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

作爲皇帝的朱由檢現在把控着軍權。

至少在南京城內,近衛軍第二軍的八萬大軍是完全聽從朱由檢的意志行事的。

因而,朱由檢要徵商稅要收個人所得稅,這些官員們只能接受,並因朱由檢允諾日後不再以抄家解決軍餉問題而慶幸。

“稅賦基本便以田地、買賣、個人所得三個方面徵收,而個人所得如何徵收,就由內閣大學士路振飛草擬,至於以後會不會添加新的稅種,戶部可題奏疏向朕申報。”

說着,朱由檢便又道:“至於朝廷如何牟利,也就是如何增加朝廷收入,養兵還要養你我這一羣不理農事的還有朕的那些朱家親戚們,朕看來,得先分清楚哪些是朝廷的產業,哪些是私人可以經營的產業。”

“雖說薄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朕也承認天下任何一個大明子民都可以有自己的私產,這個私產包括自己的土地、房屋乃至財物等,但礦山和鹽乃上天所賜,朕乃天子,這些都是朕之私產,民間不得私自開採和販賣,從即日起,若發現有人私自開採,不論他是官紳還是平民,一律收繳!”

內閣成員和在場聽政的各部堂官聽陛下朱由檢如此說,不由得感到大爲驚訝和麪露難色。

如今朝廷綱紀不在,礦業開採早已不是朝廷專利,官紳早已把控住了大部分礦山開採之利,而鹽業也同樣是私鹽氾濫。

如今朱由檢要收回這些利益,自然會讓這些官紳們覺得難爲情。

但這的確屬於朝廷產業,官紳們除了在文字裡罵罵礦監和稅監橫徵暴斂也沒辦法阻止作爲皇帝的朱由檢要收回這些利益。

“朕知道你們的心思,不願意把吞進嘴裡的好處吐出來,甚至會抵制朕的稅監和礦監,會蠱惑百姓抵制朕收稅收礦,甚至會罵朕貪財,朕也不怕你們罵,而且朕這次不派稅監和礦監。

“從即日起,收稅之事不以內臣和戶部分開,一切皆由戶部官員專收,具體戶部改革以及國庫和內府供應分配日後再議!”

朱由檢清楚無論是百姓還是士紳都不喜歡被徵稅也不喜歡蘊藏無數財富的礦業被朝廷霸佔,所以朱由檢只要徵稅和收回礦業肯定會被罵。

既然如此,倒不如讓文官替自己收稅,讓他們也跟着自己一起捱罵。

“然後是海貿,也不僅僅包括海貿,還有和關外的交易以及大明內的交易,朕接受張慎言的建議,官營與民營皆可存在,但武器、鹽鐵以及礦產等事關大明安危的買賣只能歸於官營,當然私人若獲得朝廷批准也可進行經營;其他各行各業,都可以有民間商人介入,且因交了稅,朝廷也會保障你們的交易權益和安全!具體如何保障,哪些只能官營,哪些官私皆可,也是以後再議!”

朱由檢說後便又回到了寶座上坐好:“基本上也就這些了,我大明之弊政大半在於賦稅錢糧,具體可用‘財政’二字概況,官員的俸祿不夠,將士的軍餉不夠,偏偏百姓的負擔卻是越來越重,連帶着朕這個皇帝也越當越窮,若不再嚴改,大明江山必亡,新政便就從財政開始吧,首輔範景文照今日朝會之記錄擬一個新政綱領。”

說畢,朱由檢便又道:“具體新政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在朝聽政的諸位愛卿可以下朝後再上疏由通政司呈遞內閣,然後交給朕御覽,現在由負責查抄錢謙益謀反案的官員們報報抄家所得,戶部左侍郎黨崇雅做好記錄。”

朱由檢這麼一說,在場的官員們都再次打足了精神。

雖說今天所議的新政很多內容都是讓他們犧牲自己的利益,讓他們儘管理智上或者被迫承認新政,但抄錢謙益等官紳的家產到底抄沒多少,他們還是很好奇的,畢竟他們以後也知道該向朝廷要多少撥款的錢。

“啓稟陛下,錢謙益闔家所抄沒有黃金五萬六千兩,白銀四十六萬八千三百兩,房屋各項產業和古董合計估值一百三十二萬兩;田產共計十二萬畝,地產三十五萬畝,奴僕三百一十二口!折銀可抵一百萬兩。合計抄沒所得三百多萬兩左右!”

先站出來稟告的是御馬監何新。

接着便是馬士英:“前兵部尚書侯府抄沒黃金一萬兩,白銀二十四萬兩千兩,房屋各項產業和古董合計估值七十二萬兩;田產共計五十四萬畝,地產六十三萬畝,奴僕五百餘口!折銀一百二十萬兩!合計抄沒所得一百五十餘萬兩!”

然後是李邦華奏報龔鼎孳家族抄沒所得:“給事中龔鼎孳家族抄沒黃金三萬兩,白銀四十二萬兩,房屋各項產業和古董合計估值兩百四十八萬兩;田產共計五萬畝,地產十二萬畝,奴僕一百六十餘口!折銀二十萬兩!合計三百多萬兩!”

“吳偉業家族抄沒黃金十六萬兩,白銀九十二萬兩,房屋各項產業和古董合計估值三百七十二萬兩;田產共計一萬畝,地產五萬畝,奴僕五百六十三口!折銀估值八萬兩!合計六百多萬兩!”

“董祖常、董祖源家族抄沒黃金三十八萬兩,白銀一百二十萬兩,房屋各項產業和古董合計估值七百四十萬兩;田產共計十萬畝,地產二十八萬畝;奴僕六百三十口,其中婢女五百!折銀一千二百餘萬兩!”

在路振飛奏報完吳偉業和董祖常和董祖源家產尤其是董氏抄沒所得時,在場的官員都不由得驚呼了一聲。

朱由檢也頗爲詫異,之前幾個家族抄出百萬之巨,他已經有心理準備,但董家卻抄沒出千萬之巨,使得他也很愕然:“路閣老,你仔細看看,是否算錯了,這董其昌不過官至尚書,何至於富有至此。”

“陛下和在場的諸位同僚不必驚訝,下官當時也頗爲不信,但這的確是事實,董家禍害鄉里數十年,搜刮錢財無所不用其極,不抄其家難知其富。”

路振飛說後,朱由檢便點了點頭,便命他接着奏報。

路振飛便接着奏報了抄沒原南京禮部尚書王鐸和原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陳鱗之家產合計白銀在五百萬兩左右。

最後是內閣首輔範景文奏報抄沒談傳珠家族的所得:

“談傳珠家族抄沒黃金一千兩,白銀十二萬兩,房屋古董合計一萬兩,田產十四萬畝,地產十萬畝,奴僕一百二十餘口!折銀三十餘萬,合計抄沒五十多萬兩!談傳珠不過是一遊擊,武官出身,修園林收古董的興趣不大,所以只一味置地,難比那幾位尚書翰林闊綽。”

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十章 帝后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請個假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