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一本萬利

仁川港內,五艘大福船這裡繁忙無比,僱傭的朝鮮人正在賣力的將一袋袋大米搬運到大福船上面,搬一袋大米就可以獲得一文錢,又不需要跑多遠,這樣的好事可是打着燈籠都找不着。

至於海事學院的學員們此時正在進行起航前的物資補給、船隻檢修、帆布修補等工作,準備再次返回大明。

時間上比較急,來的時候劉晉就已經再三的叮囑,採購到糧食就儘快返航,劉晉需要糧食,越多越好。

杜明恩這邊自然是牢牢的記住了劉晉的話,採購回去的糧食全部都是大米,已經去掉穀殼的大米。

直接購買大米自然是需要多花錢,但是杜明恩手中現在真的不差錢,這一次帶過來的所有玻璃製品都被朝鮮的商人搶購一空。

對於玻璃製品,特別是鏡子,朝鮮人和大明這邊的人一樣,幾乎沒有任何的抵抗力,更何況這些學員們推銷的時候,一個個都是一口一個‘在我們大明怎麼、怎麼樣’、‘這東西在我們大明也是非常稀少、珍貴的’、‘這是我們大明最流行的東西’、‘只有大戶人家才能夠用得起’等等之類的。

這都是事先劉晉想好的營銷手段,這個時代的朝鮮什麼都學大明,大明這邊喜歡什麼,朝鮮這邊也是一樣,大明流行什麼,朝鮮自然也是流行什麼。

再加上適當的飢餓營銷手段,這五艘船本可以帶很多的玻璃製品過來,但劉晉並沒有讓杜明恩帶太多,每一樣東西都是有一定數量限制的,給朝鮮人的感覺就是這東西確實是稀罕,下手慢就沒有了。

所以僅僅只是帶了一船的玻璃製品來到朝鮮,杜明恩這邊就賣出了超過三百萬兩白銀,手中有錢的很。

所以根本就不在乎這直接購買大米是不是價錢會更高,在乎的是如何能夠將更多的糧食帶回大明。

一斤稻穀脫殼完畢之後能夠剩下大概七兩大米,這直接帶大米回大明就意味着能夠多帶上三成的糧食,這筆賬,杜明恩自然是算的清楚。

“一艘福船大概能夠裝六千五百石糧食,五艘船就可以裝三萬兩千五百石糧食,足足五百萬斤大米,短時間內來說應該足夠用了。”

(查了下資料福船長超過24米,寬超過9米,載重量超過500噸,這裡算最低的500噸來計算,500噸等於100萬斤,明朝一斤大概爲560克左右,一石大概爲153斤左右,我這裡就簡單的去掉零頭來算,大家不要去太計較這個。)

杜明恩看着岸邊堆積如山的糧食,腦海中細細的計算起來,他這一次是除了糧食什麼都沒有采購。

並且按照劉晉的吩咐,優先將玻璃製品賣給能夠提供大量糧食的商人,用糧食來購買的話,還可以給以價格上的優惠,所以這一次也是採購到了足夠的糧食。

“這玻璃的買賣還真是一本萬利,一船的玻璃製品帶過來,不僅僅換回來五百萬斤大米,更是換回來三百萬兩白銀,採購這些糧食所花掉的銀子連零頭沒有。”

想到這裡,杜明恩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也是個商人,以前也是做糧食買賣的商人,將南方的大米運到北方來銷售,說起來也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商人了,靠着糧食的買賣也算攢下了不少家底。

但是和劉晉比起來,他頓時就覺得自己以前那根本就是小打小鬧,上不了檯面,以前累死累活的,一年忙到尾頂了天能夠賺幾萬兩銀子,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這還是糧食買賣,屬於這個時代最賺錢的幾個買賣之一,和鹽、鐵、絲綢、茶葉、布匹等買賣並列爲這個時代最賺錢的買賣。

可是劉晉呢,一個西山煤業靠着賣以前沒人要的煤炭僅僅在京城這邊就能夠賺百萬兩銀子一年,搞出來的玻璃廠,那更是暴利的東西,古今樓都是京城達官顯貴們爭相消費的地方,現在又跑到海洋上來發財,來一趟朝鮮竟然可以賺三百萬兩白銀。

這手段,這發財的速度,他是真的歎服。

好在這買賣也是有他的份,這船隊和玻璃廠是分開的,船隊賺的錢是船隊的錢,玻璃廠賺的錢是玻璃廠的錢。

畢竟股東不一樣,船隊的股東是杜明恩、劉晉、弘治皇帝,玻璃廠的股東是劉晉和朱厚照,賬還是要一筆筆算清楚。

這玻璃製品從玻璃廠這邊先賒購過來的,價格按照古今樓這邊銷售價格的七成來算,到了朝鮮這邊,杜明恩賣是按照古今樓這邊兩倍的價格來銷售的。

所以仔細的算一筆賬,回去之後將玻璃廠這邊的款項一結算,再給這一次出海的船員們發發薪水、獎勵等等,這一趟還是能夠有兩百萬兩的利潤。

根據當初商量好的,他杜明恩能夠佔三分之一,也就說來朝鮮這邊一趟,僅僅也不過才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他就能夠賺到差不多將近七十萬兩的銀子。

算到這裡,杜明恩整個人都笑的合不攏嘴,這銀子來的太快,太輕鬆了。

這更是堅定了他跟隨劉晉發財致富的信心。

“難怪南方這邊的那些大家族一個個都想方設法的出海做買賣,這出海一趟就足夠吃上一輩子了。”

杜明恩想起了江浙、福建等沿海地區,有很多的大家族都在暗地裡出海做買賣,一個個都富的流油。

他以前只是做糧食買賣,沒有接觸過海貿這一塊,對於這海貿的利潤並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但是現在他一下子就知道這海貿的利潤了,也是切身的體會到劉晉所說的一本萬利。

“這還僅僅只是走一趟朝鮮,如果將來有機會去歐洲、去非洲呢!”

此時,在杜明恩的雙眼之中,這眼前波濤洶涌的大海就彷彿是蘊藏一座座金山、銀山的聚寶盆,只要有船,他就可以從中獲取無窮無盡的財富。

至於陸地上販賣糧食的買賣,他現在根本就看不上眼了,這種辛苦錢還是讓給別人去賺吧。

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162章,爆倉了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571章,天竺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247章,房地產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377章,先遣隊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72章,以工代賑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90章,燒玻璃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1715章,煤油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1896章,秋風掃落葉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885章,考成制度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1549章,買房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25章,孫夫子第29章,逛京城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99章,漁船回港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2198章,梁贊府第720章,躁動起來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500章,血戰到底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427章,弊病叢生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82章,天價糧食第780章,聖人之心第95章,玩物喪志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