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

崇禎十九年的華夏大地似乎要比往年平靜了許多。

在大明境內,朱由檢在崇禎十八年向各部下達的指示已開始執行。

松江府上海縣這個時代還不爲人所知名的小縣城已被正式劃分爲大明的一個經濟特區,並在此成立市舶提舉司,松江府府治移駐上海縣。

戶部郎中吳佳胤調任爲松江府尹兼市舶提舉司提舉。

上海縣縣治臨近黃浦江,而從黃浦江北上便可以從吳淞口進入東海。

雖說現在還不過是荒野之地,但在後世這裡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而此時也開始陸續有應天府與松江府以及蘇州府等大明最繁華地帶的商船開始泊靠於上海縣新建的港口碼頭。

甚至每天都能看見無數大型福船出沒於此,這些俱是內地從蘇州直接衍生到徽州乃至武昌的大商戶和皇商即將出海貿易的船隻。

除了江寧織造韓家與蘇州織造楊家這樣的皇商巨頭運載着大批物美價廉的紡織品準備海外,也有打着鄭氏商行旗幟的民間商船雲集而來。

皇商與官商自然要在市舶提舉司交割出口稅,而鄭氏商行只需登記後便可直接出口貿易。

儘管民間商戶因爲鄭氏商行的庇護而使得松江市舶提舉司只能收到皇商與官商以及部分不願意打着鄭氏商行旗號的民間商戶的稅,但稅銀依舊每天如流水一般淌進了市舶提舉司的銀庫裡。

不僅僅是出口,如今也開始陸陸續續有荷蘭與佛郎機等西洋商船開始雲集於上海港。

松江府已按照戶部之令在上海縣黃浦與吳淞江交匯處一直到吳淞口,即現在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到吳淞口,允許本國商戶與外番於此長久居住甚至可以開設商鋪與作坊。

皇莊已按照朱由檢的旨意在這裡搶先購置下了土地,甚至提前修建了許多商鋪,一開始只有皇莊獨自經營,但慢慢的因爲大量人流聚集於這一帶,且隨着皇莊的利潤越來越豐厚,使得大批商戶也開始來這一帶購置土地開設商鋪或者從皇莊手裡租借商鋪。

一時間,隨着這一帶的貿易越來越發達,這一帶的商鋪也開始飛速火爆了起來,利潤猶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到崇禎十九年十月芳時候,朱由檢已經單靠皇莊在這一帶的租金收入與商貿收入而有三四百萬銀元的利潤。

也有外番商鋪開始雲集於此,或租或直接購買,一時間昔日不過是荒野小山村的黃浦一帶已正式成爲了大明最爲繁榮的商埠之一。

據松江府知府吳佳胤上報,等到崇禎十九年年底時,松江府市舶提舉司已收稅銀達八百萬銀元之巨,甚至吳佳胤直接在奏疏裡感嘆,如果沒有鄭氏商號的出現讓大部分民間商戶逃脫了關稅,那大明朝廷的關稅收入將會直接翻倍。

朱由檢對於在上海縣開商埠後所取得的鉅額稅收並不感到驚訝,畢竟這裡在後世就已經證明他是一塊聚集財富的寶地。

雖然滿清佔據着北方和關外之地,但朱由檢沒有禁止大明對滿清的商業貿易,而滿清朝廷自己也忽視掉這個商業的禁令。

畢竟滿清朝廷也知道北方離開不了南貨的支持,也禁止不了民間官紳與大明商戶間的商業往來。

不過,因爲如今從揚州一直沿着大運河到保定都成了軍事重鎮,漕運已經中斷,因而無論淮揚的大明商戶北上還是滿清統治區的商戶南下,此時都只能在上海縣中轉,然後走海路。

這就使得昔日漕運一帶的商業繁華也移嫁到了上海縣。

在上海縣吳淞口南北兩岸甚至內河黃浦,都是商船雲集,來往不絕。

而從上海縣吳淞口一直到山東登萊的東海與黃海是大明海軍的實際控制區,雖說大明的商船北上去此時的大清國做生意,只要有在上海港繳稅明證或者打着鄭氏商行的旗號,帝國海軍是不會阻止的,但大清國的商戶此時要想南下做生意自然是要給大明海軍交保護費的。

此時的大明海域中,東海與黃海的制海權控制在大明海軍手裡,而在此時的南海以及整個東南亞則控制在鄭氏海軍手裡。

這是朱由檢和鄭氏家族達成的默契,鄭氏集團自然不會越過臺灣而冒犯大明帝國的海軍,而大明帝國的海軍也無力南下越過臺灣,去鄭氏集團手裡奪取南海的控制權。

大明帝國海軍在黃海與東海一帶佔據所有島嶼收取清國商船的保護費,而鄭氏集團則在南海,準確地說是從今天的臺灣島以南的外番商船收取保護費。

當然,大明帝國海軍不會收取大明朝廷皇商與官商乃至民間商戶和鄭氏商號的保護費,而鄭氏集團也同樣不收,且都有保護本國商船的義務。

這也是彼此的默契之一。

到崇禎十九年底,據劉孔昭稟報,大明帝國海軍靠此保護費在崇禎十九年十二月底已收取保護費達三百萬銀元。

這還是此時的北方還未完全恢復經濟秩序的時候,等再過幾年,北方的大清國商戶甚至能每年爲大明海軍帶來的收入當不止三百萬銀元。

這無疑是讓大清國幫着大明國建立更強大的海軍。

當然,朱由檢不禁止兩國通商不僅僅是不想阻礙本國的商貿和得罪本國的士紳商戶還有更深層次的目的,如今大明已經改革了錢法,銀幣成了通行的貨幣,而銀幣在大明帝國因爲大明中央銀行的金融管控而能得到大明帝國本國內民間的承認,自然也會得到大清國的承認。

甚至爲促進銀幣在滿清統治區流通,大明海軍也只收銀幣作爲保護費。

爲此,一旦銀幣在清廷內部開始大範圍流通,甚至成爲清廷主流貨幣,那樣整個北方的白銀與黃金將會大量流入南方的大明,讓此時的大清國在未來出現銀貴錢賤。

那樣無疑可以激起其國內矛盾,甚至導致其通貨膨脹產生,而且朱由檢以後還會慢慢地將銀幣變成紙幣,一旦紙幣也在此時的大清流通起來。

朱由檢就相當於用白紙將清廷統治區的白銀與黃金賺到了大明,甚至直接可以利用經濟手段操控清廷,如果他開始下令大肆印刷紙幣或者是印製銀幣,那麼白銀與黃金儲備足夠的大明可以不受到大的衝擊,而清廷則無疑會因爲自己的經濟手段而先陷入經濟奔潰。

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八章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十章 帝后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