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

藩王們陸陸續續都已經進抵京城。

因爲這些藩王們得到的旨意是要商議擴大他們封地的事,他們自然是很高興的,也很積極來京城的,而且他們在此之前都是不得離開封地的,如今能來金陵城領略一下帝都繁華自然也就更加興奮。

魯王朱以海和德王朱由櫟最先抵達了京城。

緊接着便是被朱由檢在南遷後重修封在順德的唐王朱聿鍵。

還有桂王朱由榔最後也抵達了京城。

每一位明室藩王及其同宗皇親抵達京城,朱由檢都會在奉天殿設宴款待他們。

有時候若是幾位明室藩王一起抵京,朱由檢便一起款待。

不過,朱由檢知道這些藩王都是富得流油的土豪,給他們山珍海味也沒必要。

本着節約成本的原則,朱由檢只讓御膳房做了平常的素宴。

按照朱由檢的意思,如今半壁江山尚且還淪落於敵手,百姓更是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爲朱家子孫,作爲天潢貴胄更得體驗一下民間疾苦。

甚至,朱由檢還讓左都御史陳純德專門講述了一下崇禎十七年他隨扈南遷時看見的百姓慘狀。

“百姓苦啊,爾等出身帝王家,從小錦衣玉食,哪裡知道他們的艱辛。”

朱由檢裝出一副哀憐民生的樣子,在場的藩王們自然也只有附和他,說起國家艱難的話題來。

“如今國事艱難,半壁江山淪喪,微臣以爲陛下當改祖宗之舊制,留藩王於京城,皇室貴胄合力振興大明,以此方是社稷之福,如同當年成祖得諸藩王兄弟相助得以撥亂反正一樣,天家齊心,方能使萬民齊心!”

首輔高弘圖見機行事,忙站了出來提出建言。

而緊接着,在場的文武官員皆站出來表示希望朱由檢可以留藩王於京城,不必令其回封地。

藩王們都驚訝了,他們都沒想到居然會被陛下留在京城。

他們自然是不願意的,雖說他們在封地也是被圈在封地裡不準出封地,但至少在封地裡,他們是自由的,而且是天高皇帝遠。

但現在要被鎖在京城,就等於他們的一切都會被陛下盯着一樣。

朱由檢笑了起來:“首輔到底是老成謀國,就依首輔所言,諸位皇伯皇叔皇侄們,就都暫時留在京城吧。”

“臣等遵旨!”

藩王們也沒辦法,如今人來了京城,這裡是朱由檢的地盤,他們也只能任由朱由檢宰割。

不過,朱由檢在宣佈不讓藩王們暫時離開京城的諭旨後也就沒再管這些藩王。

這些抵京的藩王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們沒想到朝廷都不管他們住和吃的問題。

而且既然要留在京城,肯定是要有王府的,但他們也沒有聽見任何官員說會賜王府這回事。

“兩位殿下,本來招待你們進京的事是由我們禮部負責,但我們只負責接待您們,您們的居所與吃食不是我們負責,現在改由戶部國家管理司負責,你可以去找聶郎中。”

禮部的官員帶着魯王和德王找到了聶郎中,而聶郎中倒也客氣,作爲因爲曾經善於做牙行生意而被戶部尚書劉萬春直接從照磨提拔到戶部國家管理司郎中一職上的聶曉偉很客氣地帶着魯王來的了棲霞山別墅區:

“兩位殿下看了這裡的別墅可還滿意,這些都是陛下親自爲您們留於京城設計的公館,而陛下也在這裡有一棟行宮,您是否選擇購買,九號到二十號的是十萬銀元,其餘的依次遞減,最便宜的是我們剛剛看見的第一棟只值一萬銀元。”

“這可奇了,敢情這不是賜給我們的,而是要我們買,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你們這些當官的貪墨了銀子故意訛詐我們的。”

魯王有些惱怒了起來,他對於這種精巧別緻且不少宏大的樓房也很滿意,雖說是在南京外城且太過偏遠,但他也知道自己這種藩王是最不被朝廷所容的,所以也就覺得還是可以忍受被賜予一座樓房在這裡的。

但魯王沒想到這不是賜予的,這是要他購買的。

跟着魯王一起的德王朱由櫟也問起來:“如果我們不買呢?”

“兩位殿下不買,下官自然拿你們沒辦法,但下官能確定的是,除了這裡就再也沒有誰敢收留兩位殿下,也沒有誰敢把自家的房子賣給兩位殿下,兩位殿下只能露宿街頭,不過兩位殿下還請想清楚,以兩位殿下的財力買下這樣的一棟別墅容易,但是若因爲露宿街頭讓皇上丟了臉面,到時候惹得皇上不高興了,把兩位殿下扯成是潞王和福王同黨可就不好了。”

戶部郎中聶曉偉這麼一威脅,魯王和德王被噎得沒話說。

最後,德王實在氣不過,吼了起來:“你們戶部的劉閣老呢,讓他來見孤,孤倒要問問他,他怎麼好意思從孤手裡賺銀子!”

“閣老他老人家如今正和內閣其他閣老們在乾清宮同陛下商議西南戰事的軍費問題,自然沒空來見兩位殿下的,而且下官斗膽說句不該說的話,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可不是兩位殿下的臣子,兩位殿下若要買便就買,若不買便就不買,這樣的別墅,你們不買大有人會買,畢竟挨着陛下的行宮,能同陛下住在一起,別說是花上一萬,就是十萬百萬也有人願意。”

這戶部郎中聶曉偉心裡很是鄙夷這魯王和德王,心想聽說藩王們都富得流油,怎麼讓他們買個別墅還這麼麻煩。

“你!”

因爲戶部郎中聶曉偉話裡透着威脅,德王一時怒了,正要斥責聶曉偉幾句,但被魯王拉住了,而且魯王主動問了起來:“這個別墅區,陛下一般會來住幾天?”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總歸會有一天會來這裡不是,再說這天氣越發熱了,陛下不來這裡避暑難道只在燥熱的皇城不成?”

聶曉偉這麼一說,魯王也點了點頭:“也罷,孤買就是了,即便是陛下在這裡住一日,也是值得花這麼多銀子的,只是這九號和二十號爲何貴這麼多?”

“這裡離陛下最近,自然會最貴”,聶曉偉道。

“那孤就買九號”,魯王說着就把大面額的銀元兌票拿了出來。

“那孤就買十號吧”,德王也只得跟着買了。

漸漸的,所有來到京城的藩王都來棲霞山別墅區買了別墅,但直到所有藩王都到齊後,還剩下了二十來棟別墅。

按照朱由檢的意思,這二十來棟別墅則以高於最高價十萬銀元三倍的價格拍賣出售。

競拍者很多,許多富商巨賈以及達官顯宦都爭着要搶拍。

原因無他,這裡有皇帝的行宮和諸藩王的居所,誰不願意離帝國最頂層的權貴更近點。

鄭家、韓家與楊家以及王家這些當時大明帝國的幾大家族皆在這裡競拍下了自己的別墅。

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