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

朱由檢既然已經認爲大明的崇禎十九年將是建設性的一年,自然也就先要在年前給戶部傳達一番自己的思想。

畢竟戶部現在管着大明的錢袋子,是帝國來年經濟建設的策劃者,甚至已然是六部中最受崇禎朱由檢看重的部門,要不然朱由檢也不會讓內閣首輔兼着戶部尚書一職。

戶部左侍郎劉萬春、戶部右侍郎祁彪佳陪着內閣首輔戶部尚書範景文離開了乾清宮,三人帶着崇禎朱由檢的囑咐在雪花中一步步走着,時而還會互相討論幾句,直到範景文入了轎,劉萬春與祁彪佳上了馬,三人才意猶未盡地分開。

司禮監秉筆太監兼大明中央銀行行長韓守敬和戶部右侍郎大明中央銀行副行長王家勤也在告退崇禎朱由檢時細聲議論着。

唯獨戶部右侍郎大明中央銀行副行長楊名深落了單,跑了上去向韓守敬行了禮後,韓守敬也沒搭理他,依舊只跟王家勤擺了擺手進了轎輦,把楊名深晾在一旁。

朱由檢見此只是微微一笑,如今走在工業革命前沿的就是紡織業,韓氏和楊氏兩家紡織公司彼此依舊是競爭得十分激烈。

韓守敬對楊名深沒有好感也屬正常,好在戶部官員倒是沒那麼大的內部矛盾,範景文雖然是北方籍官員,而祁彪佳與劉萬春都是南方籍官員,但卻沒有半點嫌隙。

崇禎朱由檢看了他們一會兒也在陳圓圓的勸說下回到了殿內。

他早已下旨,因天氣寒冷,冰凍三尺之時,爲體恤百官,準進宮官員中二品以上的官員可乘轎直入乾清宮,二品以下可騎馬入乾清宮。

羣臣自然感佩崇禎朱由檢的體恤之前,朱由檢自然也不過是略微體諒一下羣臣而已。

眼下積雪已經沒膝,即便是少年也難耐這嚴冬之寒,何況是一羣身體羸弱的中老年人。

如果說戶部是帝國經濟建設的策劃者,那麼工部、兵部、禮部則是帝國經濟建設甚至是其他方面建設的執行者。

因而,在召見戶部堂官議事後,朱由檢緊接着便又召見了工部堂官。

工部管着整個帝國的工程建設與工業製造,理工氛圍十分濃厚的一個部門。

雖說一直是個很肥的衙門,但在歷朝歷代中,並不怎麼被重視,很多時候內閣閣臣多是從禮部、吏部中選,很少從工部官員中選擇。

如今在崇禎朱由檢眼裡,整個帝國的行政部門中的工部地位自然是與以前不同的。

特別是在非戰爭時期,帝國的基礎改造完全就需要工部的統籌安排好纔能有條不紊地將帝國的財富應用到國民生產中去。

工部尚書徐石謙已於冬至日後向朱由檢遞交了辭疏。

或許是因爲不滿朱由檢對士紳階層的打擊,也或許是實在是適應不了工部的理工氣氛,尤其是在崇禎帝朱由檢南遷後總是有事沒事對工部下達一些理工類工程建設的任務,讓本來還希冀在工部尚書任上養養閒順便撈點錢的徐石謙不得不請旨告老歸鄉。

朱由檢自然同意了徐石謙的辭疏,且直接升任宋應星擔任工部尚書。

他也覺得工部是個專業性很強的部門,也就理工科知識比較強的宋應星才能跟得上自己的節奏,領會自己的意圖,而單純的兩榜進士出身的大儒明顯的確的確不適合領導工部的事務。

宋應星科舉仕途上只是舉人出身,如今直接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升任在工部尚書,在大明官場上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蹟。

崇禎朱由檢此舉也無疑刺激了整個大明士子階層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因爲由宋應星的事,誰都看得出來,當今的皇帝陛下似乎不太對儒家感興趣,反而對墨家等雜家之學更有興致。

崇禎朱由檢現在也算是打破了大明曆來以久的官員銓敘制度,不再論科舉出身和資格來決定官員任命,但爲堵天下悠悠之口,朱由檢還是變了個方式,基本上都會先賜你進士出身再升你的官。

如此以來,大明的進士之數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也讓天下人明白,想要博得好的功業,也不僅僅再靠科舉這一條路,只要能入帝王的眼,功名與官位依舊可以得。

畢懋康在金雞納霜藥物的作用下已經痊癒,本來該在去年就已病逝的他如今在這個時空依舊還活着,不過身體也依舊很虛弱,朱由檢爲此特批他可以乘轎入宮,且依舊由魏國公府舉整個國公府的能力奉養畢懋康。

朱由檢如今也已讓畢懋康直接擔任工部左侍郎之職。

而原工部火銃局郎中,少詹事湯若望也因爲製造崇禎十四式燧發槍之功而被朱由檢升爲工部右侍郎。

讓一西洋番擔任部堂高官,算是大明官場上的第一次。

朱由檢如今也因此算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開明帝王了。

而湯若望現在也幾乎忘記了自己的傳教事業,開始將全部心思放在了工業製造上,權力給他帶來的快感已經超越了傳播宗教給他帶來的快感。

此時的乾清宮雖說外面依舊是寒冷至極,但宮殿內卻仍然是溫暖如春。

工部左侍郎畢懋康得朱由檢之優待坐於三層貂皮鋪就的官帽椅上,瘦削的臉低垂着,還是有些不敢在陛下面前太過隨意。

而工部尚書宋應星如今和朱由檢既是君臣也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朋友,也就比畢懋康坦然許多。

工部右侍郎湯若望則沒有看朱由檢而是一直在嘀咕着什麼,腦海中一直想着技術改進燧發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同時在宮殿內的還有大明科學院院長兼詹事府詹事的方以智。

宋應星、畢懋康、湯若望、方以智算得上是現在朱由檢現在在科學技術領域最爲器重的人,最爲主要的自然是宋應星,因爲宋應星知識面比較全面,而且和朱由檢相處時間長,受朱由檢聖學影響最深。

如今的宋應星在理工方面的知識水平已經不亞於一個大學本科生,甚至個別方面已經超越,還別不信,在朱由檢接觸之前的宋應星在原本歷史上就已經知道了聲音是通過振動產生的物理學規律。

朱由檢現在只不過是完善他的自然科學基礎框架和知識結構體系而已,使宋應星的理論知識不那麼雜亂。

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