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議和

潼關的守軍都要蒙圈了,什麼情況,流賊攻進來了,爲什麼他們會有督師的帥旗?

可是,震天的喊殺聲,把蒙圈的人拉了回來,沒時間蒙圈了,刀子都劈到眼前了。

隨着流賊大軍的進入,守軍開始撤退,奔逃,城頭上的守軍開始往下跑,和往上爬的流賊混戰在了一起。

郝搖旗帶着人衝的最快,很快就追了上去,跟官軍進行巷戰,可是,隨着流賊大軍的進入,人數越來越多,官軍已經抵擋不住了。

不到兩個時辰,潼關徹底陷落,落入李自成的手中,而他並不滿足。古語有言,得關中者得天下,可見關中位置的重要性。

李自成揮師西進,連戰連捷,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把這個關中囊括其中。

至此,李自成的勢力囊括了關中,陝西,河南,湖北等地,而且,連貫起來,範圍相當的大。

“大將軍,這些地主老財可真有錢啊,一個個滿腦肥腸的”。郝搖旗欣喜的說,別說那些王府了,就是知府家裡,銀子都是十幾萬十幾萬的。

“大將軍,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宋獻策問道,現在大順軍的勢力範圍可是不小。

李自成沉吟了一會,說:“現在時局不穩,我打算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重整大軍,以防止官軍的反撲”。

在李自成看來,官軍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這一次要不是天降大雨,自己可就危險了。

不錯,這一次,要不是連續大雨,導致官軍糧草不濟,我們就危險了,大將軍,我感覺,我們暫時可以跟朝廷議和。牛金星縷着鬍鬚說道,十多萬的官軍,還是大將孫傳庭率領的,差點又要逃亡了。

“咱們又不是落下風,幹嘛要跟朝廷議和,接受他們的詔安”。李過不大高興,他還沒報臉上那一箭之仇呢。

李自成擺擺手,說:“現在不同往日,以前是我們示弱,逼不得已,而現在我們實力強大,已經不是可以任意揉捏的軟柿子了,咱們可以任提條件,況且這一次咱們損失不小,再戰下去的話,老本就會拼光的,咱們雖然敗了孫傳庭這一支官軍,可是,還有左良玉,有山東兵,有關寧鐵騎這些強大的存在,數量衆多的官軍,會磨死我們的”。

見李自成有心議和,宋獻策便附和的說:“大將軍說的不錯,咱們不妨去跟朝廷去信,要一個西北王的位子,反正這裡也是咱們的地盤,到時候收益什麼的,也都歸咱們,到時候發展幾年,養下百萬雄兵,到時候即便是崇禎帝不算意退位,怕是也不成了”。

宋獻策的話,引得李自成等人哈哈大笑,的確是這個道理,現在雖然地盤不小,但是腹背受敵,北面還臨着蒙古,弄不好,就會重新被圍攻。

“好,這事就交給你來辦,這一次咱們佔了上風,得多要點好處才行”。李自成哈哈大笑的說,他很想看看,崇禎帝此刻的黑臉。

崇禎帝的臉,的確是很黑,在得知孫傳庭大敗的消息以後,大發雷霆,案几都掀翻了。

可是,得知孫傳庭生死不知,李自成部趁機攻下潼關,繼而那些整個關中,以及陝西等地以後,癱坐在龍椅上,一句話說不出來。

每次大戰,沒有一個好消息,崇禎帝已經麻木了,而且連潼關都已經失守了,距離京師可是不遠,潼關之後,再無險阻,可以一路行軍,直達京師之下。

朝堂之上,靜悄悄的,沒有人發言,一個個大臣,頭低垂着,好像生怕被崇禎帝看見一樣。

崇禎帝胸口窩着火,平常爭權奪利的時候,一個個伶牙俐齒的,口若懸河,爭論的那叫一個熱烈,可是現在呢,真正的大難來了,卻沒有一個主動解決問題的。

“陳新甲,你是兵部尚書,說說,現在該怎麼辦”?崇禎帝恨恨的說,他煩透了朝堂上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有用的。

到了現在,他開始懷念一個人來,那就是盧象升,他在想,要是盧象升還活着的話,肯定會站出來,大聲的說,臣願意領兵前往的吧,可惜了。

“陛下,現在的當務之急,應該召集大軍勤王,這李自成的大軍就在關中,要是出了潼關北上,可是一馬平川,不日間就能到達京師的”。陳新甲也是緊張起來,由不得不緊張,以前即便是李自成勢大,那也是在河南,子啊湖北一代鬧騰,可是現在,竟然要鬧騰到京師來了,萬一被他攻破了京師,那還有命?

“陛下,老臣這裡,有一封李自成來的議和信,臣以爲,暫時穩住李自成,也不是不可,畢竟咱們現在缺的是時間,抽調大軍,也需要時間”。首輔大臣薛國觀,收到了李自成發來的議和信。

說着,王承恩走了下來,把議和信拿了回去,交給崇禎帝觀看。

“怎麼可能,朕不會答應的”。崇禎帝氣的臉色鐵青,這議和信上說,要朝廷封李自成爲西北王,管轄關中,河南,湖北,陝西,山西,甘肅等地,而且,賦稅全部歸他,這還不管,還要去賠償他白銀百萬兩,作爲補償,唯一一個可取的,就是李自成言稱,可以替朝廷抵擋北面蒙古的進攻。

崇禎帝咆哮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難道你們都忘了嗎”?

這乃是祖上傳下來的祖訓,崇禎帝最是刻意這一點,怎麼可能答應把西北割給李自成,況且,大明朝還沒有封異性爲王的先例,到了九泉之下,也沒法跟列祖列宗交代。

而崇禎帝的這一陣咆哮,不僅僅是把議和的大門給堵死了,連那些躍躍欲試,打算慫恿崇禎帝遷都南京的計劃,也給堵死了。

之前陳新甲就聯合了一批大臣,遊說崇禎帝,打算把京師,遷到南京去。畢竟北直隸這邊太危險了,韃子數次入侵,都經過這裡,說也猜不着,哪一次京師會不會被攻破,一個個整天都是提心吊膽的。

第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出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始進攻第三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全轉移第三百七十三章 徹底失望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全轉移第五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前進的腳步第八十一章 受歡迎的布匹第四百三十八章 憋屈的韃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敗而回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大勝第二百二十八章 甕中之鱉第五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一百二十七章 溫馨第二百八十八章 韃子的目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配土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處境危險的張獻忠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舉拿下第三百九十章 張獻忠的反叛第四百七十一章 聯軍撤退第四百七十八章 猜測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退第六百八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作坊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五章 清淤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身的李自成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良玉退走第五章 改善第六百八十四章 團團圍住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大勝第一百八十二章 朱大有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名聲第一百六十二章 納妾第二百零三章 遇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難辦的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爭吵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部逮住第四百九十九章 隱藏的奸細第六百八十章 百姓求援第五百九十章 象徵性支援第五百六十八章 激烈廝殺第六百二十二章 嶽託死了第二百五十章 負氣第六十八章 定裝火藥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戰第十六章 聯歡第四百七十一章 聯軍撤退第五百四十一章 蒸汽機船隻第二十八章 新生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朝廷的催促第三百七十五章 抵達水師基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佳人等待第四百五十章 潛入城中第五百零三章 撤退藤縣第一百二十七章 溫馨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全轉移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戰開始第三十四章 包裝的價值第四百三十六章 攻下皮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舉拿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仇家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遭遇機關第二百七十八章 海洋知識第四百五十六章 準備南下第八十八章 陽謀第六百七十六章 鄭芝龍的死期第五百七十一章 韃子逃走第四百七十二章 商品的輸出第五十六章 中秋節第五百一十四章 鐵軌的出現第五百 二十四章 大敗袁宗第第五百三十四章 焚燒糧草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捉馬守應第五百零二章 最後的衝鋒第四百二十七章 賄賂第九十七章 中埋伏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鬥繼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槍斃第六十六章 搬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蒸汽機船隻第二百九十七章 鬱悶的敖虎第一百九十八章 東風來了第五百零八章 棗林時報第一百五十章 捷報第三百一十二章 單方面打擊第六百一十四章 進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破第一百九十二章 外界反應第五十五章 達成第二百零七章 處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熱氣球出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全轉移第三百七十五章 抵達水師基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準備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