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

因侯方域刻意要將李香君拉下水,說是錢謙益指使李香君施美人計讓他參與謀殺皇帝朱由檢一事。

李香君便從屏風後跑了出來,一雙淚眼又委屈又怨憤地看着侯方域:

“公子,爲何如此構陷奴家!”

侯方域沒有回答李香君,也沒有回頭看李香君一眼,依舊腆着笑臉,看着朱由檢。

朱由檢此時則也怕侯方域又改變主意,閉口不肯招供,便命何新將李香君拖回去。

而朱由檢這裡則繼續問着侯方域:“既然是錢謙益讓李香君誘使你參與謀殺朕,那麼是誰給你透露朕的南巡行程的?”

“是兵科都給事中龔鼎孳!”

侯方域立即回答了朱由檢地問話。

“詳細說說,你們是如何聯繫上龔鼎孳的,你們是如何計劃的?”

朱由檢雖然限制了南撤官員的私自出行,卻也沒有時時刻刻都在監控他們,因而在聽見是兵科的龔鼎孳出賣了自己行蹤時,他倒也沒有十分的驚怒,只是好奇這龔鼎孳居然還能有如此膽量。

朱由檢本以爲在原本歷史上投降闖賊和滿清的低品級官員雖說沒有氣節但也能理解其行爲。

畢竟不是誰都是理想主義者,作爲低層官員沒有擔負天下社稷和民族風氣的重任,自己既然作爲皇帝,在穿越後也沒必要全部都斬盡殺絕。

所以,儘管朱由檢爲自己之皇權而殺了不少首輔和尚書,但也沒有真的根據原本歷史的結果對所有官員進行斬盡殺絕。

畢竟,在現在這個世界,很多官員會不會投降滿清都不過是還未知的罪孽。

朱由檢不能因爲這個就無端處決人家。

但現在朱由檢覺得自己或許錯了,有些人儘管現在沒有投降闖賊或滿清,但並不代表他就真的還在效忠自己,從某種角度來講,他們這些人從本質上就已經是屬於敗類了。

所以,聽到龔鼎孳這個在原本歷史上先投闖賊後投滿清的人原來就是出賣自己行蹤的官員後。

朱由檢想到的則是到南京後,自己絕對不能手軟,寧可以鐵血澄清寰宇,也絕不姑息腐蟲爛人間!

“龔鼎孳同吳偉業、錢謙益同是江左三大家,龔鼎孳與錢謙益本是至交,龔鼎孳之妾顧橫波也與錢謙益之妾柳如是相交深厚,錢謙益也是從顧橫波口中得知龔鼎孳隨陛下南下的事,並讓小生和董祖源以及吳偉業一起想辦法聯絡上龔鼎孳,我們買通了一名遊擊而聯絡上了龔鼎孳,由他給我們傳遞陛下您的行蹤。”

侯方域說完就直接朝朱由檢磕起頭來:“小生一時昏聵,被美色所誤,因而險些做些不忠之事,還望陛下饒恕小生啊!”

朱由檢雖然能聽出來這侯方域是在有意爲自己開脫,但他也判斷地出這侯方域說的應該大體差不多。

不過,對於侯方域的求饒,朱由檢沒有答應他,而是吩咐人將侯方域拖了下去。

“點燈!”

朱由檢坐了回來。

現在整個事件脈絡,朱由檢已基本清楚,他的心情說不上是憤怒還是慶幸。

是該因錢謙益等東林黨官員意圖不軌而憤怒而是慶幸自己因爲一直小心翼翼而提前上岸躲過一劫。

反正,他現在說不上來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局面。

僅有一天路程相隔的南京城,對於他朱由檢而言,或許不是脂粉香濃的秦淮風月,而是血雨腥風的肅殺戰場。

官兵們將燈都已點燃。

李香君的溫馨閨房不合時宜多了一絲血跡,和一隻斷臂,還有一把帶血的刀,以及一抹淚痕,還有淡淡的尿騷味,也不知道是誰被嚇得失了禁。

朱由檢走到了窗邊,江面上御舟的大火依舊還未散盡,無數官兵的吶喊聲依舊在此起彼伏着。

不過,因爲朱由檢早已命何新在兩岸埋伏下了重兵,所以誰也別想趁機逃離,尤其是隨扈的文武官員。

或許,此刻很多官員都以爲自己這個皇帝已經葬身火海或者是落於水中。

只是這一夜不知道有多少官員打錯了算盤。

一想到此。

朱由檢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何新這時候走了上來:“陛下,這三個人都已經被控制好,接下來如何做,請陛下聖裁!”

“立即捉拿龔鼎孳,派兵奔赴紹興董其昌府邸;還有,立即告訴百官,朕並無大礙,且在丹徒駐蹕,同時下令明日一早立即趕赴南京,先派兵包圍南京城,非朕旨意,凡有功名的官紳皆不得出城!”

朱由檢下令後,就又命人將李香君的閨房收拾一下。

同時,朱由檢則走在李香君面前來:“聽侯方域剛纔說,姑娘也參與了此事?”

李香君似泣非泣地抽噎着,兩眼腫的跟桃核一樣:“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奴家雖不讀書,卻也明白天地君親師之綱常,只是不曾想今生卻遇到如此薄倖郎,如今奴家只有以死自證清白!”

說着,李香君就直接朝一柱子處撞去。

“攔住她!”

朱由檢大喝一聲。

一士兵忙橫手抱住李香君。

朱由檢不由得長吁了一口氣,走到李香君面前來:“你既被人招供涉嫌此案,如何審你,如何處決你,自然是由朕做主,若你敢再隨意輕談生死,朕保證她會死很慘!”

朱由檢說着就卡住了李香君貼身丫鬟的脖子:“姐姐!”

“請陛下放開她,奴家遵旨便是”,李香君這麼一說,朱由檢笑着過來要摸她那白皙的臉:“這才乖嘛。”

但李香君躲了過去,朱由檢有些尷尬地收回了手,也不好強人所難。

“也罷,今夜天色太晚,明日得早起趕路,今日已叨擾姑娘一夜,便請姑娘收拾出房間,讓朕等歇息如何?”

朱由檢這麼一說,李香君便收住淚水,欠身朝朱由檢行了一禮:“遵旨。”

朱由檢作爲帝王,自然和皇后周氏睡在了李香君的大錦牀。

而袁貴妃和陳圓圓則一起睡在樓上回廊後的碧紗櫥裡。

官兵們則不敢睡,需要輪班護衛朱由檢的安全。

李香君則擠在自己丫鬟的屋裡,但卻沒有睡覺,望了一晚的夜色。

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