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

庭外的雪越小越大,冷的聚集在院內的揚州鹽商們不由得直哆嗦。

可眼下,崇禎帝朱由檢在此,誰也不願離開也不想離開,眼巴巴的看着幾個當官的簇擁着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檢坐在炭火明旺的暖閣裡。

朱由檢坐在暖榻上,穿着貂毛大衣,一邊用火鉗子挑着手爐裡的炭火,一邊打量着眼前的閻應元等人和冒闢疆以及作證的那名戴帷幕的女子。

“既然是朕的近衛軍官,應該懂得規矩,朕放你們假,是讓你們回家盡孝道,回體會百姓生活之苦樂,不是讓你們惹是生非的,先報上姓名吧,再給朕說說是怎麼回事。”

朱由檢說着的時候不由得瞥了一眼對面珠簾裡的一抹倩影,不由得看了揚州知府王博彤一眼。

閻應元等人有些鬱悶,他們沒想到第一次面見聖上,卻是因爲這樣的事,而不是如寧武伯周遇吉一樣上臺受命聽封。

得陛下親拍肩膀,對於每一個近衛軍官兵而言都算得上是比得萬兩黃金還重的榮耀。

“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兵團騎兵第一甲種營昭信校尉閻應元”。

“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步兵第三甲種營忠顯校尉陳明遇”。

“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步兵第一甲種營忠顯校尉馮厚敦”。

三人俱是站定了身子,挺胸擡頭地面對着崇禎帝朱由檢,在外人看來倒也是威風凜凜,不卑不亢。

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此時的他們心跳的有多麼的快。

朱由檢微微一笑,閻應元這樣的人,他不是不知,甚至就因爲知道他也在近衛軍中,才故意裝作不知。

眼下自己貴爲帝王,三軍統帥,冒然重用一典史出身的閻應元,恐不會讓人信服,閻應元也很難去駕馭比他資歷老的將帥。

但朱由檢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是在這種場合下遇到江陰三傑,即閻應元、陳明遇以及馮厚敦三人。

“這下,不護短是不行了。”

朱由檢篤定了主意,就看向了冒闢疆:

“頭戴方巾,紅袍紫紗衣,你膽子挺大呀,你看看除了錦衣衛和淮揚巡撫李明睿,誰穿的紅袍紫紗衣,報上姓名吧,何時入的學。”

“學生冒襄,字闢疆,崇禎元年入的學”。

冒闢疆不敢正視朱由檢,也同時暗悔自己今日怎麼就這麼倒黴,本不過是尋花問柳,卻不曾想與幾個武夫起了爭執,還鬧到了陛下面前,同時也後悔自己如此狼狽地出現在御前,還剛剛尿了褲子不說,穿一身花枝招展的鮮豔衣服的確不合生員的身份。

明末社會風氣偏向奢靡浮華,等級制度不再那麼森嚴,饒是政治身份低的商人也能穿紅着紫,更何況自命不凡的冒闢疆等人。

朱由檢也沒細究,捂了捂鼻子,瞪了揚州知府王博彤一眼,暖意如春的庭內爲何總有一股散不盡的尿騷味,這讓朱由檢很不適應。

“復社四公之一,不錯嘛,聽說你在編排朕,說朕只顧眠花臥柳,不思國仇家恨?”

朱由檢這話一說。

冒闢疆就哆嗦起來,冷汗如雨下:“學生一時口無遮攔,請陛下恕罪!”

“詆譭君父,其罪不輕,還當場與近衛軍發生衝突,拖下去,斬立決!”

朱由檢現在是篤定了要給近衛軍護短,打破讀書人凌駕於武人地位之上的固有觀念,再加上冒闢疆的確口無遮攔,撞在了槍口上,也算得上是死有餘辜。

冒闢疆不由得大爲驚駭,他還以爲陛下會維護讀書人,而處置這三個低級武官,卻沒想到,陛下卻直接要殺自己。

“陛下,雖說冒相公出言不遜,但到底是聖人門下,孔孟子弟,而開槍的是這三個粗鄙之徒,您爲何要處決冒相公”,這時候,作證的那帶帷幕的女子開始說話。

朱由檢臉一冷:“懂不懂規矩,朕沒問你,你說什麼話,信不信,朕連同你一起處決!”

說着,朱由檢又轉身對其他人說道:“你們也不必爲他求情,詆譭君父如同悖逆之罪,豈能輕易饒恕,更何況此人還飽讀詩書,更應懂君臣人子之道!”

在場的揚州官員和商人聽朱由檢這麼說,也不敢再言語,深怕惹惱了朱由檢。

冒闢疆身子一軟,已經倒在了地上。

這時候,朱由檢主動問起了這女子:“你叫什麼名字,朕聽得出來,剛纔你說朕的近衛軍是粗鄙之徒?”

“回陛下的話,民女寇白門,剛纔的確說過此話,如有罪過,聽憑陛下處置!”

這叫寇白門的女子倒也不卑不亢,絲毫沒有畏懼朱由檢的表現。

朱由檢微微一笑,讓閻應元等人自報功名。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都是舉人功名,而且也是南直隸人,能在南直隸中舉,至少學問也是不低的。

寇白門聽後不由得滿臉浮現出驚訝之色:“怎麼可能,三位老爺爲何不舉業,竟願從軍!”

朱由檢對着閻應元等人命道:“回答她!”

“驅除韃虜,收復北都!”

陳明遇和馮厚敦在這種場合下比較寡言,而閻應元則站了出來先回了一句。

“真正的有志之士都從了近衛軍,訓練殺敵之技,只有爾等無聊之人才這裡空談,待在這揚州城,怎麼救國!”

朱由檢大吼了一聲,又道:“自己既不願成爲救國之英雄,就不該還瞧不起英雄,不殺如何振作天下人心!”

李若璉將冒闢疆拖了出去,此時的雪已經鋪滿了整個庭外,水磨磚鋪就的地面彷彿鋪了一層白紙,冒闢疆猶如一朵鮮豔的紅梅盛開在雪白的地面上。

繡春刀順着下落的雪花凌空一劈。

雪白的地面上便濺落開無數的梅花花瓣。

揚州的官商們也不由得因此而膽寒。

他們也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到了君王的赫赫威嚴,冒氏在揚州也算大族人家,揚州地界的官員都要讓三分顏面,但在崇禎帝朱由檢面前也不過如螻蟻一般。

而朱由檢也並非是針對冒家,冒闢疆不比侯朝宗,此人雖在原本歷史上沒有爲大明殉節,但也沒有仕清,算是比較有節操的東林復社人。

但朱由檢今日必須殺冒闢疆,不殺冒闢疆,近衛軍的官兵們就一直認爲自己比讀書人矮人一等。

朱由檢要用冒闢疆的人頭告訴世人,成爲了近衛軍的官兵,你就進入了貴族階層,連讀書人也不能惹你。

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