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

科隆港,這裡與巴拿馬城是鐵路的起點和終點,兩座城市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

楚七他們花費了一個月時間才從巴拿馬城徒步穿過雨林抵達科隆港,可見雨林地形環境惡劣。

不只是如此,這一次考察運河路線的旅行還暴露了開鑿巴拿馬運河的困難——抵達巴拿馬城之後,包括馮玉若在內的十餘個隊員發高燒,還有一個工程師也倒下。

楚七隻好在科隆港租了幾間房屋,聘請當地的醫生進行治療。

“高燒不退,要是得瘧疾那就糟糕了,幸好這裡不少旅客飽受瘧疾的危害,這裡可以買到奎寧進行治療。”

楚七幫馮玉若換了冷敷的毛巾,幫助她降低體溫。

奎寧並非是治療瘧疾的萬能藥,能否活下來還要看個人的造化。

瘧疾是熱帶雨林一種常見而危險的疾病,主要是蚊蟲叮咬傳播,這也讓楚七意識到在巴拿馬州開鑿一條百里長的運河將會困難重重,不但需要克服糟糕透頂的地形,還要戰勝熱帶疾病。

馮玉若躺在牀上,因爲高燒不退而大汗淋漓:“對不起,拖了我們的進度……”

“患上瘧疾是非人爲因素,怎麼能怪你們?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抵達科隆港,路線勘探差不多。等我們拿下巴拿馬運河的特權,會有更多工程師被派來此地進行詳細的勘探。你一定要活着,不然回到本土我沒法向馮家交代。”

“嗯。”

馮玉若暈暈沉沉間又睡過去,楚七探她的額頭,發現仍然滾燙,不由眉頭緊鎖。

高燒不退,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徵兆。

巴拿馬地峽的自然環境當真是糟糕,估計爲了開鑿巴拿馬運河,一定會因爲瘧疾、黃熱病以及其他傳染疾病而倒下一大批勞工。

楚七發現馮家都是美人胚子,如果馮玉若在這裡出事,他還真不忍心,也難以向張家和馮家兩個世家交代。

有他的手下敲門:“大人,您要求我們僱傭的女傭人已經找來了。”

“讓她進來。”

一個巴拿馬傭人進來,她恭敬地用西班牙語說道:“主人,請問要我照顧的女主人在哪裡?我會盡可能照看好她。”

西班牙語楚七知道一些,指着牀上的馮玉若說道:“交給你了,幫她擦拭身子,她流了很多汗。”

有一個巴拿馬傭人幫忙,楚七暫且鬆了一口氣,一個大男人要照顧馮玉若,還是有諸多不便。

他走出來向下屬問道:“其他患了瘧疾的人如何了?”

“回大人話,一共有13個人患疾,有4個人已經退燒脫離了危險,還有1個人……沒了氣息。”

“這熱帶雨林簡直就是要命!”

楚七一邊抱怨,一邊去找此行的大明工程師,他們負責勘探、指揮開挖巴拿馬大運河,肩負重任。

從巴拿馬城或徒步、或乘坐木筏小舟穿過巴拿馬地峽,來到科隆港,他們基本上勘探清楚巴拿馬運河的路線,正在討論大運河的可行性和需要的成本。

儘管大明帝國還沒有和哥倫比亞簽訂開鑿大運河的條約,但是大明需要進行實地考察,確定開鑿巴拿馬運河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幾個工程師似乎在因爲分歧而爭吵起來。

楚七走過去問道:“怎麼,巴拿馬運河的路線出問題了?”

“大人您猜的不錯。巴拿馬運河出了一個技術問題,我們之前的判斷出現了錯誤。”

一個工程師指着此次勘探繪製的詳細地圖:“在原定計劃中,我們打算利用巴拿馬地峽衆多的湖泊修建一條海平式運河,縮短開鑿運河的裡數,進而減少成本和人工……但是我們來到科隆港進行實地觀測後,發現巴拿馬地峽臨太平洋一端的海面,要比大西洋加勒比海一端低20公分左右,海平式運河無法修建。”

楚七不是這個專業的人,他不清楚太平洋一側與大西洋一側只有20釐米的海面高度差會帶來怎樣不利的影響:“20公分的高度差會如何?可有什麼解決方法?”

“水流會因爲高度差,從海平面較高的大西洋一側快速的流入太平洋一側。對於在狹窄的運河之中航行的船隻而言,海水的快速流動很危險。爲今之計是改海平式運河爲水閘式運河。這樣一來巴拿馬運河的方案需要進行大改,改爲多組船閘擡高水位的方案,成本也會因此提高。”

“應該慶幸我們現在發現海面的高度差。如果已經開鑿到一半才發現這個可怕的事實,將會有幾千萬兩白銀打水漂。”

“還要慶幸這裡是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沛,船閘用水不成問題。”

“開鑿大運河的土方量也相當驚人,要使開挖的土方及時運走,需要有鐵路專家參與到這個項目之中,他們要隨着施工現場的推移修建臨時的鐵路。”

工程師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挖巴拿馬運河的細節,楚七跟他們混久了,多少能夠聽得懂。

巴拿馬運河的修建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加困難。

修建大運河本身就要面臨着諸多環境、技術難題的考驗,哥倫比亞自身沒有能力開挖運河,其他有能力開挖運河的列強想要從哥倫比亞獲得開挖運河的權力也不容易。哥倫比亞人不願意讓運河落入其他國家的控制。

“各位,還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開挖大運河需要幾萬勞工,到時熱帶雨林中的瘧疾、黃熱病會導致數千人死亡。要開挖大運河,還需大舉消滅蚊子,控制疫情。”

楚七想到生死未卜的馮玉若和其他手下,向衆人重申傳染病的可怕。

衆人不約而同點頭,這巴拿馬運河想要建造好,沒有個十年二十年是不夠的。

“讓官府僱傭附庸國的流浪漢、罪犯或者工人來從事開挖巴拿馬運河,也許可以降低成本。”

楚七想到了正在修建的哈薩克-西伯利亞大鐵路,便是大量地使用了哈薩克汗國、高麗國、安南國的勞工,不但廉價,而且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對本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第125章 幕府是瘋狗第150章 大蕭條開始第4章 大明強盛第9章 這是我們大明的地盤第71章 唐人街(下)第177章 巴拿馬獨立(下)第67章 舊金山第22章 錦衣衛不好當第84章 戰前第111章 遇險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第110章 打獵第65章 前往北美第158章 華盛頓會議前夕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109章 意外來客第106章 去北美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33章 浪人沖田總司第12章 大明的蒸汽機車第49章 馬六甲要塞第72章 窺視造船廠第57章 誤會第66章 黃鵠號第64章 同行第98章 功虧一簣第135章 法蘭西插手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149章 攻守逆勢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85章 包圍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73章 獨立的號角(上)第14章 水師提督第180章 巴拿馬條約第122章 奇襲州府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85章 包圍第137章 來自大阪的底牌第102章 日不落帝國的援助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184章 哥斯達黎加事變第88章 林肯的決心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130章 崇禎的預言第70章 唐人街(上)第88章 林肯的決心第59章 列強的野心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122章 奇襲州府第57章 誤會第162章 不平等條約(下)第18章 宗主國的威嚴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112章 戰爭的殘酷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第166章 巴拿馬城第74章 獨立的號角(下)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44章 張府第95章 北美最慘烈的戰爭第137章 來自大阪的底牌第25章 考驗詩詞第137章 來自大阪的底牌第38章 來自北美的密使第85章 包圍第44章 張府第40章 參觀鐵甲艦第178章 總統之位第6章 飛魚服與繡春刀第174章 莊園主的聚會第65章 前往北美第21章 幕府新選組第84章 戰前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62章 與俾斯麥搭話第158章 華盛頓會議前夕第21章 幕府新選組第72章 窺視造船廠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177章 巴拿馬獨立(下)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72章 窺視造船廠第87章 防守反擊第14章 水師提督第10章 包辦婚姻第108章 楚七的行蹤第44章 張府第146章 瞞天過海(下)第148章 美利堅的危機(下)第43章 年關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47章 踢到了鐵板第139章 動搖的決心第77章 弗吉尼亞州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第41章 大明的萬國博覽會第57章 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