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人與自然

“這森林和植被的作用非常大,森林和植被可以鎖住水,當有洪澇的時候,它可以存儲水,大大的減低洪澇的影響,當有旱災的時候,它也可以釋放出水來,降低旱災的影響。”

“簡單的來說,它就是一個調解器,讓旱澇的影響變小。”

“這森林和植被一旦遭到了破壞,意味着喪失了這種調解的功能,洪澇的時候,大水肆虐的更加厲害,很容易就決堤,淹沒農田。”

“旱災的時候,因爲沒有植被和森林,它就會變的更加的嚴重。”

劉晉繼續說起來,說的有點亂。

不過弘治皇帝、劉健幾人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似乎再結合自己腦海之中的知識去思考這個問題。

“陝西我去過,而且也確實是見過陝西這邊下暴雨的情景,正如公子所言,暴雨之下,黃土千溝萬壑,泥土全部被沖刷的乾乾淨淨。”

劉健是北方河南人,他以前去過陝西,也親眼目睹過,所以也是開口說道。

“同樣的暴雨,在南方地區,它很難造成什麼影響,因爲南方地區的森林衆多,植被廣袤,再大的雨也不會形成什麼洪災,縱然是有洪災,它的影響也是可以降到最低,自然不會出什麼問題。”

劉晉聽完,點點頭,接着繼續說道:“這北方歷史久,人口多,無論是日常的生活,還是建造房屋、建城,歷朝歷代的戰火等等,都對森林和植被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當然最大的還是歷朝歷代都鼓勵墾荒,開山爲田。”

“秦漢時期,關中地區還是中心,一直到唐朝,這裡依然還是中心,可是到了現在,關中地區的環境已經完全不行了,它也漸漸的失去了中心地帶的優勢。”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爲環境遭到了破壞,人口在不斷的往南遷移,遷移向環境更好的地方。”

聽到這裡,弘治皇帝想了想問道:“這樹木不是自然會生長嘛,它應該砍不完的纔對。”

“這個問題該如何來說呢,這百年樹人、十年樹木,這樹木和人一樣,它都是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和時間。”

“一棵合抱之木它成長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可是砍掉它僅僅只需要半個時辰的功夫。”

劉晉想了想說道:“可能你們還沒有辦法理解,我想想。”

“有了,我們就已經京城所在的地區來說吧,在我朝建立的時候,這京城周圍的山林都非常的茂盛,各種各樣的參天大樹非常的多,在遷都之前,京城四周的羣山都是萬木茂盛。”

“但是自從遷都到這裡之後,京城人口繁多,現在更是有百萬人口,這上百萬的人口,單單是每天需要用掉的薪柴就非常的龐大,需要燒掉一座座山。”

“到了現在,經過了100多年的時間,京城周圍的這些羣山之中,高大的樹木早就已經被砍伐乾淨,剩下的這些小樹也在以可怕的速度不斷銳減,我估計並不需要太久,再過100多年的時間,京城周圍將無木可伐。”

劉晉想到了自己來京城時所到看到的一切,這個時代的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後世的北京地區雖然努力的種植樹木,搞三北防護林之類的,可是依然還當不到現在的環境,所以也拿京城地區周圍的事情來說。

“這個確實是這樣,我做木炭生意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一直沒有說話的錢有財一聽,頓時也是開口說道,衆人也是看了過去。

“我做這個木炭生意也已經有20多年了,這生意也是從我父親哪裡接過來的,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父親經營這家木炭店的時候,進貨都可以在燕京附近一代進貨,各種上好的木炭都有。”

“但是到了我手上的時候,這燕京地區的優質的木材早就已經砍伐一空,現在好的木炭都需要去山西進貨,燕京地區只有雜碎炭可以進貨了。”

“這木炭的燒製極爲消耗木材,我去進貨的時候可是看見,一座座青山被砍伐乾淨用來燒製木炭。”

“正如劉公子所說,這燕京地區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的,根本就不用百年,我估計再過幾十年左右的時間,燕京地區山川內的樹木就會全部被砍光。”

錢有財略微有些緊張,想了想說道。

“竟有這樣的事情?”

弘治皇帝、謝遷、李東陽、劉健等人一聽,一個個也是立刻皺起了眉頭,他們天天生活在這裡,卻是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原先還不太相信劉晉的話,現在錢有財出來作證,這話看來是不會有假了,自己回去再查一查資料,讓人去調查一番,也能夠知道他們的話到底有沒有假了。

“管中窺豹,略見一斑,這燕京地區尚且如此,整個北方經過了漫長曆史的發展,自然也不會倖免。”

“再加上北方地區多平原,這地勢開闊,沒有森林、植被的覆蓋,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農田,洪澇的時候,洪水肆虐更加的嚴重,旱災的時候連綿廣袤的區域。”

“北方地區的人口又衆多,一旦出現災害,立刻就會出現巨大的問題,如果沒有及時賑災或者賑災不力,立刻就會流民四起,烽火滿天。”

“南方地區相比之下就好很多、很多了,南方地區開發晚,森林植被等等破壞並不嚴重,再加上多山川、湖泊,人口相對也更少,密度更小很多,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力要強,縱然是有什麼水澇、旱災之類的,影響也是有限,自古都很少出問題。”

劉晉看了看其他人,繼續說道。

“其實歸根結底來說,這都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向自然索取了森林、變成了田地,養活了更多的人,自然也會將這一切回饋於我們,最終承受這一切的還是我們人自己。”

弘治皇帝、劉健、謝遷、李東陽等人聽完,一個個都沉默不語,仔細的思索劉晉剛剛所說的話,今天劉晉所說的這些話,也是他們第一次聽到,關於朝代興亡竟然還有這樣的解釋。

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84章,大明上國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413章,都瘋了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520章,都該殺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491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206章,海魚進京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893章,移三族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251章,選房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279章,以後十八歲才能夠成親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843章 ,黃金洲第1257章,大西安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250章,大明人的富有強大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388章,規矩真多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256章,捕鯨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73章,招工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452章,琉球糖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16章,回京第990章,英國海盜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