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

“陛下這一招高明啊,實在是高明啊!”

羣臣鴉雀無聲,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

內閣首輔劉健心裡面忍不住如此的感嘆。

仔細的捋一捋整個事情的起因經過,頓時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弘治皇帝的佈局。

先是韃子南下,弘治皇帝這邊堅決要和韃子打一仗,一改以往的被動防守政策,主動在野外和韃子廝殺。

如果打贏了,這自然是好事,他弘治皇帝的聲威可以如日中天,豎立起自己的威信。

如果打輸了,弘治皇帝這邊就可以隨隨便便找個藉口,嚴厲的查出下大明軍隊存在的問題,進而像現在一樣,大開殺戒,殺的羣臣膽戰心驚,自然順理成章的就可以收回兵權。

大明軍隊存在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這也不僅僅是因爲文官集團掌控兵權的緣故,這是諸多方面綜合起來,纔有了現在的一切。

弘治皇帝找到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現在的大明軍隊已經完全沒有什麼戰鬥力,已經沒有辦法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來,已經到了必須要改制的時候。

本來嘛,這改制也沒有什麼,關鍵是改制只是一個藉口,真正的目的是將兵權收回到皇帝的手中,從此以後,兵部不再掌握兵權,只是負責一些和軍事相關的事情,兵權再次迴歸到皇帝的手中。

“衆愛卿覺得怎麼樣啊?”

“大家都說說,暢所欲言。”

弘治皇帝見衆人沒有說話,忍不住笑了笑,再次問道。

“臣以爲不妥~”

這時,有個頭鐵的御史站了出來,很是正氣凌然的說道。

“哦,董愛卿覺得有何不妥啊?”

弘治皇帝看了看這個御史,淡淡的問道。

“這軍制乃是祖制,是國本,豈可輕易改制。”

“而且歷來這兵權一直都是歸屬兵部,以文御武乃是祖制,防止出現武將篡位奪權,軍制一改,恐怕社稷動搖,江山易主啊。”

“陛下,軍制不可改啊!”

董御史痛心疾首的說道。

他的話核心點有兩個,一個是現在的軍制那是祖制,祖宗傳下來的,不可輕易改動,第二個就是兵部掌權不能改動,以文統武的傳統不能改,否則會出現武將篡位奪權,社稷動搖的事情。

“陛下,董公所言有理,軍制不能改,請陛下三思啊。”

頭鐵的人顯然不止一個,又有大臣站立出來表示反對。

有了人開頭,頓時大殿之中,陸陸續續有人站出來表示反對,兵權這東西實在是太重要了,一旦收回到皇帝的手中,這意味着,以後他們這些大臣們想要再限制皇權就難了。

自古以來都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掌軍權的人腰桿子最硬,皇帝有了軍權,他們這些當臣子的就沒有什麼好日子過了。

弘治皇帝冷眼看着一個個跳出來的大臣,心裡面卻是已經將他們給全部記在了心裡面。

想了想,弘治皇帝看向英國公張懋。

張懋看到弘治皇帝眼神,頓時就明白該怎麼做了,這改軍制對他們這些武將勳貴集團來是那是好事。

這兵權回到了皇帝的手中,自然而然也就會下放到他們這些武將勳貴的手中,文官統武的時代就將一去不復返。

而且張懋現在也是大資本家,現在也是慢慢的已經嚐到了對外貿易的好處,也是知道了在對外貿易當中,他們這些資本家急需一個強大的大明來做支撐。

這個強大的大明,不僅僅是國力強盛,更重要的是武力強盛,能夠將一切阻擋他們這些資本家發家致富的阻礙給掃蕩乾淨。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現在前往朝鮮倭國的商船就受到了海盜倭寇的影響和騷擾,以前一個月可以去一趟,可是因爲海盜倭寇的影響,大家都變的小心翼翼,擔驚受怕,有點不敢出海。

本來按理說應該是大明的水師出動,剿滅掉沿途的倭寇和海盜來,方便商船的往來,可是大明的水師能夠剿滅倭寇和海盜?

恐怕連倭寇和海盜在哪裡都找不到,即便是找到了,以大明水師現在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剿滅海盜和倭寇。

另外劉晉所說的那個倭國的大銀礦,他們也是已經派人找到,就在倭國石見,儲量非常的龐大,讓人眼紅無比。

張懋這些新興的資本家很想吃下這口肥肉,可是這銀礦在倭國,想要吃下這個銀礦,倭國人能輕易答應?

說到底其實最後還是要拳頭來解決,只有將倭國人給打怕了,他們自然而然會拱手將銀礦送上來。

但靠大明現在的軍隊能征服倭國?

這還晉級只是朝鮮和倭國,未來還要去南洋、去呂宋,黃金洲、澳洲、南亞、非洲和歐洲等等,這些地方,都有無窮的財富,但想要安安全全的去經商,那就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大明軍隊保駕護航。

很顯然,現在的大明軍隊是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和任務的,那就必須要該軍制。

指望這些文官集團掌控的大明軍隊是不現實的,必須要將軍權收回來,然後對大明的軍隊進行徹底的改制,建立一支強大的大明軍隊,爲大明的擴張和資本發展保駕護航。

“陛下,臣以爲我大明軍隊軍備廢弛、戰力低下、弊病叢生,已不能保家衛國,韃子屢屢南下,年年入我神州燒殺搶掠,我大明空有百萬大軍卻是拿他們沒有絲毫辦法。”

“確實是已經到不得不改制的時候,臣以爲陛下改制之法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乃是爲我大明千秋萬代,爲我華夏萬萬子民的長遠考慮。”

張懋對着弘治皇帝的馬屁就是一頓亂拍,這讓弘治皇帝露出來滿意的笑容。

“陛下,張公所言有理,我大明軍隊已經積重難返,到了下重藥的時候,必須要改制,而且要深入改制,打造一支強軍出來,讓我大明再無邊患。”

有了張懋開頭,成國公朱輔也是跟着表示了支持。

成國公、定國公、英國公幾乎都是武將勳貴集團的代表,也都是穿一條褲子的,張懋和朱輔表示了支持,武將勳貴集團們也是跟着紛紛發言表示支持。

這事情,對他們而言,那是絕對有利的,豈能不支持。

“劉愛卿,你怎麼看吶?”

弘治皇帝臉上掛滿了笑容,接着將目光看向劉健,他是內閣首輔,是百官之首,也是文官之首,他的意見非常重要。

“臣…臣以爲大明軍隊確實是到了必須要改制的地步了,只是如何改,還是需要拿出一個詳細的章程來。”

劉健沉吟一番,想了想緩緩的開口說道。

他很清楚,這一次弘治皇帝爲什麼要打開殺戒,也清楚的知道,如果弘治皇帝不能達成自己收回兵權的目的,那麼還會有更多的大臣被牽連進去,菜市口這裡還會更多的人頭搬家。

弘治皇帝手中可是已經抓住了很多人的小辮子。

就他劉健,那也是一樣的,劉宇和他是老鄉,還是他一手舉薦的,而且每年他也沒有少收劉宇的孝敬,單單是這一條就足以讓劉健沒有好日子過。

說實話,這朝堂上下就沒幾個屁股是乾淨的,隨便一查就能夠查出來,以前是弘治皇帝傻乎乎的,不知道利用廠衛的力量,現在有廠衛在。

再加上這官倉失竊案、李廣案還有現在這個案子,弘治皇帝手裡面到底握了多少小辮子誰都不知道。

作爲一個聰明人,同時也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他知道這個時候,該妥協了。

這軍權就讓弘治皇帝給收回去,不收回去,還會死更多人,最後弘治皇帝還是可以強行推行新的軍改,將軍權收回去。

現在進行政治妥協,讓弘治皇帝收回軍權就可以抱住很多人的腦袋,保住文官集團的利益,不然損失只會更大。

聽到劉健的話,弘治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只要支持改制就好,這兵權收到自己的手中,至於怎麼改,那是下面這些人的事情了,他弘治皇帝並不需要去操心太多。

弘治皇帝這邊是滿意的笑了,朝中的文官們卻是一個個都傻眼了,紛紛看向劉健,意思很明顯了,劉健你是不是腦子發燒了。

在這個時候竟然支持弘治皇帝去改軍制,這軍制一改,這權力可就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以後想要再回到文官集團手中就不可能了。

大明不可能出現第二次土木堡之變,也不可能出現第二個于謙,他們是沒有機會再從皇帝的手中搶走兵權的。

“臣也覺得軍制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了,我大明這些年來邊患日重,邊境百姓深受其苦,我大明空有百萬大軍,卻是拿小小草原韃子沒有任何的辦法,這一切的根源還是處在了軍制上面。”

李東陽也是聰明人和明白人,他早就已經看出來,弘治皇帝是要找這個機會收回兵權,所以劉健表態之後,他也是聰明的站出來表示支持弘治皇帝。

謝遷看了看劉健和李東陽,頓時也就明白了,所以也是站出來表示支持。

“陛下,臣反對,臣要彈劾內閣首付劉健,彈劾內閣李東陽和謝遷,身爲內閣重臣,碌碌無爲,尸位素餐。”

這時董御史再次站出來,猶如瘋狗一般一口就直接咬上了內閣的三閣老,直接給他們三個戴上了尸位素餐的帽子。

以小制大,這也是明朝政治的一個特點,御史的品級很低,但卻是可以直接彈劾內閣重臣,而且他們彈劾,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證據,只需要嘴巴一張就可以了。

“陛下,軍制乃是祖制,乃是國本,不能輕易動搖啊,這軍部掌兵,以文御武,那也是爲了大明的千秋萬代,防止武將篡權奪位啊。”

彈劾完內閣三位閣老之後,他又痛心疾首的說道,在他看來,這軍制一改,大明的江山社稷就要動搖了,同時以後極有可能會出現趙匡胤這種黃袍加身的武將。

當然這些都是藉口,真正的原因還是爲了怕文官集團失去軍權,這弘治皇帝今天可以收回兵權,明天就還可以收回更多的權力。

同樣的一旦改軍制,這好不容易打壓下去的武將勳貴集團必然死灰復燃,從此以後這大明就不再是他們這些文官們說了算。

這纔是他們這些文官集團反對的根本原因,說到底其實還是利益階層決定了各自的立場。

“祖制?”

弘治皇帝冷冷的看了看董御史,接着冷笑說道:“朕歷史學的並不是很好,麻煩愛卿你給朕說說,在太祖、成祖時期,這軍制又是如何的?”

“陛下,太祖、成祖時期的軍制和現在並無二致,現有的軍制正是太祖陛下定下的,是大明千秋萬代的根基啊。”

董御史一聽,想了想說道。

“並無二致?”

弘治皇帝笑了,總算是看到這些文官集團無恥的地方了。

你竟然跟我說並無二致,老祖宗朱元璋調兵遣將需要經過你們這些文官集團同意?

聽到弘治皇帝的反問,再看看弘治皇帝冷冷的眼神,董御史頓時身上冒出了冷汗,這纔想起來這段時間已經有幾千人掉了腦袋。

想到這裡,頓時就覺得自己脖子一寒,接着一下子就猶如泄氣的氣球一般。

誰都怕死,他也一樣。

至於說青史留名,直諫而死,這也要看情況的,遇到好脾氣的皇帝,比如以前的弘治皇帝,大家都是很樂於噴弘治皇帝一臉唾沫的。

但,現在的弘治皇帝,這擺明了要收回軍權,如果和弘治皇帝硬剛的話,這死了都可能會白死,弘治皇帝已經殺了幾千人,估計也不會在乎再多殺自己一個。

想清楚了這些,再看看朝中那些重要的大臣,每一個人都非常聰明的和劉健、李東陽他們一樣,縱然是心裡面有一千個不同意、不支持,但至少不會和自己一樣傻乎乎站出來反對,甚至於聰明的還會表示支持。

董御史一下子就明白了,接着無奈的嘆口氣,說到底這大明還是他們老朱家的。

整個大殿一片沉默,聰明人很多,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表示支持弘治皇帝進行改制,覺得弘治皇帝深謀遠慮、高瞻遠矚。

至於頭鐵的傻瓜,面對如此大勢,也是無能爲力,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攔弘治皇帝收回軍權。

“既然,大家都表示支持的話,那這個事情就這樣定了,劉健、李東陽、張懋你們三個儘管拿出一個改制的方案出來。”

弘治皇帝很是滿意這個結果,儘管有人反對,但大部分都是聰明人,所以最後他也將改制的事情交給劉健、李東陽、張懋三人來辦,也算是給文官集團留點面子。

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27章,必有災荒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74章,和我有緣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481章,大買賣第532章,淞滬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2069章,青黴素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406章,舉國之戰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371章,鹹魚產業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028章,鉅艦大炮的時代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885章,考成制度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2221章,糧食安全問題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199章,漁船回港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