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

王承恩現在對高弘圖是好感倍增,他知道若不是高弘圖先定了基調又彈壓住羣臣。

只怕南京城也不會就這麼容易地安定下來。

因而,當王承恩再次來見高弘圖時難得露出了笑容,也沒有計較高弘圖對他之前的斥責。

“首輔,皇后娘娘有懿旨召見您,宣您即刻進宮。”

高弘圖起身:“老臣早已準備妥當,走吧。”

“首輔覺得皇后娘娘會答應跟隨某位皇子一起出巡嗎?”

王承恩有些好奇地在路上問着高弘圖。

“不會”,高弘圖回道。

“爲何?”王承恩心裡聽到高弘圖這個答案很是高興。

“因爲老臣相信皇后,如同皇后會相信陛下一樣,有些情分,王公公身份特殊,可能會不明白,老臣也解釋不清楚,還請見諒!”

高弘圖回道。

王承恩知道高弘圖是說自己是個太監可能不懂夫妻之情,但也不由得笑起來:

“首輔的話,王某明白,王某雖這輩子無法體驗,但也知道一句話叫做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難道首輔就真的只憑情分斷定皇后娘娘不會走?”

“自然不止,其實皇后娘娘自己也明白,她若是走了,王公公不會答應,阮大鉞就更加不可能答應,他日要是陛下回來了,自然也就更加不答應了,娘娘和陛下是患難夫妻,打建奴扣關以來,這樣的事經歷了不知多少次,她豈能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

高弘圖這麼一說,王承恩忽然覺得自己白待在陛下和皇后身邊那麼多年。

“王公公是個實誠人,也正因爲此,陛下才放心你”。

高弘圖微微一笑。

……

“微臣見過皇后娘娘”。

高弘圖隔着珠簾行了大禮。

“起身吧,給首輔賜座,按理,後宮不得干政,本宮今日召首輔前來,自然也不是軍政之事,只是當此危局之際,本宮想告訴首輔,陛下既然讓阮大司馬負責防務,還望閣老不要心有芥蒂纔好,當全權配合阮閣老,首輔的功勞,本宮和陛下都會記在心裡的。”

皇后周氏這麼一說,高弘圖忙拱手道:“請娘娘放心!”

“本宮已下定決心,同南京城士民一起等陛下凱旋歸來,本宮和陛下已經南遷過一次,哪有再遷一次的道理;

這裡是五萬銀元和一些首飾,是本宮這些年的積蓄,煩勞首輔拿去作爲募集壯士之用,雖說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想必城中士紳知道後也當能感動一二,爲朝廷多盡一份心吧。”

皇后周氏這麼一說。

高弘圖直接匍匐在了地,哭了起來:

“微臣替南京臣民謝過娘娘!”

……

皇后拿出首飾募集壯士守城的消息在南京城不脛而走。

同時整個南京城的官紳也都知道了皇后不走的消息。

一些別有用心者自然是大失所望,心想:

“這下沒辦法了,只能死守南京城,和叛軍殊死抵抗到底。”

因爲想投降叛軍但偏偏南京城內的軍權還在陛下的死忠手裡,想換種方式扶持皇子獲取政治利益也因爲皇后不肯離開南京城而宣告破滅。

所以,整個南京城此時無論是誰只能乖乖地聽從阮大鉞的安排,協力守禦南京城。

更何況連內閣首輔高弘圖也沒再說什麼,其他人也就更不能再有什麼意見。

連帶着惠王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煥也不知道是受了哪位大臣的指點都爭着來到南京城頭鼓舞士氣,說什麼要死守南京與南京士民共存亡等話。

……

無論如何,南京城的局勢穩定了下來。

這裡面有高弘圖的識大局也有皇后周氏的堅持更有王承恩的忠誠。

當然也有阮大鉞的沒的選擇。

此時在南京城外的潞王朱常淓在等了好幾日也沒等到有一個南京官員遞來願意投誠的消息也有些焦躁起來。

“張首輔,你說這些南京城裡的文武百官怎麼都沒動靜?難道朱由檢真的打敗了清軍,真的要回師江南了,這些文武百官所以都不敢出來投誠了?”

潞王朱常淓不由得問向張秉貞。

張秉貞同潞王朱常淓一樣也最近才得知山東近衛軍大勝清軍和近衛軍已經包圍清軍主力的消息。

但張秉貞知道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也知道自己既然選擇了這一條路只能陪着潞王朱常淓一條路走到黑,而且他也的確還心存僥倖,並以此安慰起潞王朱常淓來:

“殿下勿要多慮,先不說清軍有百萬,近衛軍能不能全殲還難說,即便近衛軍勝了那也是兩敗俱傷,他朱由檢回師江南也要一段時日;

而在這段時日內,我們早已拿下了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再北上控制了鎮江水路和近衛軍的糧道,他朱由檢自然也就回不來了!

而那時殿下您已登基稱帝,受文武百官擁戴,與朱由檢完全可以來個劃江而治,仿五代十國之例,有何不可。”

“正如首輔所言,我們只要拿下大明軍械所就能擁有火炮,攻破南京城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而朱由檢要回師江南得要一段時日,這是天時;

我們有長江天塹,只要封鎖江口,他朱由檢縱有大軍數十萬也難以過江,這是地利;

殿下你得江南士紳擁戴,民心所向,這是人和;

無論怎麼看,殿下您必定能登大寶!”

被潞王朱常淓郭庸封爲兵部尚書的郭庸也有理有據的分析起來。

潞王朱常淓聽後很是滿意:

“這麼說,現在關鍵是能不能拿下大明軍械所了。”

“的確是如此,大明軍械所也很容易,據聞軍械所守軍不過六千人,而且大多不過是些只會打鐵造槍的工匠,能有什麼本事,我們派去的是三萬湖州精銳,還有兩千騎兵,佔據大明軍械所還不是易如反掌。”

張秉貞說道。

“張首輔說得對,不過以微臣看來,還可以再派兩萬人馬去引爲奧援,確保萬無一失。”

郭庸不願意讓所有的話都被張秉貞說了便也積極發言起來。

潞王朱常淓點了點頭:

“就照郭愛卿的辦,再派兩萬過去,現在就看軍械所什麼時候能拿下了。”

不只是叛軍知道大明軍械所重要,此時南京城內的阮大鉞等也知道大明軍械所重要。

因爲誰都知道叛軍大多數是衛所兵和士紳組織的鄉勇沒有重型火炮,而大明的重型火炮只供近衛軍四個主力軍和海軍,這既是因爲生產力不夠的問題也是朱由檢刻意留的個心眼。

而如今整個南京城還有重型火炮的地方除了南京城就只有大明軍械所。

所以叛軍要想攻破南京城只能先從大明軍械所搶來重型火炮。

但叛軍不知道的是,在大明軍械所不止一個步兵營,而是兩個步兵營。

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十章 帝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八十八章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