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

陳於階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畢竟他一直跟着他舅舅,雖然熊廷弼給了他做官的機會,但實際上他也知道,只要跟着他舅舅,終究還是能混個一官半職的。

當然,這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兩人一起到了外面街上。

這時候災民依舊在不斷涌入,這幾天持續的大雨在順天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水災。實際上這個地方一向如此,因爲處在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共同的泄水通道,無論西邊還是北邊,山間流出洪水都匯聚於此。遼國時候通州南邊延芳澱周長數百里,哪怕現在的南苑也是四時不竭,狀若汪洋,這種地方夏季山洪一發這水災幾乎標配。而這些涌入的災民,讓京城的繁華盛世瞬間變了模樣,一條條大街上全是拖家帶口,哭喊祈求施捨的災民,儘管萬曆迅速下令設粥廠,但很顯然改變不了什麼……

官府施粥大家都懂的。

皇帝拿出一萬兩,估計真正用到災民身上的也就一千兩,更何況米價也在暴漲。

“你知道番薯嗎?”

楊信問陳於階。

“我舅舅在江南進行試種過,但並不受民間歡迎,江南又不缺糧食,吃慣了大米的人們根本不喜歡吃這個,更何況江南如今連水稻都不愛種,桑棉纔是最受追捧,大米都是從湖廣江西買。

誰還會種地瓜?

而北方我們目前也在天津試種,但至今也未曾想出該如何保存,此物最怕冰凍,一凍即腐壞不可食。”

陳於階很直接地說。

然後楊信用一種很詭異的眼神看着他……

“楊兄?”

陳於階茫然說道。

“難道你們不會挖個坑把它埋了嗎?”

楊信無語道。

他沒想到這麼簡單的問題居然難倒了大名鼎鼎的徐光啓。

“楊兄能解決冬儲?”

陳於階驚喜地說。

“那個是最簡單的,挖個坑,乾燥無水但有潮氣的,然後鋪上沙子把那東西埋裡面,上面插個東西透氣,然後就不用再管了,若是家裡有火炕就完美了,堆在裡面就行,怎麼還不撐一冬天?”

楊信說道。

“走,找我舅父!”

陳於階毫不猶豫地說道。

事實上徐光啓還真沒解決這個冬儲的問題,不過楊信一說,以這老頭的頭腦瞬間明白了。

“你還懂多少?”

徐光啓很不客氣地問。

“問!”

楊信同樣很不客氣地往太師椅上一坐端起茶杯說道。

“冬儲老朽已經明白,然還有一個麻煩,此物發芽需天暖,只能開春與其他作物同種,然其生長期過長,其他作物都已收此物尚不能收。結果耽誤冬季小麥播種,使得一年只能種一季,這樣其增產就無用,南方天暖發芽早先育秧再移栽就無此問題。”

徐光啓說道。

“簡單,製作類似火炕的苗牀把種薯排在上面,蓋上土底下燒火控制火候使其提前發芽,等割完麥子再剪下來插秧。”

楊信說道。

這是北方沒有塑料薄膜前育秧的標準做法,山東半島都這麼幹。

“不怕烤壞了?”

陳於階愕然道。

“這種初級的問題我不屑於回答!”

楊信很是欠揍地說。

“此事不難,有經驗的農民用手試一下就能確保,而且這種育秧必須得實驗,試個一段時間就懂了,這的確可以保證與小麥錯開,收穫小麥種地瓜,收完地瓜種小麥,北方旱田也能一年兩熟,若此法能行,楊小友將名垂千古!”

徐光啓說道。

楊信繼續端着蓋碗喝茶裝高人。

“還有,民間不喜食此物,這也是一個問題。”

徐光啓說道。

“這個烤地瓜,或者甘薯,吃多了的確胃酸過多,但我們可以換一種方法來解決,比如釀酒,大明一年釀酒得浪費多少糧食?陛下發個聖旨以後只准喝地瓜燒不就解決地瓜用途?另外我們可以做粉條,粉皮,甚至地瓜煎餅都可以,尤其是地瓜煎餅,這個不但解決了胃酸問題,而且還耐儲存。哪怕煮熟了,切地瓜乾地瓜條曬了當零食賣,那也一樣很不錯,比如我就很喜歡在冬天弄個地瓜條在火上烤烤吃。”

楊信說道。

陳於階一臉的無語。

這意思是你吃過啊!話說至今整個北方就我們在天津試驗,你一個所謂的河間人去哪兒吃的?

“釀酒老朽懂,但其他的就不太懂了!”

徐光啓說道。

“你們在天津種了多少地瓜?”

楊信問道。

“不算太多,也就百十畝而已,只是在一些薄地。”

陳於階說道。

“地瓜現在還有嗎?”

楊信問道。

“暫時沒有!”

陳於階說道。

“那就等收穫再說,你們負責投資,買個小院子,招募些工人,然後等地瓜收穫以後,我教他們如何製作各種製品。尤其是粉皮,粉條,我可以保證會廣受歡迎,另外還可以用地瓜製作小零食,這個也能賣,總之咱們可以用來賺錢。徐公,官府推廣沒什麼效果,就算有也很緩慢,但如果我們的地瓜可以賺錢,那麼不用官府推廣,也會有人跟風的,這樣你的地瓜還是會推廣開,我們還能趁機發一筆小財。”

楊信說道。

他其實也不會做這個。

但是,首先粉條寬粉這些食品這時候都早就有了,而且在民間早就廣受歡迎,而剩下無非就是改成地瓜而已。

不需要地瓜面。

這些都是地瓜直接切開上磨磨出的漿,剩下就是過濾,最終得到純澱粉糊再加明礬,無非就是這麼個程序,剩下就是傳統的粉條製法了。搞這個並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推廣地瓜,短期內整個北方只有徐光啓在天津的地產地瓜,他們會壟斷這個行業。而傳統粉條是綠豆之類製作,這東西的成本跟地瓜粉條根本沒法比,低成本的地瓜粉條哪怕更便宜些,也一樣會暢銷,只要賺錢了自然會有人加入這個行業。

封建時代政府推廣新作物效率是最低的。

但是,一旦這種新作物變成賺錢的生意,那麼就會像決堤洪水般洶涌着蔓延開。

然後徐光啓還可以賣種薯。

還可以提供技術諮詢,當然,收費的。

總之這個財三五年之內還是沒問題的,三五年後地瓜就開始氾濫了。

“這倒是值得一試!”

徐光啓笑着說。

“還有什麼,對了,玉米這時候也有了吧?”

楊信問道。

“有,也叫玉麥。”

徐光啓說道。

中國古籍最早見玉米這個名字,其實是他後來的農政全書,不過某本大名鼎鼎的小說裡面,也出現了玉米麪餅子,所以這個稱呼應該是北方常用,但徐光啓考察出其他的名稱,他自己也說了是因爲引入的來源不同。

“不過此物產量很低,與甘薯不可同日而語,也就是耐旱這一項好處!”

他說道。

“那是授粉的問題。”

楊信說道。

“植物種子類似人的小孩,必須雌雄相配才能產出能繁衍的種子,沒有雌雄相配是產不出合格種子的,玉米的雌雄在同一株上,頂部那些是雄花,底下的鬚子就是雌花。我們所種的玉米來自天然授粉,上面的花粉落在下面的雌花上就有了玉米種子,但這個授粉過程很就很難保證了,授粉不足是無法結出玉米,最後只能是授粉多少結多少粒。所以人工幫忙就行,雄花開花時候多去搖晃一下,或者有功夫拿個刷子去雄花沾花粉給雌花。要是覺得產量還不夠高,就隔一棵剪去一個雄花,這東西的花粉很多餘,而且耗費大量養分,沒了雄花養分全給了雌花自然結的多。”

他緊接着說道。

這個問題很高端,已經超出他的科學水平。

雜交是王道,但他玩不了,而且也沒那麼多種系,實際上現代玉米雜交種系直到十九世紀才湊上塊。

但輔助授粉加去雄肯定增產。

“授粉?雄花,雌花?”

徐光啓疑惑地說。

“徐公,這個問題很複雜,這牽扯到一個系統的科學,一時半會很難講清楚,哪怕編成書也得堪比永樂大典的,如果您想研究,估計有生之年是別想真正研究得透了,當然,您要是真有這毅力,我推薦您做個儀器,話說您應該知道望遠鏡吧?兩個鏡片疊加看到遠處的東西。”

楊信說道。

“陽瑪諾提過,伽利略觀測星辰的,但未曾有實物。”

徐光啓說道。

“好吧,您找個好的水晶工匠,再找幾塊好的水晶,另外找一個銅匠,很顯然我又可以給陛下獻寶了。”

楊信說道。

他沒想到大明居然沒有望遠鏡實物。

不過這也很正常,儘管荷蘭人早就發明了這個,但進行了技術封鎖,直到十年前伽利略才自己製作出來,十年的時間,數萬裡外的大明,能夠知道有這種東西已經算緊追潮流了。而這對他無疑是好事,他可以大批量的製造然後應用在戰場上,能不能有用先不說,至少對目前的他是很有好處的,另外還可以順便製造一臺原始版顯微鏡,讓徐光啓看看植物的真面目。

列文虎克可是在五十年後,就用顯微鏡吹響了現代生物學的號角

(感謝書友油茶麪面,backup59,軒轅貴胄祖述堯舜,我是草泥瑪,神造新大明護國公牌碎滿機等人的打賞)。

第五五五章 主公萬歲第三十四章 小人物,大舞臺第四六二章 這昏君無可救藥了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一四二章 守財奴爹與敗家兒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六五六章 夾棍守護者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六二二章 勤王救駕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五二二章 孔聖保佑,戰無不勝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二四五章 身既死兮身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二四五章 身既死兮身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二二三章 真正的勇士,要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一二二章 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二九四章 繼續逼良爲奸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決戰瀋陽第五二零章 排隊槍斃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殺戮機器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六二五章 江浙人民志願軍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四四零章 諸位,想鋤奸否?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二一七章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四四八章 辣手摧花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六五六章 夾棍守護者第三十三章 咱爺倆今天就行兇了第六十四章 殺建奴啦!第一九五章 全民戰爭第二七八章 爺就好這一口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二二八章 冤案加工廠第五八六章 細細的紅線第一五八章 宣戰第一一五章 他來了,踏着七彩祥雲!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六章 渣男第四七九章 天啓大爆炸第四六一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四七一章 朕的如畫江山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一五三章 閹黨基本操作指南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六八八章 乘輿播越第四八九章 九千歲的春天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