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

張慎言派了自己的得意門生即湖廣提學副使林廷徽持節去九江城面見黃得功,請求和談。

黃得功現在想的就是儘可能的延長擋住左軍進攻速度,因而也沒有拒絕和談,便讓人把這林廷徽用吊籃接了上來。

林廷徽一到九江城內,便向黃得功拋售出了左良玉以親王之爵相招的允諾。

黃得功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而是讓林廷徽先回去覆命,讓他三日後再來九江城聽消息。

林廷徽作爲提學副使,不過是迂腐的儒士,同其老師張慎言一樣志大才疏,自以爲黃得功已經心動,因而頗爲自得地回到了左良玉大營。

甚至,爲了標榜自己,林廷徽習慣性地爲自己吹逼,說黃得功一開始是如何的跋扈自尊,不肯聽自己說話,還威脅自己要殺自己,甚至逼自己投靠他,後來自己如何臨危不懼,如何對黃得功曉以利害,迫使黃得功最終改變態度,對自己禮遇有加,最終答應三日再起和議。

這也是文人的慣病,喜歡把一件很平常的事過於誇大,而標榜自己的偉大,再加上他們又有講故事很好的本事,所以林廷徽也是如此,他這麼一誇誇其談,再加上張慎言等從旁推波助瀾,左良玉還真的信以爲真:“如此看來,黃得功也不是沒有野心,既然如此,老夫就再等他三天!傳令下去,暫且偃旗息鼓,再準備一份厚禮,三日後着林提學帶去見黃得功。”

黃得功見左軍那邊停止了攻勢,不由得冷冷一笑,便開始命令城中官兵加強防務,也轉告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繼續加大內部清查與民意煽動,同時加緊調運錢糧入九江城,而傷兵和部分重要輜重也趁此出城轉移到南昌去。

同時,翁之琪這邊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時間的避免和左軍主力交鋒,繼續在黃州府、安慶府境內加大進攻態勢,翁之琪帶領騎兵不但成功佔據宿松城,殺了已經投靠左良玉的宿松知府商立,還成功與自己的三萬步兵會師,擊退左軍張元亮部。

投靠左軍的御史黃濧也在此時被錦衣衛所殺,張元亮部不得不退回黃岡,使得左良玉部分糧道斷絕,而翁之琪趁機進佔黃梅,將左良玉部分割成兩部分。

這邊,駐守安慶的袁繼鹹也有了充裕的時間調運錢糧到安慶,加強安慶城防,同時聽聞翁之琪佔領宿松、黃梅且阻斷左良玉北上道路後,便立即親自押運十萬石糧和無數軍械衣鞋趕赴宿松,見到翁之琪便親自握住了翁之琪:“將軍率軍突入湖廣,斬斷左良玉北上的路,可謂智勇可當,本官定會上奏疏褒獎於你!”

不是袁繼鹹真的對翁之琪一介武夫很敬重,而是朝廷的三公之位引誘之下,他雖是文臣,且是戰區總督,但也很積極地參與作戰,一聽說翁之琪孤軍深入湖廣與南直隸西部,便果斷考慮到翁之琪可能會糧草不濟,便立即調運糧草來援助翁之琪。

翁之琪之部也因此不用再從老百姓口裡徵糧,軍紀不至於敗壞,而且還可以拿出一部分糧食撫慰百姓收攏一部分民心,與左軍的行爲高下立判,使得翁之琪在黃梅、宿松一帶也就站得更穩一些。

“多謝總督成全,末將感恩不已,這一切都是侯爺指揮得當,末將不敢居功,眼下左軍未除,末將還得盡心準備以備左軍突然北上,也好爲總督您擋住北大門!”翁之琪說道。

袁繼鹹親自爲翁之琪斟酒:“那就有勞將軍了,朝廷有將軍這樣的敢戰之士,何愁逆賊不除,將軍初來此地,此地又民生凋敝,被左軍荼毒多年,百姓難以養軍,將軍若有需要可派人直接告知本官,本官直接派人援助你,靖南侯那邊,我派人去打招呼。”

將相和,國家才能振興,如今因爲佔據共抗逆賊左良玉的大義,朱由檢又拿王爵與三公之位誘惑,再加上朱由檢直接放權,使得袁繼咸和黃得功等負責江右的文武官員都能做到積極應對,甚至不分親疏遠近,而相比於左軍的文武不和與各有私心,勝敗之結局自然是不言而喻。

三日後,自詡爲唐時唐儉的林廷徽再一次來到了九江城,這一次他還帶來了豐厚的禮物,火炮三門,三眼銃和魯密銃更是二十箱,還有戰馬兩百匹以及金銀無數,甚至還有美女十人。

卻不料,黃得功直接笑道:“禮物收下,不過林提學的人頭,我也得收下,來人啊,先殺了這個叛變朝廷,助紂爲虐的逆臣!再把他的人頭送到南京御前,我黃某不是左良玉,寧可被君棄,也絕不棄君!”

“黃得功,你!你不能殺我!你個粗鄙武夫,你”,林廷徽還沒說完,便有黃得功的親兵家丁將林廷徽的腦袋直接砍了下來,頃刻間林廷徽的人頭便落在了地上,或許林廷徽到死也沒想到他會被黃得功給直接騙了。

這邊左良玉又等了三天,都沒等到林廷徽回來覆命的消息,他甚至都開始懷疑林廷徽有沒有暗投了朝廷那邊,他甚至連張慎言也開始懷疑起來。

這一日,跟隨林廷徽一起去九江的人回來把消息告知給了左良玉,左良玉聽後再一次吐血,整個命已然只剩下半條,他沒想到自己被黃得功如此戲耍,耍得他白白耽誤了很久的時間。

左良玉直接揚言要攻破九江城,要將黃得功碎屍萬段,他現在是恨透了黃得功,使得他現在只能強攻九江城,已經失去了從黃梅宿松進攻安慶的機會。

當日,左軍數十萬大軍水陸並進向九江城發起攻擊,金聲桓部繼續打頭陣,一時間整個九江城外的江面再次掀起驚濤駭浪,無數左軍蜂擁一般朝九江城岸衝來,黃得功這邊也是炮火齊發,將江岸不到百步縱深的江面轟炸的寸草不生,連魚豚都被炸死無數。

但九江城就如一顆釘子一般死死地釘在長江邊屹立不倒,左軍來一波就被萬人敵與霹靂彈以及弓箭滾木等炸死砸死一波。

金聲桓只得下令退了下來,然後又是羅岱部上,羅岱部也沒堅持到半天就又退了下來。

等到入夜停戰時,左軍因爲精力不濟只得退回了長江北岸。

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