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

白牆黛瓦,疊石堆玉,烏檐錯落的一處山水園林,便是如今的大明行政學院。

這裡原是昔日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慎言的府邸,自從張慎言因勾結左良玉企圖謀逆後便被抄歸朝廷所有。

而崇禎帝朱由檢以節省民力財力爲由懶得大興土木,便就以這張慎言的府邸做了大明行政學院的所在地,這也算是對私人園林建築的一種變相保護,不然廢棄着,只會使其破敗。

而建立大明行政學院,則是朱由檢改變大明官員銓敘制度的第一個改革措施,目的是要在將來,爲中央重要職能部門譬如六部堂官與內閣閣臣以及大元帥府各部與各處負責人的任免從新劃定規則。

在此之前的那套從正統年間以來的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銓敘規則明顯不具備合理任用一個官員執掌朝廷中樞大權的條件。

那樣只會造成很多內閣閣臣都未有在地方爲政的經驗,未在部堂經歷實務的經驗,大半時間耗在翰林院,雖然對朝廷規章制度比誰都更容易熟悉,但到最後也大多隻是循規蹈矩的庸臣而已。

不是誰都像張居正那般有天下之志,銳意革新和朝氣蓬勃的官員還得從地方上提拔比較合適。

尤其是那些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國,能文能武,可以出將入相的官員在文官爲政的大明前幾朝是被清流們所排斥的,朱由檢認爲未來大明中央權力頂峰的人必須得要來自於督撫,有中央機關經驗,有基層經驗,有帶兵經驗,有爲政一方的經驗才行。

而且在執掌大權之前,也得經過一定培訓才行,而大明行政學院便是爲此而定。

未來三品以上的重要官員升遷之前都得有來行政學院學習的經驗。

內閣和吏部如今都不知道朱由檢成立大明行政學院之用意,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懂何爲行政,只能通過字面理解爲陛下似乎有意效仿前朝帝王成立什麼集賢殿之內的,乃是陛下惜才之舉。

正因爲此,內閣首輔範景文與主持吏部常務的吏部由侍郎華允誠都未阻止朱由檢成立大明行政學院之舉。

順便提一句,內閣次輔兼吏部尚書高弘圖還在休假。

因而吏部常務便有吏部右侍郎華允誠主持。

華允誠是朱由檢直接下旨啓用的官員,之前馬士英相召未爲應允,如今主持吏部,專門與內閣作對,倒也頗讓朱由檢受用,吏部與內閣相爭,對於他這個大明皇帝而言,自然更好下達朝旨。

如今的大明行政學院再也沒有昔日作爲張府舊園時的梨園名妓笑談聲,除了綠葉颯颯,龍吟細細之聲外,便還有嘈雜的爭辯之聲與拍桌子的聲音。

武英殿大學士鳳陽總督李邦華

東閣大學士河南總督兼河南和近衛軍第六軍總兵官路振飛

大元帥府總後勤處主任淮揚兼山東總督李明睿

浙江總督兼浙江和近衛軍第七軍總兵官孫元綸

湖廣總督堵胤錫

江西總督少保袁繼鹹

福建總督申佳允

近衛軍第一軍山東淮揚戰區總兵官大元帥府陸軍部總長寧武侯周遇吉

大元帥府陸軍部次長御馬監提督太監近衛軍第二軍應天戰區總兵官東鄉伯何新

大元帥府總訓練處主任近衛軍第三軍鳳陽戰區總兵官建寧伯劉芳亮

近衛軍第四軍江西戰區總兵官靖國公黃得功

近衛軍第五軍蘇淞戰區總兵官兼杭州總兵官高傑

福建戰區總兵官鄭芝龍

滅虜軍兼湖廣總兵官高一功

大元帥府南京參謀本部總長兵部尚書馬士英

大元帥府海軍部總長操江提督誠意伯劉孔昭

大元帥府總財務處主任大明中央銀行行長司禮監秉筆太監韓守敬

大元帥府總政治處主任吏部左侍郎金炫

大元帥府總裝備處主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史可法

這是軍隊系統的從地方到中央的三品以上的總督和總兵官以及大元帥府的官員,都已經齊聚大明行政學院。

不僅是這些人,還有應天巡撫瞿式耜、蘇淞巡撫徐汧,鳳陽巡撫陳子壯、湖廣巡撫李巖、江西巡撫唐祥泰這幾個亟待升遷的巡撫與六部各尚書侍郎和內閣其他大學士。

分別有建極殿大學士戶部尚書範景文、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右侍郎吳牲、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何騰蛟、左都御史陳純德、禮部尚書劉宗周、刑部尚書姜曰廣、工部尚書徐石謙、左通政馬思理、吏部右侍郎華允誠、禮部左侍郎黃道周、工部右侍郎宋應星、大理寺正卿魏博彤、太常寺卿趙明鐸、太僕寺卿李爾育、光祿寺卿張時暢、鴻臚寺卿王之晉、應天府尹成德等人。

大明帝國從地方到中央掌控實權的三品以上官員和五寺正卿以及應天府尹共計四十餘人,各個不是猩紅官袍便是蟒服玉帶,或儀表堂堂或威風凜凜,有善於交際的逢人便說好話,有不善言談者坐在花園裡看花看鳥看水,也有四五個人或着三四個人躲在沒人的地方竊竊私語的。

昔日跟隨朱由檢南遷的北方官員們聚集成團說着如今的天下局勢,討論陛下接下來要幹什麼;而南方的官員則也聚集在一起說着話,時不時看對方的北方官僚幾眼;幾位內臣太監則也各自聚集在一邊說着在宮內與宮外的不同;周遇吉與黃得功等武官們則也各自與文官保持距離,談論着下次與韃子騎兵作戰該到底怎麼打;而幾位近衛軍系統的總督也各自抱團說話。高一功和劉芳亮、高傑三人沒有其他官僚願意搭理他們這些農民軍出身的,就只有在李巖身邊一起說笑,好在還有個堵胤錫會給他們搭搭話,告訴他們這是什麼木頭做的傢俱,這是那個官窯產的瓷器。

朱由檢領着夏完淳躲在一處高樓上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笑了起來,這些人都是他管理這個帝國的根基,但很明顯已經是派系林立,各自組隊,而那些獨自憑欄的人也不知道是有意要在自己這個皇帝面前做一個孤臣,還是真的因爲性格古怪不近人情。

“接下來,朕就要開始正式動他們的利益了,夏完淳,你說他們當中會有幾人心服口服地願意讓朕動他們的利益?”

朱由檢問着一旁的夏完淳。

“回陛下,微臣不知,不過微臣相信,他們無論如何都得聽陛下的才行,不然天下人不答應,我近衛軍也不會答應”,夏完淳這麼一說,朱由檢也只微微一笑,正了正衣冠,便走下樓來,穿路尋徑地走了出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