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的確,這時候的大明已經快爛透了。

這場失敗在不該發生的情況下發生,說白了就是遼東戰場這些將領們開始養寇自重了。

那裡不是戰場。

那裡是上上下下的提款機。

朝廷每年六百萬扔到遼東,通過整個軍政體系的努力,最終分到上上下下一個個文武官員的口袋,他們的確不會讓遼東糜爛,可野豬皮從此不再染指遼東也不行,因爲那樣這個提款機就沒法維持下去了。

如果野豬皮不再染指遼東,那麼要這二十萬大軍幹什麼?

每年六百萬啊。

朝廷解京的正常稅收一年都沒這麼多,這幾年最初是遼餉補缺口,後來在楊信堅持下免除了遼餉,然後變成了抄家,保釋金,新增關稅印花稅等等,爲什麼楊信做這麼多那些官員反對聲音喊的響,但最後卻很少有實際行動?就是因爲他們知道楊信撈的錢,終究還是得落在他們的口袋,這是給他們撈錢,既然這樣他們爲何要阻止?

受損失的的確是士紳,但獲利的是這些官員。

這個把楊信撈的錢,轉到官員口袋的過程,靠的就是遼東戰場,這樣他們當然要小心呵護這臺提款機,或者說小心呵護野豬皮,野豬皮必須得打出來,只有野豬皮打出來才能確保朝廷對遼東的軍費不會減少。甚至他打的狠一點,搞得氣氛緊張一些,還能讓更多軍費投入,這樣大家撈的更多,至於遼東死傷的士兵和百姓這個根本不在袞袞諸公們考慮範圍。

大明就不缺人。

祖大壽吃空餉每年撈幾十萬?

祖大壽虛報數千陣亡,撈更多的撫卹金?

這個視而不見就行。

反正少不了他們的份,祖大壽撈三十萬,恐怕得有二十萬送到宮裡宮外上上下下的一幫大大小小蛀蟲們手中。

打仗?

那就是個生意。

但楊信又能怎樣呢?

“陛下,臣願率軍直搗建奴巢穴!”

回到京城的楊信說道。

“這個先不急,左右只是一時大意了,好在損失也不大,不過是折了不到兩萬兵馬,海蓋二州終究還是奪回來了。”

九千歲笑着說道。

那哪是奪回來了,人家野豬皮押着兩萬多俘虜,帶着十幾萬石糧食,無數牲畜和金銀布匹之類快快樂樂回去的。要不是沈有容機靈,把南邊百姓帶走,把熊嶽城的數萬石糧食一把火燒了,而且他點燃的山火還把野豬皮的撤軍搞得頗爲狼狽,以至於不少被俘百姓趁機逃走,那野豬皮這次收穫更大,即便這樣也讓建奴一下子回血了。

“忠賢說的對,這些小事不用兄操心了,倒是兄自己的婚姻大事需解決,太皇太妃已經親自給兄做媒,你和方家小姐的婚事該完成了。”

天啓笑着說道。

這時候海關之事算是徹底解決。

廣州,漳泉,福州,寧波,松江等地士紳,已經迅速各自組建起自己的商號主動要求承包海關,廣州海關包稅價還提高到了五十萬,畢竟楊信是用四十萬包的,要想搶過去必須比他更高。廣州士紳以樑,黃等各家爲首,共同出資組建的商號,以每年五十萬兩承包廣東海關三年,三年後另外競標,不過基本上也不會有別人,估計就是楊都督去競標。

這個得看具體每年能收多少。

楊信制定的稅率推翻,不過有一項強制性保留。

就是以攜帶大米數量減免舶稅,這一點是強制性的,所有海關都一樣,否則楊都督就挨個去包稅。

而其他海關都是原價。

這樣九千歲手中一下子增加了五十萬海關稅收,加上本年度楊信包稅的四十萬和北方兩關的五萬,大明今年海關收入九十五萬。

相比過去暴漲近十倍。

而且楊信還帶回兩百萬,另外錦衣衛還收了不少保釋金,出去的稅監也多數按照任務額完成,雖然搞得各地官不聊生,據說還有一個知縣被逼死的,但銀子真收回來了。再加上新增加的印花稅,這東西第一年到目前就收了三十萬,這還是很大一部分地方並沒開始,大明商業之繁榮可見一斑,總之連同戶部收到的解京稅收再加這些亂七八糟,大明太倉,內庫,加皇帝的小金庫,這一年最終的收入很可能會達到一千兩百萬。

可以說恍如奇蹟啊!

算上各地留存的,總收入預計超過兩千五百萬。

而在楊信這頭餓狼出現前,萬曆四十八年全年所有加起來總共才收了兩千萬石米和四百萬石麥,再加上些布匹。

當然,部分其實是折銀的,但各地根據情況折銀價格不同,南直隸大多數才兩錢一石,哪怕貴的山西才六錢,總之這部分折銀律很亂,大致上這兩千四百萬石和幾十萬匹布,折銀後算作一千兩百萬吧。這部分是大明歲入的核心,但部分地方留存部分解京,而且各地比例也不一樣,大致上是一家一半,但解京不意味着送到京城。

解京的意思是歸戶部支配。

所以給宗室的,給地方駐軍的,這些需要戶部負擔的亂七八糟開支通常都是就地支付。

前者是很大一塊,靖江王跑廣州要銀子,就是因爲廣西解京的稅款,根本不夠養活他家那幾千口豬的,除了廣東需要從解京稅銀中撥一部分,湖廣同樣每年得給他一些,這些宗室消耗了太多。

真正給京城的其實就是皇室開支金花銀,固定一百萬,漕運米,一年多少看運力,正常年景就是四百萬石。

剩下就是商稅之類了。

這部分核心就是鹽稅,一百四十萬,其他亂七八糟商稅加遼餉,萬曆四十八年總共收了五百八十萬,其中主要就是遼餉。

而支付遼東的軍費就是這裡出。

每年六百多萬,不夠就另想辦法。

比如加遼餉。

畢竟漕運是供應京城的,這個還有一堆王公大臣等着開工資,京城官員的工資就是從這部分收入裡花,此外薊鎮,山海關等地軍糧,在京還沒就藩的藩王,這些也是由這四百萬裡面出。

皇帝金花銀是養內廷的,楊信這些在京武將領工資其實也是從金花銀裡面拿。

這部分輪不到軍費。

但無論實物折銀還是直接收銀子的那些,總共加起來,萬曆四十八年也就是算兩千萬吧,雖然各地折銀律不可能達到五錢,絕大多數其實四錢以下,但朝廷收入裡面還有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目前稅收是實物和白銀並行,所以過去徵收的很多奇葩稅收都在,比如十幾萬斤棉花什麼的,但這些根本折不了幾個銀子,餵馬的草料還兩千萬束呢,折銀能有幾個?

楊信在廢除遼餉這個雜稅的最大頭之後,依然讓朝廷一年歲入增加了五百萬兩。

奇蹟一樣啊。

雖然他帶來的兩百萬屬於橫財,但這也是稅收體系內,本來朝廷的歲入裡面就包括罰沒銀,而這明顯屬於罰沒銀。

重要的是他這兩年每年都能罰沒這些啊。

從天啓繼位開始,楊都督每年罰沒就沒低於三百萬過。

堪稱罰沒之王。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罰沒之王大義凜然地說道。

“就算兄要去直搗建奴巢穴,也不急於一時,這眼看着就入冬了,兄也說過冬天不宜在遼東用兵,明年開春再說,明年開春弟送兄出征,眼下兄還是先完婚再說。”

天啓說道。

既然這樣楊都督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雖然他對於成親什麼的並不着急……

早就在牀上滾了那麼久,他的確沒什麼可着急的,要不是他知識豐富,這時候都能見着孩子了,不過這也的確是件大事。

“還有一事,這高第還是不能留在遼東了,目前看這遼東各軍不但沒有長進反而比熊廷弼時候倒退,也就是說高第這個遼東經略並不稱職。”

楊信說道。

“他這也是一時大意了。”

九千歲笑着說道。

“既然兄說換就換了吧,熊廷弼在就什麼事沒有,他接手一年就搞出這樣的敗仗也的確該換,不過兄之意是換何人?”

天啓說道。

九千歲笑得有些尷尬。

“孫傳庭如何?他已經是兵部郎中,再進一步就是右侍郎,正好以右侍郎經略遼東,再給他加僉都御史,這樣就足夠了。”

楊信說道。

“準,弟也覺得這個人有些本事。”

天啓說道。

就這樣楊信終於夙願達成,把孫傳庭塞到了遼東經略的位置上。

雖然孫傳庭原本歷史上並無對建奴的戰績,實際上他主要在關內對付那些造反的,但他那種狡猾而且殺伐果決的性格,還是非常讓楊都督欣賞的,現在遼東已經無事,需要的是一個敢去殺人的,先把高第放縱手下的遺毒掃清,然後明年開春楊都督就去直搗赫圖阿拉。

這些混蛋既然養寇自重,那就讓他們沒法繼續養,接下來這大災將至,不能再這樣不停往遼東這個無底洞填了,必須得把這每年六百萬的軍費降下來。

說到底光開源是不夠的,還得節流才行。

第五四一章 一鍋端第二三八章 你說他是不是覬覦我的美色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三十章 生死之交一碗酒第三一八章 引寇,引寇!第五七四章 君子之戰第五六九章 天子十二軍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四六二章 這昏君無可救藥了第五一一章 砸碎剝削者的狗頭第一六八章 釣魚執法第六四五章 救駕,敢阻攔者殺無赦第四五九章 造神運動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惡貫滿盈第六零八章 九千歲的雄起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十六章 人如草芥啊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三一八章 引寇,引寇!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禮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一二零章 我爲孔廟流過血!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六八四章 跳樓,跳樓什麼的最好了第一六九章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一零三章 強搶民女啦!第五九九章 鋼鐵長城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頭了第一八一章 哭泣的衍聖公第五二四章 順民與刁民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六八六章 做內奸的感覺真好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七十四章 小錘錘捶死你!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六四二章 喋血禁宮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四三九章 技術宅的春天第四七四章 昏君奸臣一鍋端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九十六章 渣男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五九七章 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第三零七章 我不喜歡銀子,我喜歡殺人第五七九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六二三章 大王,不能走啊!第一三七章 戰爭開始了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一一二章 最後的戚家軍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三八三章 叛國者,殺無赦!第三五五章 野豬皮的捲土重來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六二七章 大家都來賣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五零七章 爆炸不要停第一一二章 最後的戚家軍第四九五章 放縱的狂歡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第八章 那一朵盛開的花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