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

朱由檢微微一笑,猶如他所料,代表官僚集團利益的官員們還是支持內閣掌權的。

畢竟,無論一個官員是想做好事還是想做壞事,搞定一個內閣首輔也比搞定百官要容易得多。

猶如當年張居正要改革也得先讓自己權力極大了才行。

從本質上來說,作爲皇帝的朱由檢也是希望內閣首輔掌權的,他不是朱元璋,也不想成爲朱元璋那樣的勤奮工,寧願自己累死也要把皇帝與丞相的責任都擔了。

作爲後世市民階層出身的他骨子裡就有着懶散的基因,他更願意控制一個內閣首輔也不願意去控制百官。

畢竟控制一人容易,控制無數人就不容易了。

但他又不能讓內閣權力太大,甚至到達弒主的地步,而且讓內閣集權也沒有讓官府盤剝商民的事情消失。

官僚集團始終是對資本集團存在着阻遏作用的。

從整個華夏的利益來看,官僚集團必須被管住,不能肆無忌憚地剝削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否則大明將無法徹底走在世界文明的前沿。

所以,朱由檢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道:“兩院還是要設的。”

“陛下!”

張煌言差點就要說老子不幹了,但朱由檢在他說話之前大喝了一聲:“聽朕說完!”

張煌言閉住了嘴,剛想上前來說話的幾名高官也退了回去。

此時,他們才意識到眼前的這位大明皇帝可是隨時要了他們命的至高無上之人。

王家勤與宋銘泉等官員有些竊喜,他們是從聖學裡找到設立兩院控制內閣的方法的,隨着民間一大波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潮出現,他們也深受其影響,希望可以讓朝廷也能像公司一樣實行契約制,由人治改爲法治。

而他們的底氣便是大明皇帝朱由檢雖然握有帝國最高的權力卻一直在有意無意間實行着法治,他們覺得陛下是支持他們的。

朱由檢的確是支持他們的,但是朱由檢也不願意讓帝國通過工商業積累起的財富全部被資產階級拿來作爲窮奢極欲的享受。

富商們的奢靡生活已經通過東廠的奏報讓朱由檢瞭解得很清楚。

東瀛在短短几年間就已經有上萬東瀛女子從事者風月之職業,給大明帶來的稅收已經超過樂浪的三倍,足以可見大明的資本新貴族們花了多少錢去尋歡作樂。

朱由檢更希望帝國積累起的財富更多的用於帝國的擴張與基層民衆生活待遇的提升,所以他加了一句:

“但是考慮到現在大明主要稅收來自於工商稅,且又要免除農業稅,未來發生戰爭和經濟動盪的話,帝國中央得保證有強大的財力的原因,所以內閣首輔對於兩院的任何提議與提案有一票否決權和最後決定權以及內閣首輔以及附屬執行部門堂官有權向兩院提出提案。”

朱由檢這麼一說後,羣臣還有些懵逼,但仔細分析後才明白了過來,這和沒設兩院區別不大,最多是讓商人們多個知情權而已,張煌言如釋重負,先朝朱由檢拱手:“陛下聖明。”

而帝國經濟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家勤不得不苦笑起來:“陛下,您這,您這不是等於沒設立兩院嗎,內閣首輔依舊有最高行政決議權,他的提案,兩院只能通過若不能通過,他也能直接決定通過,這不等於白忙活嘛。”

“怎麼,不知足嗎,想像東林黨執政時期一樣,可以動輒逼得內閣閣臣下位?那樣玩,當戲劇看,的確是精彩,但整個大明可經不起這樣折騰,朕能讓他們納稅的商戶和參與帝國建設的民衆成立兩院,商議帝國中央政事,已經是前無古人之舉了;

凡是得循序漸進的來,朕已經說過,帝國現在還不完全是你們商人的天下,還有佔據大半土地的農民呢,朕若不保證他們的利益不被官吏破壞,不先免掉他們的稅,他們一旦被逼反了,就會變成下一個李自成,到時候打到江南來,你們拿什麼和人家打,即便你們打贏了,受損的也是整個大明,你們也會損失很多!”

朱由檢這麼一說,有着帝國第二號銀行家背景的王家勤沒有再說話,只尷尬一笑。

張煌言這時候接過了話:“陛下說的是,微臣現在同意按照陛下的意思設立兩院,但只能給予兩院議政的權力,但沒有決策的權力,能讓你們商人在朝堂上說句話的確也已經是帝國最大的退讓了,這要擱在以前,外儒裡法之時,爾等不過是待宰之羔羊而!”

“微臣也以爲陛下說的對,商人素來過於重利,若有十分利,就敢於冒犯王法甚至出賣國家也敢,晉商便是例子,當年朝廷待晉商不可謂不厚,可最後卻資敵賣國數十載,讓其設立兩院參議朝政已是朝廷實行兼聽則明之舉,若讓其掌控朝政,豈不要把大明甚至把陛下也賣了!”

組織部尚書溫初時此時也幫着張煌言說起話來。

而工商部尚書宋銘泉頓時激動地對吼了起來:“溫閣老,議政是議政,但你不能羞辱從商之民衆,他們也是大明一等之公民,也是忠於大明忠於陛下之人,怎會與當年晉商等狗賊相提並論,朝廷北伐與征伐四夷,他們也是做了貢獻的,不然朝廷大軍遠征萬里,光靠朝廷能後勤不斷嗎!”

“本官也沒說你們都是晉商那樣的漢0奸商人,本官是說你們若不被朝廷管住,不能保證你們當中沒有人做些爲利行惡之事,譬如向國內百姓銷售鴉片,逼良爲娼販賣女童去東瀛,刑部今年辦的大案中有八成都是商人違法牟利之案!”

溫初時這麼一說,宋銘泉也只好閉嘴,他自己家族也開着礦業公司,也發生過礦洞垮塌害死了好幾個白豬,儘管不是公民被害而不至於被治罪但也讓他良心上有些歉疚,在溫初時這麼一懟後也不好說什麼,算是默認了溫初時的意思,天下商人的確有爲牟利敢危害天下的。

“陛下,微臣同意設立兩院,保留內閣首輔之最後決定權與一票否決權以及立案權,如今大明尚有許多大事要辦,應當如此。”

王家勤此時先表了態,並主動站了出來:“臣等恭領聖諭!”

“臣等恭領聖諭!”在場的朝堂重臣們皆站了出來。

朱由檢微微一笑,心道:“無論如何,這算是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互相妥協的結果,不通過內戰而改良政治都算是好現象。”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