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

說話的是司禮監秉筆盧九德。

如今朱由檢讓他負責整個北伐大戰的信息統籌,而國內政務的批紅則交給了隨扈的徐昭華。

徐昭華現已被升爲司禮監隨堂太監,但職權已同司禮監秉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大明的幾位高級內官皆有自己負責的大事。

王承恩掌東廠,韓守敬掌皇莊與皇家資本,盧九德統籌軍事,何新負責京城防務,日常政務也就只能由徐昭華接掌。

因而,朱由檢在聽完盧九德關於北伐各路大軍目前概況後,還問向了徐昭華:

“朝堂內部可有什麼大事發生?”

“回稟陛下,並沒有大事發生,只有給事中濮宜修彈劾定王勾結武臣,內閣票擬是妄言,罰了半年俸祿,內臣批紅的是照準。”

徐昭華這麼一說,朱由檢也就點了點頭:“高弘圖還算老成持重。”

對於徐昭華的處理方式,他也很贊同。

如今北伐正在進行,彈劾定王即朱慈炯勾結武臣等於是想阻止定王朱慈炯靠北伐積攢軍功崛起,朱由檢能猜到這是惠王或者永王一黨在給定王朱慈炯上眼藥。

皇子內鬥是朱由檢自己挑起的。

對於這樣的現象,他早已有心理準備,也覺得是一個王朝不應缺少的現象。

不過朱由檢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和位處中樞的重臣得權衡好利弊不能陷入黨爭的深淵,所以對於高弘圖票擬處置彈劾定王的御史的做法,他認爲是對的,即便高弘圖這個票擬決定可能是在打擊他自己的同黨。

因而朱由檢說他還算老成持重,對於徐昭華的批紅,他也很肯定,如今這位小姑娘在司禮監內書堂磨合了這麼久,又得王承恩的親自傳授,再加上早年在閨中便得其父徐鹹清的教導,使得她如今處理其政務來倒也是得心應手,讓朱由檢很是受用。

不過,朱由檢不知道權力這個東西會不會眼前這位沉默寡言的少女變得更加沉默內斂,甚至會不會變成另一個人。

但朱由檢管不了這麼多,徐昭華進入司禮監是她自己自願的,而朱由檢也的確需要一個對於日常政務心細如髮且有高度敏銳性的助手。

司禮監隨堂太監或許不是徐昭華的終點,因而爲了激勵徐昭華,朱由檢突然來了一句:

“好好做好司禮監的事,或許有一天由你來執掌大明這個內政權力最重的衙門。”

“是!”

徐昭華應了一聲,平靜的內心起了一些漣漪,她見朱由檢揮手,便自覺地離開了這裡,一出來便看見了祁德茞。

她與祁德茞也算是幼年相識的發小,不過祁德茞如今是崇禎帝朱由檢的寵妃,而她則已是高級內官。

徐昭華微微欠身行了一禮:“見過祁貴人!”

而祁德茞則不由自主走上前來,目光熱切:“徐姐姐”,但旋即還是沉默地點了點頭,步態翩躚地步入了朱由檢的寢居之地。

而徐昭華不由得回頭看了一眼,她不禁想到自己若是也想她一樣侍奉在男子面前,做些沏茶捶腿之事該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主子,您累了吧,剛纔隨扈的御膳房李內官送了些新鮮的柑橘來,各個汁甜肉肥”。

這時候一名由徐昭華提拔起來做司禮監長隨的底層小雜役一見徐昭華回來,就立即跑了過來,待徐昭華退下後就主動將徐昭華的靴子脫下,也不嫌棄徐昭華跑了一天早已是臭氣熏天的腳,就命人打熱水親自給徐昭華洗腳按摩,嘴上還不停地稟報着今日的新聞。

另外兩名當差的內官,一人替她按摩着肩部,一人給她沏好了她最愛喝的太平猴魁。

“難爲她想着我,只怕是想升到掌司位上去纔想着我的吧。”

徐昭華已經習慣了這種由底下人奉承着的感覺,也沒什麼不適應的,甚至自然而然地隨手拿過奏疏來看着,時而眉頭緊蹙起來,也時而眉頭舒展開來。

不過這時候一名內官走了進來:“稟隨堂,夏副將的信到了。”

“你回給他,現在咱家已升了司禮監隨堂,他如今也已是近衛軍的副將,比指揮使還高一級,下一步就是副帥了,一個是內臣一個是外官,有些事還是避嫌的很,讓他別往這裡送東西了,儘管陛下知道我們的事,但若是被六科廊的內官彈劾就不好了。”

徐昭華淡淡地說了這麼一句,她現在的習慣性往政治上的得失去考慮自己現在的處境,皇帝陛下朱由檢的一句她可能會執掌司禮監讓她內心久久不能釋懷,也開始覺得自己要更加謹慎些纔好。

她知道自己進入司禮監隨堂便意味着會得罪王承恩、盧九德、韓守敬這些大宦官更多的徒子徒孫。

如果她這時候還和夏完淳私下聯繫很可能會被自己的競爭者大作文章,所以她想也沒想便讓自己的人吩咐夏完淳不要再聯絡她,她要讓自己儘可能地變成一個與外朝沒有任何勾結的高級內官。

“錦衣衛吳都督求見”。

彼時,又有內官傳來消息,徐昭華聽見是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便急忙有請,吳孟明一進來如同其他官員見了徐昭華一樣很是客氣:

“眼下正是晌午,有事要稟告陛下,但又怕打擾了陛下的中覺,所以來您這裡探探風。”

“祁貴人剛纔過去了”。

錦衣衛涉及軍事機密,由大元帥府直接負責,徐昭華自然不便多問,也只隨意回了一句,而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知道這一句隨意卻值得每年上千銀元的孝敬:

“徐上官近日升了司禮監隨堂,下官因出外公幹,竟未來得及道賀,已着人補了賀禮。”

“吳都督客氣”,徐昭華沒有拒絕,這是官場的規矩,她坐在這個位置上就會有這樣的福利,連皇帝陛下朱由檢都是默認的,她也沒辦法阻止。

但也因此,她也沒想到自己在司禮監待了短短不到一年,她就已經在長安門東側置辦下了自己的三進大宅第還在棲霞山也有了自己的別墅的園林。

吳孟明走了後沒多久,徐昭華就又篩選出幾分重要的奏疏,但她也想到現在正值晌午,自己也不必急着去打擾陛下,便只在外面園中等候,看着冬月飄落的小雪與池中凋零的殘荷,彼時周遇吉與李明睿等重臣皆從她身邊走過且都向她恭敬地行了禮,這種自己不必努力,自有人來討好自己尊重自己的感覺讓她感到很爽。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八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八十八章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