裡要錢,而國家給那個女奴烙個印,避免重新領款之後就會發給華人男主人十個銀元,名堂是他們“促進貿易”的獎勵,即使是那個華人根本沒出過國也罷!

但還是缺人。

各外族中,除了中華小跟班民衆最受領袖青睞之外,印度人也得到了領袖的看重。

由於宗教,是領袖看重印度人的原因。

他們那個宗教實在是……阿三大神教不具備在華人中間有傳播性,對於連黔首都可以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漢民族,阿三大神教毫無吸引力,華人對這個宗教免疫,沒有傳染力。

加入阿三大神教,大家來練瑜珈、吃香吸空氣?

不,我們漢民族都是大吃貨神教中人!

漢民族與阿三即使是走在一起,大家不用擔心誰吃掉誰,漢民族對吃掉阿三毫無興趣,他們對於印度的地盤表現出只求立足點而不想背鍋去作他們的主人。

於是,許多印度人加入了東南軍的序列中,填加東南軍的兵源。

印度兵聽話,他們按照東南軍的要求進行訓練,走正步的隊列很直,開槍也準,打炮也行。

在宿舍裡則遵守內務要求,做好衛生、疊好被子,讓牀鋪整齊。

似乎很好很不錯的樣子。

當李來亨與郝搖旗視察部隊三天後回到軍部,組織軍官們開會,發現了光鮮的外表下很多問題,譬如大家的交流有問題,宗教信仰問題、民族的問題、懶惰的問題等等。

一個問題被提出了:“許多印度士官、士兵不疊被子,由別的士兵或者是勤雜人員代勞。”

另一個問題是:“許多印度士官、士兵不背揹包,由別的士兵或者是勤雜人員代勞。”

大問題?小問題?

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24節爾虞我詐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271節入港炸船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243節遇敵必戰!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1481節 勸上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2節城下之盟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977節 打過去!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064節 招供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448節 硬剛(四)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133節倭奴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