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

高弘圖的告密讓崇禎帝朱由檢意識到自己眼下所面對的敵人依舊還不止外界的建奴、流寇還有軍閥。

而他不得不承認的是,依舊還有不死心的東林官員不甘心失去對政治的控制權。

對利益的追逐,促使這羣所謂的精英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朱由檢的底線,當然也不僅僅是朱由檢不得不與他們爲敵。

事實上,在原本歷史上,等到滿清一統中原後,這些投降滿清企圖繼續二等主子的東林黨官員們也不甘心政治權力被剝奪,開始降而復叛。

如錢謙益之流,若真是心向大明,爲華夏而戰,何必等到大局已定才突然要爲大明鬥爭呢,明顯是對滿清軍事貴族沒有給予他們理想的政治待遇而不滿。

朱由檢有一種如履薄冰般的感覺,彷彿是在刀尖上跳舞,不經意間就會被刺的渾身是血。

不過,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並不完全被自己階級利益矇蔽雙眼的理智人,高弘圖雖是東林大佬,或許性格也偏懦弱,但至少是明辨是非的,在被朱由檢用樑雲構的人頭震懾之後,最終選擇了站在帝王這邊。

朱由檢本來的目的就是這個,他要通過一定的手段瓦解東林黨內部。

東林黨只是一個代表着江南士紳集團的集體,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政治領導層,從某種角度而言,它也不過是一般散沙,算不上是一個政黨,和近代那種可以主導天下乃至全球局勢的政黨就差的更遠。

因而,朱由檢的目的很容易達成,如高弘圖這樣的人一旦意識到背叛君王的代價與鞏固自己階層利益之間的得失不成比例後,他會毫不猶豫地背叛東林黨的其他人,畢竟現今的東林黨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信仰,無非就是爭一爭朝堂上的內閣六部有多少是爲商人爲江南士紳說話的人而已。

朱由檢沒有選擇處決高弘圖則是因爲他需要這種背叛自己階層的人,這種人一旦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就成了孤家寡人,就只能和自己並肩作戰,成爲自己的心腹。

因而,朱由檢還會繼續重用高弘圖,現在他便讓高弘圖繼續以內閣次輔的身份在自己和東林黨之間扮演雙料間諜的角色。

或者張慎言等人以爲綁架了內閣次輔高弘圖就等於在朱由檢身邊安插了眼線,也可以製造明面上的東林黨黨魁,即便發動攻勢也是讓高弘圖的門生去幹,而他自己做幕後大佬,如同當年東林書院的創建者顧憲成所玩的把戲一樣。

然而,張慎言不知道的是,內閣次輔高弘圖不是萬曆朝的王家屏,朱由檢也不是萬曆朱翊鈞,如今的大明也不是盛世仍在的萬曆時期。

張慎言自然也就不會想到高弘圖其實已經成了皇帝朱由檢安插在東林黨內部的眼線。

在崇禎帝朱由檢讓高弘圖繼續以內閣次輔,東林大佬的身份將戲演下去的同時,朱由檢立即召集了大元帥府和兵部官員商議崇禎十八年的軍事總戰略。

高弘圖的告密透露了一個比較重要的軍事情報,那就是東林黨在南京城附近也有自己的軍隊,而這支軍隊雖說數量不多,但居然是騎兵,雖說也不是多大的威脅,但也不能不重視。

李邦華、周遇吉、馬士英、劉芳亮、李明睿、史可法、金炫、路振飛、劉孔昭九人先後奉命進了宮。

待涉及軍隊體系的要員全部到齊後,朱由檢纔開始將這些大臣集合到乾清宮大元帥府。

所謂的大元帥府坐落之地其實就是朱由檢在乾清門左側隆宗門內的一排低矮廂房組成的軍事機構,這在原本歷史上的滿清雍正時代叫做軍機處,當然現在是在南京而且是在大明,所以便叫做了大元帥府。

大明的內閣在文淵閣,而大元帥府在乾清門,大元帥府明顯要離朱由檢這個皇帝最近,也無異表明大元帥府的軍權凌駕於內閣之上。

由於現在正是戰爭時代,朱由檢要強調軍事統治,自然也沒人提出反對。

只是值得一提的是,從此以後,兵部算是比較複雜的一個部門,因爲它得接受大元帥府和內閣的雙重領導。

好在,兵部尚書馬士英既是內閣成員又是大元帥府成員,因而他這個兵部尚書管理兵部倒也方便。

但這樣一來,他的職權也不可謂不重,儼然就相當於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朱由檢有意明確軍政大權分開的當下,能如馬士英這樣軍政一把抓的大員爲數不多,再加上他是閹黨的原因,使得他很容易遭到東林黨的妒忌。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雖說眼下入了春,但諸位與朕一樣,都擔着這錦繡河山的安危重任,都揹負着大明列祖列宗與億萬黎庶收復北都的殷切盼望,萬不可有絲毫懈怠,朕能有預感,相信你們也能意識得到,崇禎十八年的上半年絕對比崇禎十七年還要危險重重,韃子休整了大半年,兵精糧足,流賊李自成部休養生息也有小半年,南窺之心昭然若揭,左良玉這個家賊更是要舉百萬兵過大江,絲毫不保密,連江南小孩都知道他要起兵,可見此人有多狂妄!”

“馬士英你是大元帥府參謀部參謀總長,由你說說,現在我大明各軍兵力,眼下這幾股敵人的真正實力,然後我們再議議如何準備!”

朱由檢說後就讓在場的官員都坐下,雖說君臣有別,但也沒必要爲了強調等級秩序,而忽略人的生理結構,長時間站着的確也沒辦法集中思緒思考策略。

更何況,大家都是既忙着整軍備戰,又得忙着應對朝中的政局,都疲憊的很,朱由檢賜坐議事,也算是示以恩寵。

馬士英根據錦衣衛吳孟明提供的消息,做了一夜的準備,此刻站出來時倒也是頗有底氣地回道:“諸位都知道,我大明朝廷現在控制的軍隊主要有近衛軍和衛所兵兩種,按照兵部統計,現在這兩種軍隊共有一百八十萬餘軍隊!”

第十二章 遇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