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

敘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宜賓,此時的敘州還沒有五糧液,但已經是整個川南地區最爲富庶的地區之一。

南溪羅龍鎮則是敘州府內一不是很有名的小鎮。

狹窄的街道上擁擠着許多雞毛小店,陳舊的木樓在秋風吹動下嘎吱作響,擁塞的河道只漂浮着黃葉。

頭纏白布,髮髻高高攏起,只着草鞋的百姓在街道石梯上健步如飛地行走着,在他們後背上則是高高隆起的茶磚或是煤炭等。

這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

許多沿途百姓皆靠作挑夫爲生,即便閒散時也時常在肩膀上搭個扁擔。

馬吊此時已然興起,茶樓之上處處能聽得見拍桌之聲。

沒有一張竹藤椅是空着的,一杯濃茶還冒着熱氣放於嘴邊細品,在陰雨連綿的蜀地裡,這些略有餘錢的富戶自然沒有當挑夫賺錢的覺悟,只搖着蒲扇把韶光花在閒扯之間。

張同敞的禁衛營官兵整整齊齊地分成兩路闖入了這個閒散而又殷實的蜀中小鎮。

鮮豔的鴛鴦戰袍和凌然的崇禎二十二式線膛槍組成的禁衛營戰士在茶樓下一站,便讓來往於這茶馬古道上的百姓慌張地跑了。

而茶樓上的富人也都躲進了桌內,探出半個腦袋來:“日他個先人闆闆,這是郎凱回回事哦,官軍又打回來了嗎,李將軍不會敗了喲。”

“涅哪個曉得喲,先看看嘛,也不曉得是福是禍喲。”

有人接過了話,滿懷擔憂之色。

咚!

鑼聲響了起來,已被任命爲大明南溪縣縣令的庠生樑恆帶着一班衙役走了過來:

“闔家百姓勿要擔心,勿要害怕,南溪已重歸我大明之治下,李將軍已準備歸附大明,今日大明皇帝陛下要來這裡與李將軍會面,這是我們羅龍鎮內百年難遇的大事情,你們都警醒着點,不要亂了秩序!

陛下有了旨意的,你們該做啥子就做啥子,但樊記茶樓的老闆你要給我下來,本縣令有要事給你商量商量,皇上和李將軍待會要在你的茶樓會面,記得叫你的人伺候小心點,該收拾乾淨的就收拾乾淨,叫來的堂客(伎0女)都帶回去耍,老倌們也不要在這裡待了!”

閒散安逸的羅龍鎮聽說皇上要來一個個也都興奮了起來,知道這是百年難遇的談資,好奇心也都爆棚,忙把樊記茶樓周圍的茶樓都包了下來。

“這個樑相公才叫有本事耶,這轉眼間就當了縣老爺了。”

“皇上都來了,肯定要換縣老爺曬,這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你懂不懂喲,要說我們這四川自從劉皇叔來了後,皇上也換了好幾茬,如今朱皇上來了,也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

……

在川中百姓的議論聲中。

朱由檢在督師馬士英、雲南總督李巖、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王自德、司禮監內書堂掌司徐昭華、第七軍第二兵團副總兵閻應元以及副將夏完淳等陪同下騎馬進入了羅龍鎮。

因眼下李定國已屬意歸附大明,朱由檢心情也不錯,看着這蜀中小鎮景色以及那一張張帶着好奇與惶恐的眼神,他也不由得笑了笑:

“朕本以爲張獻忠佔據四川后,這些蜀中百姓必遭罹難,水旱從人,風調雨順的天府之國要因人禍而淪落爲人間地獄,他年也得來一次湖廣填川才行,如今卻是頗出乎朕的意料之外,這小小的羅龍鎮倒也是人煙阜盛。”

“非陛下驚疑,微臣也是如此,崇禎十七年微臣進入北直隸時,見到尚是累累白骨,千村凋零,那還是京畿之地,如今看來,倒沒有這蜀中安然,難怪陛下要招撫李定國,觀此地風貌,便知其治軍甚嚴。”

雲貴總督李巖這麼一說,朱由檢不由得接過話來:

“愛卿也不想想,北直隸雖是天下中心,但被韃子劫了多少次,如今更是深陷胡人統治已有六年啊!”

“陛下愛民如子,微臣欽佩不已!好在馬上將要北伐,苦難中的北直隸百姓也將再次回到吾皇之庇護之下!”

馬士英此時也不忘了奉承朱由檢幾句。

朱由檢淡淡一笑沒再說什麼,而是在南溪縣縣令樑恆帶領下上了樊記茶樓,因朱由檢坐在正廳,因而也就無人敢坐皆陪侍在一旁。

夏完淳只偷偷看了徐昭華一眼便旋即收回了目光。

徐昭華此時已是內官中官位最高的,司禮監有掌印、秉筆、隨堂等官,而徐昭華作爲內書堂掌司已然相當於外朝翰林院掌院學士,再加上頭戴瓦楞帽,一身錦袍修得身材越發纖細可握,氣質奪人。

“夏完淳,徐昭華,你們替朕去訪查訪查民情”。

朱由檢給了夏完淳一個機會,旋即便笑着喝起茶來:“李定國若是來了,就讓他再等半個時辰,朕先小憩一會兒,可有茶點沒有?”

“有呢,回皇上,這,這些都是鄉間粗食,未必有御膳房做的好,您就當略微填填肚子。”

樑恆腆着笑臉說着的時候就把一蝶茶點遞了過來,王自德先吃了一塊,旋即點頭:“陛下請放心食用。”

天青色的雲,明灰色的街,緋紅色的一對人。

大明有時候不止是鐵騎滾滾,鋼槍如林,也不僅僅是猩袍烏帽、象笏黃絹,亦有這懵懂的愛慕與蠢蠢欲動的青春。

“你可有收到我給你的信?”

夏完淳不敢擡頭看徐昭華,梗嚥了幾下就只偷偷地看了看白皙修長的手指一眼。

“看了。”

徐昭華只覺心跳如麻,就是這個離自己不到半步距離的傻小子從崇禎十八年到現在,整整四年,一共寫了一三百一十四封信,寄一次就是寄一沓。

“那些話是誰教你說的?”

徐昭華最終忍不住問了一句。

“哪些話?”

夏完淳滿臉不解。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徐昭華紅了臉:“你寫的未免太白了些吧。”

“陛下說了,白些纔好,才顯得有真情”,夏完淳最終一咬牙站在徐昭華面前:“我們成親吧。”

“好!”

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