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

一艘懸掛着黑色雄鷹旗幟的鐵甲艦冒着滾滾黑煙駛入馬六甲要塞。

俾斯麥從甲板下來,他身邊還跟着普魯士的軍官,而他本人也穿着普魯士的黑色軍裝。

他看到了馬六甲要塞一門門明軍的大炮,表面鎮定,心中卻駭然。

他並沒有參與十年前的東方戰爭,但是他聽聞不少有關明軍強盛的描述,現在看到馬六甲要塞靠海的一面就部署了200多門火炮,有點膽寒。

“皇太子殿下,這裡便是大明帝國在南洋最爲堅固的堡壘,十年前我率領觀摩團在一旁觀看了第一次東方戰爭。日不落帝國、法蘭西帝國與其他列強始終無法吞下馬六甲要塞,反而在圍困要塞長達57天后被明軍通過馬來半島的鐵路集結兵力反撲,一直被趕到了海峽對岸的蘇門答臘島。我在當時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認爲電報、鐵路、鐵甲艦將是接下來付諸武力的有效手段。”一個普魯士老軍官說道。

“毛奇,你和羅恩對我們普魯士陸軍和海軍的組建是模仿明軍的制度?”

三十歲、穿着筆挺軍裝的皇太子特烈三世隨着俾斯麥與普魯士老軍官下船,他的腰間還有佩劍,看上去鋒芒畢露。

“沒錯,我們普魯士要跟上明軍的步伐,必須把技術革命引入戰爭。不僅要更新軍隊的裝備,把老式的銃膛槍炮換成了新式的後膛擊發槍炮,而且要把鐵路和電報用於戰爭目的。鐵路、電報乃至繫留汽球都可以作爲戰略行動的輔助手段,統計學、經濟學、地理學、測量學等都可用於戰爭。”老軍官毛奇說道。

普魯士可能是第一次東方戰爭裡面收益最大的列強。

當時普魯士還沒有稱帝,但是第一次東方戰爭明軍展現出了驚人的勢力,引發了列強往遠東投入更多的兵力,西洋一片混亂。

普魯士觀摩團的毛奇等人回國後立刻着手進行軍隊變革,趁着混亂接連吞併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巴伐利亞、漢諾威、拿騷公國等德意志諸侯,成立了普魯士帝國。

本來日不落帝國、法蘭西帝國是絕對不願意看到普魯士崛起,不過它們在這十年間忙於和大明帝國在遠東的交鋒,無力干涉普魯士,再加上普魯士宣稱加入反明同盟,日不落帝國、法蘭西帝國也就默認了普魯士帝國的存在。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世界普魯士的崛起還要多虧大明帝國。但是普魯士還是站在西洋列強那一邊。作爲西洋列強的一員,他們崛起後致力於與大明帝國的抗衡,不想要大明帝國過於強盛。

腓特烈三世、俾斯麥、老毛奇這個傳奇的組合出現在馬六甲要塞,馬六甲總兵石興周過來接待,他還不怎麼認識他們。

普魯士帝國在東方的影響力很小,主要是普魯士之前缺乏艦隊,又不像是沙俄一樣與東方在陸地上接壤。

“這便是你們的薩克森級鐵甲艦?”

石興周對普魯士帝國製造的第一款鐵甲艦多少有所興趣。普魯士也是一個潛在的敵人。

駛入馬六甲港口的普魯士鐵甲艦被命名爲“巴伐利亞號”,大約有93米長,擁有六門主炮,雙並列4個煙囪。

石興周看到其厚重的裝甲防護,這的確可以說得上是鐵甲艦了。雖然它的性能比不上大明帝國的皇帝級鐵甲艦,但是在大明帝國的劃分體系中,這應該算是二等鐵甲艦。

普魯士這麼快就造出蒸汽鐵甲艦,可能以後會是一個難纏的敵人。

這一次普魯士使節團有意乘坐由普魯士自己的造船廠生產的鐵甲艦來訪,定然是想要展現自己的國力。

他在心底警惕普魯士,甚至打算上報兵部和錦衣衛要好好“關照”普魯士,但表面堆笑:“來自普魯士的朋友,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大明參加萬國博覽會。”

“總兵大人,您好。”腓特烈三世與石興周這位新上任不久的大明馬六甲總兵握手。

俾斯麥、毛奇等普魯士使節團的重要人物陸續與石興周握手,雙方到馬六甲城中會談。

一番茶話會之後,石興周對來自普魯士的衆人說道:“請各位在馬六甲城休憩幾日,我們會盡快安排各位乘坐輪船前往皇城。”

腓特烈三世臉色似乎有點不好看:“我們乘坐自己國家的鐵甲艦前來參與萬國博覽會,爲何要我們換成大明的輪船前往皇城?”

石興周令左右給他們斟茶:“普魯士的皇太子殿下,要是各國都派一艘甚至是兩艘、三艘鐵甲艦拜訪我們皇城,豈不是讓我們大明艦隊貽笑大方?我們又如何保證各國是誠心誠意來參加萬國博覽會?此次我們大明接下舉辦第三屆萬國博覽會的責任,便是想要促進各個文明的交流,而不要因爲不瞭解而傳播恐懼。”

俾斯麥爲了不讓皇太子難堪,給皇太子臺階:“殿下,我們的‘巴伐利亞號’與上面的士兵可以暫時在馬六甲停留,與大明官兵促進交流。而我們則可以乘坐大明的輪船遊覽東方的風土人情,品嚐東方的美食。想必在大明的海域,我們會無比安全。”

腓特烈三世這才比較滿意:“好吧,我們聽從你的安排。”

普魯士的船隻在馬六甲港口暫時停泊,的確有向大明帝國和其他帝國宣告普魯士帝國崛起的意味。

不過“巴伐利亞”號鐵甲船也在被暗中窺視。

附近的山坡上,錦衣衛正在使用望遠鏡觀察觀看這一艘來自普魯士的鐵甲艦。

“六門主炮、十四門副炮、雙桅杆、斜連露炮臺……這些情報上報到總司,與負責監視普魯士帝國的千戶所覈對情報,讓他們對一下有無出錯。”

馬六甲要塞的錦衣衛甚至根據在望遠鏡中看到的普魯士鐵甲艦臨摹成圖畫,將其作爲重要情報資料以供將來使用。

而早就開始對普魯士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進行監視的錦衣衛千戶所正是楚七所在的千戶所。

第141章 葛底斯堡第62章 與俾斯麥搭話第106章 去北美第112章 戰爭的殘酷第157章 掠奪財富(下)第77章 弗吉尼亞州第152章 投降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175章 巴拿馬萬歲第76章 炮擊薩姆特堡第146章 瞞天過海(下)第158章 華盛頓會議前夕第127章 危機第104章 克魯布林造船廠第1章 這個大明超強第22章 錦衣衛不好當第125章 幕府是瘋狗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9章 這是我們大明的地盤第58章 列強會議第60章 博弈北美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65章 前往北美第146章 瞞天過海(下)第34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80章 巴拿馬條約第107章 謝南多厄河谷第31章 意外的疑點第39章 勝海舟第164章 舊金山變天第106章 去北美第51章 萬國使節至(上)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99章 再見戴維斯第5章 這個科舉不一樣第14章 水師提督第68章 石牆傑克遜第93章 誘餌第36章 北美的導火索第95章 北美最慘烈的戰爭第1章 這個大明超強第94章 來自大明的援助第9章 這是我們大明的地盤第159章 割地賠款第25章 考驗詩詞第160章 不平等條約(上)第169章 保守派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53章 一個屋子分成了兩半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124章 接管礦場第126章 林肯的宣傳攻勢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17章 呵斥第144章 田忌賽馬第56章 崇禎手稿與茜茜公主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63章 美利堅聯盟國的誕生第137章 來自大阪的底牌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第98章 功虧一簣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185章 幫哥斯達黎加修鐵路第11章 列強的大使們第75章 美利堅的分歧第45章 家宴第17章 呵斥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第46章 上元節第46章 上元節第90章 舊金山的戰火第154章 控制華盛頓第137章 來自大阪的底牌第7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13章 崇禎號鐵甲艦第14章 水師提督第180章 巴拿馬條約第67章 舊金山第77章 弗吉尼亞州第37章 東洋高層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159章 割地賠款第74章 獨立的號角(下)第175章 巴拿馬萬歲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97章 保衛華盛頓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78章 蟒蛇計劃第42章 目標北美第151章 盤根錯節的利益第153章 一個屋子分成了兩半第131章 撤退的麥克萊倫第37章 東洋高層第151章 盤根錯節的利益第141章 葛底斯堡第4章 大明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