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

隨着蘇鬆嘉湖杭團練和官軍黯然撤退,江浙徹底成了楊信的地盤,接下來的近一個月裡,靖難軍各部迅速接管各地防務……

期間沒有遭遇抵抗。

江西的官軍及團練撤離安慶並在湖口重新設防。

湖廣軍渡江北上。

他們在黃梅及大別山各處關隘佈防。

汪秘書家很自覺地撤離黃梅然後前往南京,不過她家的產業肯定沒人會動的,雖然至今她還是汪秘書,但在鎮南王手下可是炙手可熱,這樣的人家還是沒人敢招惹的。

而北線止於淮安。

因爲徐州被天啓要去,劃入了山東布政使司。

這個地方太重要。

如果楊信控制徐州,那麼運河與黃河就對他敞開大門,所以朝廷必須控制徐州,既然這樣楊信也懶得跟天啓爭了,徐州成爲盧象升的駐地,靖難軍止於邳州,宿州,亳州。實際上未來淮北除了極少數可以通過水利建設灌溉的地方,其他都要相繼南遷並想辦法往臺灣扔,那裡纔是未來最安全的。

淮北肯定不行。

至於浙江境內依舊止於江山,正好向南堵仙霞關,向西阻隔江西。

而溫,處,臺三州士紳雖然悲憤地仰天長嘯,但他們終究無法抗拒這楊信所說的天下大勢,天啓已經拋棄了他們,他們又沒能力自保,除了委委屈屈地投降楊信之外,難道還有什麼別的選擇?

最終這三地士紳也老老實實投降。

用了一個月完成自己地盤控制的楊信緊接着開始分田地。

九千歲這時候才離開。

不過是帶着楊信繳納的所有夏稅糧一起離開的……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啊!”

站在京口碼頭上,九千歲看着身旁駛過的一艘艘運糧船感慨着。

他這是說實話了。

去年才經歷了席捲絕大多數府州縣的大旱之後,北直隸今年又開始了水災模式,在西山洪水橫掃京城後各地水災不斷蔓延開,甚至就連河南都開始加入水災模式。而冀東一帶蝗災又一次爆發,再加上依舊沒有停止的到處地震,九千歲真得很難,眼看着頭髮都快白了。

“這以後真就像你說的,咱們大明幾十年天災?”

他說道。

“大爺,我需要騙您嗎?”

楊信說道。

“也是,這兩年的確這些天災就跟趕集一樣往外冒,過去雖說也年年遭災,可不像這兩年一樣,各種天災擠的密密麻麻,地震,水災,旱災,蝗災,居然還有大風成災,這天的確是要變了啊!”

九千歲說道。

他說的是不久前常州的颱風。

颱風在蘇南登陸,然後在各地橫掃而過,遭災最狠的是靖江和江陰等地,這種事情江浙年年有,但北方來的九千歲還是第一次見識,話說颱風過境的威力,對於他來說未免過於震撼了。不過作爲最早的民兵區,這一帶防災救災能力也讓他震撼,那些帶着民兵頂着狂風暴雨四處搶險的地方官更讓他刮目相看,這些在他看來無比廉潔,而且爲老百姓甘於捨生冒死的地方官簡直就是奇蹟。

“您回去告訴陛下,終有一天他會知道,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陛下的江山。

最多到後年。

他就會知道我纔是對的。

至於您,回去以後最好的辦法還是繼續推廣地瓜,這個東西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它真能幫着咱們撐過天災,也不是說都種,至少讓每家每戶都種一點備荒。這個又不佔那些良田,原本就不過收三四斗的薄田儘量種地瓜就是了,就算士紳不想種,大不了朝廷用地瓜折一部分田賦,或者乾脆由陛下下旨,在大明範圍內禁除了地瓜和高粱以外的酒。

尤其是米酒。

我這邊接下來會下禁酒令。

除了高粱酒和地瓜酒,其他所有糧食酒全部禁絕。

您在北方可以收地瓜和高粱釀酒然後向這邊賣,我會給這些酒免稅,也算是給您的一點禮物了。”

楊信說道。

米酒禁令已經準備發出。

不過肯定會遭到地方官員的故意破壞,哪怕這個禁令是他發出,江浙喝米酒的習慣是改不掉的,現代都改不掉何況這時候,不過有禁令再加上一定的查禁力度,總會讓米酒的數量下降,尤其是公開場合,肯定不會有太多喝的了。

過去米酒消耗就是士紳,那時候他們有的是糧食,一年能喝掉幾百萬石。

但現在士紳哪有糧食喝。

最多都在市場上買酒,只要通過嚴禁米酒,讓米酒成本維持在始終高價位,同時用低價地瓜酒和高粱酒在市場上衝量,終究還是會逐步讓一部分喝低端酒的習慣高粱酒和地瓜酒。大不了楊都督親自帶頭,然後逼着那些手下官員也喝,有敢喝米酒的直接撤職罰款,這樣就可以從北方引進這些低價酒,同時哄着北方增加地瓜和高粱的種植面積。

士紳們肯定不支持種這個。

他們只要收租不收這個,那農民想種也得考慮一下是否划算,但如果可以把這個變成銀子就不一樣了。

“此外還有棉花。

我這裡民兵以後都交糧,棉花和桑的種植肯定減少,那些織戶需要的絲和棉肯定會增加外購,之前運河兩岸已經變成產棉區,接下來士紳肯定還會增加棉花產量。

但棉花終究不能吃。

您可以告訴他們,我已經組建了足夠龐大的商船隊,這些商船不僅僅是從外面購買大米,還將從外面運來棉花,印度的棉花比國內更好,甚至還有埃及的長絨棉,這個超過國內任何一種棉花。估計今年第一批從印度滿載棉花的商船就會返回,那時候棉價暴跌,他們可別罵我。”

楊信說道。

這是他解決本地棉紡原料問題的唯一手段。

大量從國外買棉花就是了。

和買糧食一樣,所有運棉運糧過來的商船都減稅,反正棉花在印度和中東也不貴,接下來不說進入蒸汽時代,首先新式水力紡紗機,新式水力織布機這些都得推廣了。

棉布的人工成本下降,抵消外購棉花的採購成本。

再說大明棉布出口本來就還有足夠的利潤空間,過去受限於海外貿易的運輸成本,現在隨着海上的全面開放和商船數量的暴漲,運輸已經不再是問題。大明也不是英國,向印度賣棉布還得繞半個地球,這裡裝上貨倆月就到果阿了,一邊從印度進口棉花一邊利用人工成本,再向印度傾銷棉布……

這個生意很好。

如果印度那邊棉花漲價……

派艦隊去找茬揍一頓,逼着他們掏賠款就是了,把賠款拿回來給紡織廠補貼或者減稅。

玩這個鎮南王都懂。

甚至鼓勵商人在海外弄殖民地種棉花,要不然怎麼鼓勵向外,一是種糧二是種棉花,這時候礦產資源不需要掠奪,工業化還沒到需要對外掠奪礦石的程度。支撐歐洲人滿世界跑的關鍵除了商業就是種植業,而棉花始終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蔗糖,再就是咖啡。

楊信想要人去殖民,也只能用種植業推動。

但首先得限制國內種植棉花。

否則光國內就足夠,誰還會往外跑着種棉花?

桑蠶倒是次要的。

因爲這時候歐洲也一樣有,大明的絲織品只是更高端,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太廉價,生絲價格太低,荷蘭人買了運回歐洲,翻幾倍的價都能賣出去。

這個加稅就行。

這些年絲織品加稅之後,出口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由此可見加稅還是少了,加到百分之五十都沒問題。不過桑蠶的確對糧食的影響不算大,因爲桑樹多數種圩,圩上種桑,圩田種稻,旁邊水溝養魚,這是江浙水網區的標準模式,真正對江浙農業破壞嚴重的,就是棉花。

“大爺不像你,你有刀子逼着他們做你想做的,大爺做多了,刀子就得落在大爺頭上了!”

九千歲嘆息着。

“錦衣衛是把好刀,您得好好磨利了。

該動刀就動刀。

實在不行還可以從我那裡調用人手,老黃還留在那裡,你們也都是老兄弟了,他會幫您,要弄死誰還可以暗中下手,孝祖做的就很好,且不管人是怎麼死的,死了的人終究會讓活着的心驚膽戰,不方便抓就讓他暴斃好了。

錦衣衛是幹什麼的?

不就是替陛下做那些不方便做的事情嗎?

要是有人敢反抗,那九邊的兵馬都還在,滿桂,曹文詔,張神武這些人哪個不能用?您回去把滿桂調回來當薊鎮總兵,有什麼鬧大了的,直接讓他帶着騎兵進京,鬧?我就不信他們再鬧還能鬧過鐵騎兵?有我在南邊看着,還有人再想搞大同國那出,不用陛下出手,我就去給滅了,這樣您還怕什麼?

該動誰不用怕!”

楊信說道。

他的那些老婆們肯定不能留在北方,都得遷到南京來,但北方的地盤也不能丟,所以黃鎮會繼續留守新城堡,而且楊家之前也已經開始了冀東的墾荒,甚至就連引灤的渠道都快建成,這片新的產糧區同樣不能放棄。

第一三三章 什麼,又死了一個?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四一二章 桀紂之君第九十九章 錦衣衛大遊行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五零三章 天意,這是天意第四八七章 士紳鬧革命啦第六五二章 雞血療法第六二零章 絕對不行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三十九章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決戰瀋陽第二零五章 在大反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一九四章 正氣歌第四四零章 諸位,想鋤奸否?第五八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五二八章 東南互保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決戰瀋陽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五五九章 事已至此,唯有決一死戰第五二零章 排隊槍斃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四一二章 桀紂之君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四六三章 黑色幽默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四零六章 天怒啦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五五五章 主公萬歲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四六六章 日常互吹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四八七章 士紳鬧革命啦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一五八章 宣戰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一一四章 一個幽靈在遊蕩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一七七章 瘋狗鬧南京第七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一一二章 最後的戚家軍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十七章 十步殺一人第四三九章 技術宅的春天第六五零章 陛下,您怎麼醒了?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一八六章 這個世界還是充滿愛與正義的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二八一章 大明劫第三五四章 哭?哭也得交錢吆!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六零八章 九千歲的雄起第三零四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二四三章 大東溝第七十四章 小錘錘捶死你!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四九零章 大明之萊剋星敦第八十七章 殺戮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