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金田、銀田

“對,對,我們這幾百號人過來,這鹽場的鹽要是少了,可是不夠分啊。”

其他人一聽,頓時也是跟着紛紛開口說道。

鹽是鉅額利潤的買賣,誰都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即便是以前做海魚買賣的,水泥買賣的,只要有機會,大家都不會錯過的。

“關於這一點,我向大家保證,量大管夠,我們長蘆鹽場產的鹽,不僅僅產量大,而且質量絕對是上等的鹽。”

“諸位,大家請先移步到我們的鹽場,我帶大家參觀一下我們長蘆鹽場,我想大家就不會擔心鹽的產量夠不夠的問題了。”

李繼業聽到了大家的話,也是笑了笑說道。

衆人一聽,頓時眼睛微微一亮,看這個樣子,這長蘆鹽場的規模應該很大,竟然說量大管夠,這產量肯定極大。

很快,在李繼業等長蘆鹽場管事的帶領下,幾百號人就浩浩蕩蕩向着海邊的鹽田走去,連劉晉也是親自給自己的老朋友張天豪張幫主帶路。

幾百號人分成了很多隊,每一隊大概有幾十個人,在一個管事的帶領下來到了鹽田這裡。

“大家請看,這就是我們長蘆鹽場的鹽田,我們長蘆鹽場和傳統的鹽場是不一樣的,我們不煮鹽,我們用的是曬鹽法。”

李繼業帶着一夥人來到了鹽田這裡,指了指眼前連綿不絕的鹽田,笑着介紹道。

“曬鹽?”

衆人一聽,頓時就一頭霧水,這個時代的製鹽方法,大家基本上都停留在煮鹽上滿,竈戶、竈戶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因爲朝廷官辦的鹽場裡面,全部都是用鍋煮鹽,所以也就稱之爲竈戶。

現在李繼業說曬鹽法,也是立即讓人充滿了好奇,這鹽還能夠曬出來?

“曬鹽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風吹日曬,將海水之中的水分給曬乾,自然就能夠得到鹽。”

李繼業似乎看出了大家疑惑,也是笑着解釋道。

“李管事,這煮鹽一天也都只能夠煮兩三鍋的樣子,你這曬鹽法,想要曬出鹽來,它需要的時間豈不是要十天半個月了?”

有人就笑着說道,話裡面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就是對長蘆鹽場的產量表示懷疑,曬鹽、曬鹽確實是能夠蒸發水分,但這時間是不是太久了一些。

“等下大家就知道了。”

李繼業笑了笑說道,接着帶着身邊的這夥人來到一處蒸發池這裡,指了指眼前的池子說道:“這些池子是蒸發池,打開引水渠,海水就會隨着波濤自然進入到蒸發池當中。”

“蒸發池當中的海水經過幾天的風吹日曬之後,它的水分就會減少,然後我們就再將它引入到結晶池當中,也就是這片鹽田當中。”

說完也是帶着大家來到一處結晶池這裡,這一處結晶池已經完成了結晶,裡面的水分很少,下面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鹽層。

看到這裡的時候,衆人的眼睛都忍不住亮了起來,這曬鹽法似乎好像有點不一樣啊,這產量看起來很驚人的樣子,眼前的一個池子當中全部都是雪白、雪白的鹽。

“大家可以看看我們長蘆鹽場產出的鹽~”

李繼業很是自信的示意大家隨便看,聽到李繼業的話,旁邊有鹽工也是用鏟子將雪白的鹽鏟了上來,衆人一個個趕緊上進抓起一把鹽仔細的看起來。

“好鹽~絕對是上等的好鹽。”

“顏色雪白,顆粒細膩,沒有任何的苦澀味,這竟然是海鹽曬出來的!”

有識貨的人一下子就點出來了這鹽的優點,接着也是震驚不已。

海鹽是什麼樣的,他們再清楚不過了,顏色偏黃,成團、成塊,味道也是非常的苦澀,吃起來很差。

所以只要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都不會去買海鹽,大家都會買山西的池鹽、四川的井鹽,最好的青鹽那更大戶人家的標配。

現在卻是沒有想到,這長蘆鹽場曬出來的鹽竟然顏色雪白、顆粒細膩,這鹽的味道也是相當的純正,根本就不像是海鹽。

“哈哈,我們長蘆鹽場出來的鹽自然是最上等的鹽,大家請跟我來。”

李繼業高興的笑了起來,接着帶着衆人來到一處專門對方鹽的地方,一座小山一般的鹽堆放在一起,這裡已經聚集了衆多的商人,大家看着眼前堆積如山的鹽,一個個都張大了自己的眼睛。

“諸位,大家看到眼前的鹽山了嗎?”

“這僅僅只是我們長蘆鹽場這一小塊區域一天的產鹽量而已,我們長蘆鹽場將這條海岸線上幾十公里的地區全部都買了下來,建成了鹽田,所以大家對於我們長蘆鹽場的產鹽量應該有足夠的信心了吧?”

“現在僅僅只是冬天,要是到了夏天的時候,我們長蘆鹽場的產鹽量還會暴增,所以大家就不要擔心我們鹽場的產量。”

“我們長蘆鹽場不僅僅產量高,質量是最上等的鹽,而且我們長蘆鹽場的鹽價格也將會是所有鹽當中最便宜的。”

“如果有興趣成爲我們長蘆鹽場經銷商的朋友,大家都可以來詳細的諮詢下我們長蘆鹽場的銷售規章。”

鹽山旁邊,長蘆鹽場的管事拿着鐵皮喇叭向過來的商人大聲的介紹起來。

“劉公子就是劉公子~”

“我原先還覺得沒有人能夠再繳了兩百萬兩白銀之後還能夠賺錢,但是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兩百萬兩白銀算什麼,在這金山銀山的面前都是小意思了。”

從頭到尾,張天豪都無比的震撼。

他做私鹽的販賣,鹽見多了,也是去過朝廷官辦鹽場裡面看過的,朝廷官辦的鹽場,簡直可以用地獄來形容。

裡面的竈戶幾乎都是機器,衣着破爛、食不果腹,一天到晚都圍着一個竈臺在哪裡煮鹽,鹽場的竈戶窮苦無比,但是鹽場管理的官吏一個個都富的流油,做鹽買賣的商人更是富可敵國。

原本他以爲這長蘆鹽場也是如此,這劉晉也好,國公也罷,甚至於天子、太子也好,他們都是要賺錢的,不然爲何白白的丟兩百萬兩白銀給朝廷。

所以原本他以爲這長蘆鹽場也是應該是數不清的竈臺排列,伴隨着滾滾的濃煙才能夠煮出成山一般的鹽出來。

可是誰知道在這長蘆鹽場竟然看不到任何的竈臺,也看不到煮鹽的竈戶,他們竟然是曬鹽,關鍵是這曬出來的鹽產量如此之高,質量還都是最上等的。

眼前連綿一片的鹽田,在他的眼裡面哪裡是鹽田啊,這是金田和銀田,時時刻刻都在產出這白花花的銀子啊。

這長蘆鹽場雖然前提的投資大,每年還要繳納兩百萬兩白銀,但是這出鹽的效率實在是太可怕了。

鹽田建好,引海水進去,剩下就可以等着收錢了,連僱傭的人手都可以很少,不像朝廷的鹽場都是竈戶在哪裡日夜不停的煮鹽,耗費人力,產量又低,關鍵是還消耗大量的柴火。

當然此時不單單張天豪是如此想,每一個看到眼前鹽山的人都是如此想的,眼前連綿到盡頭的鹽田,它就是一座座金山、銀山。

參觀完了鹽田,衆人再次回到了招待大廳這裡,再也沒有人懷疑這裡的產量了,現在冬天,這產量都已經如此的恐怖了,要是等到夏天,氣溫高、日照充足的時候,這產量將會何等恐怖,恐怕到了那個時候,大家要多少鹽都有多少鹽了。

“李先生,不知道你們這裡的鹽怎麼賣?”

“是啊,是啊,這鹽怎麼賣?”

很快,李繼業帶着長蘆鹽場的衆管事再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他一出現,早就已經等不及的衆人也是連忙開口問道。

“我們長蘆鹽場的鹽執行經銷商制度,我想很多做水泥生意的朋友對這個制度肯定不陌生,但這裡我還是要解釋下什麼是經銷商制度。”

李繼業看了看衆人,笑了笑開始介紹起長蘆鹽場的經銷制度來,採取的制度和水泥廠這邊的銷售制度是一樣的。

那就是一個府、一個縣只招幾個經銷商,經銷商需要根據長蘆鹽場這邊制定的價格和銷售策略來銷售長蘆鹽場的鹽,不能私自制定價格,也不能串貨等等。

這個銷售制度是後世很多企業都普遍採用的制度,這個制度的好處就是可以將經銷商牢牢的綁定在自己的銷售體系當中,當然更重要的是能夠掌握終端銷售的價格,同樣也是可以將鹽場的利益最大化。

當初劉晉也是向弘治皇帝這邊承諾過,鹽場的鹽不僅僅質量要好,還要賺到錢,更是要比市場上的鹽便宜。

這也就意味着劉晉必須對整個銷售鏈有掌控力,能夠隨時隨地的調整鹽的銷售價格,也就只能採用這樣的銷售制度。

如果是一次性的,只要有人來買鹽,按照一定的價格去賣的話,這終端的價格就不能控制,也就不能實現劉晉對弘治皇帝承諾。

更重要的是一旦江南地區的鹽商對劉晉發動反擊的話,劉晉是很難和對方進行有效的反擊,只有自己掌握了整個銷售鏈才能夠有掌控力。

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675章,田二牛的麻煩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381章,兩腳車?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67章,回京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248章,海魚行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410章,用銀子堆死他們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500章,血戰到底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586章,開戰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924章,南洋的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