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

等到李隗部剛從金山衛前沿岸灘撤離時,鄭成功已親自領着十西洋艘軟帆船猶如十條巨龍般橫臥在金山衛一百里外的海域上。

顧三麻子的舟師主力則在鄭成功的前鋒戰船後面,沿着整個海面上鋪了開來。

二十餘艘福船和數百艘小型戰船在陽光燦爛的天際下組成了一道圍牆,三百餘門火炮交錯着對着金山衛。

劉孔昭雖是大明勳貴出身,錦衣紈袴子弟,但也並非真的一點不懂海戰。

在原本歷史上的劉孔昭作爲一個伯爵能在明末亂局中果斷選擇支持馬士英而背離東林黨成爲南京實權勳戚的人物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如今在錦衣衛提供的情報幫助下,劉孔昭已經知道眼下意圖擾亂松江府的海盜勢力中,就屬眼前的李隗部勢力最大。

正因爲如此,劉孔昭才決定聽從顧三麻子的建議先收拾這個李隗部,既然要集中優勢兵力打其中一股海盜,倒不如先打最強的李隗部。

只要李隗部戰敗,其他海盜勢力自然是不在話下,到時候勝局便可以定下來。

首站即可決定勝負,因而劉孔昭此時不敢掉以輕心,他細細盤算着自己的大明海軍到底會不會被李隗部打敗,不止一次地詢問沈璉關於李隗部戰船數裡與海盜人數以及火炮數量。

等到李隗部的六十餘艘戰船出現在視野內時,他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手緊緊握住船欄杆。

“蔡參將{蔡政現在被大元帥府授予參將之職},你家大少爺能行嗎,這李隗部的戰船似乎也不少啊,只是不知其火力如何?陛下說過主將衝在最前面,往往可提升士氣,你說本爵要不要先衝上去?”

劉孔昭朝身旁的蔡政問了一句,但又不好在蔡政面前露怯,故意強笑了笑,提出個要身先士卒的辦法。

劉孔昭口中的你家大少爺自然是指的擔當前鋒的鄭成功。

“爵爺不必如此,主將衝在最前面是指的指揮使以下的基層武官,您在這裡坐鎮便已足矣,前去反而容易被敵艦圍着打,我家大少爺從十五歲開始便已跟隨幾位爺征戰海疆,這區區李隗部的六十艘戰船不會奈他如何的,爵爺放心便是。”

蔡政笑着回了一句。

而劉孔昭故作深沉地點了點頭,爲了掩飾自己內心的緊張,還主動要求蔡政給他說說鄭氏集團的幾位爺即鄭之龍四兄弟的海上故事。

蔡政倒也不藏私,眉飛色舞地說了起來:“要說我家的這幾位爺,雖然拿大主意的是大爺,可真正善戰的是我家二爺和四爺,三爺好讀書向來智謀無雙,大爺會交接豪傑人物,即便是東洋的幕府將軍都得給我家大爺幾分面子,當然連當今皇上不也親自召見了我家大爺好幾次麼,還給了我們鄭家這麼大的富貴……”

就在蔡政說着的時候,海盜頭子李隗此時也看見了大明海軍雲集在視野之內的戰船。

“這是怎麼回事,大明的海軍怎麼來這裡了!看這架勢是要吃了老子的意思,哼,一羣剛見了大海的兵娃子,在岸上你們稱王稱霸,老子拿你們沒辦法,但在海上也想攔住老子?真是想得美!”

李隗此時的確不懼大明海軍,先不說他自己是在鄭氏集團稱霸太平洋西海岸時代還能保存較強實力的大海盜,就是他現在的實力他也不認爲自己不一定能輸,他答應士紳們的僱傭來擾亂松江府與吃掉大明海軍並不是他心血來潮,他也着人打聽過大明海軍的底細。

在知道大明海軍不過是新建的水師,大多是沒什麼實戰經驗的官兵後,李隗才選擇了答應。

因而,選擇在看見大明海軍的百餘艘戰船橫亙在海面上,剛被岸上的明軍火炮打出一肚子氣的李隗便想着要從大明海軍手裡找回點面子來。

李隗此時直接下令自己的六十餘艘戰船呈楔形攻勢,朝劉孔昭的旗艦所在的方向衝了來。

很明顯,李隗的目的是要直接突圍出顧三麻子組成的圍牆,然後將劉孔昭旗艦打掉,而直接選擇避開鄭成功的前鋒營。

“蔡參將,你說得沒錯,這個李隗果然是要來圍着本爵打,還好本爵聽了你的,沒有前去,只是不知顧三麻子和你家大少爺能不能攔住這些海盜。”

劉孔昭不由得緊捏起拳頭來。

“爵爺放心,不過是六十艘戰船衝鋒而已,當年紅毛番的數十艘軟帆戰船都被我們攔住過!”

蔡政說着就當即喝令道:“後營全體都有,側舷接敵,火炮出艙!護衛爵爺安全!”

彼時,十艘軟帆船便齊聚在劉孔昭的旗艦周圍,橫對着旗艦,火炮全部露出了頭。

而與此同時,鄭成功也領着十餘艘西洋軟帆船在一陣陣隨風飄揚的旗語過後,就貼着李隗部的戰船靠了來。

彷彿是一支輕騎策馬急進一般。

此時,在鄭成功的戰船上的一名接受過大明船政局訓練的見習軍官生褚懷生則站在最前面,冷汗直冒地看着越來越逼近視野的敵船,手也一刻不離地放在大明海軍新型火炮的子銃上,上面鐫刻着製造者的名字和出廠時間與規格參數。

因這名製造者的名字叫鮑普,褚懷生便不由得暗自嘀咕起來:“姓鮑的,待會這一炮要是沒出問題,我把我妹子嫁給你,要是炸了膛,老子殺了你全家!”

像褚懷生這樣第一次參與實戰的見習軍官生還有許多,此時這些人都是既緊張又興奮。

連帶着鄭成功也是如此,畢竟這些都是他教出來的學生。

“先生,這些海盜拼了命地往東北方向去,這是爲何?”一見習生問着鄭成功。

“因爲劉爵爺的旗艦在那個方向”,鄭成功回了一句。

“什麼,這些海盜當真狡猾,那我們是不是要立即掉頭去援救劉爵爺?”見習生問的問題雖然有些幼稚,但鄭成功還是很耐心地回答道:

“現在掉頭過不去的,你得看看這風向,即便待會風向改變,也不必調頭,而是立即搶佔上風口打亂這些海盜戰船的陣型,明白嗎?”

“明白!可學生不是很懂,我們只有十艘戰船,怎麼壓着他們打?”

“待會你就會知道這西洋船的厲害”。

鄭成功說着就看向了頭上的風帆,在聽見木頭嘎吱嘎吱的聲音後,就立即下了令:“衝上去,給我打!”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