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面子害人

蘇天成回到登州,洪承疇已經派出專人回到了登州,大明軍隊進入朝鮮,令朝鮮的李氏王朝很是吃驚,得知代善的正紅旗被明軍全部殲滅之後,朝鮮的王室立刻擺出來一副可憐的樣子,說是當初遵從後金韃子的命令,斷絕與大明朝的關係,也是迫於無奈,如今能夠重新成爲大明朝的屬國,那是求之不得的,王室一定馬上做好準備,進入到大明京城去朝貢的。

蘇天成得知了這些事宜,臉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張鳳翼帶領大軍,已經從登州乘船出發,前往朝鮮去了,張鳳翼來到了登州之後,沒有馬上出發,專門等候蘇天成,兩人密談好長時間,蘇天成告訴張鳳翼,對於朝鮮這樣的小國家,不要客氣,到達朝鮮之後,主要推行三件事情,第一是鼓勵朝鮮王室成員,或者是精英人士,參加大明朝的科舉考試,告訴他們,只要能夠中舉,一樣是可以在大明朝做官的,第二件事情,是注意朝鮮有什麼礦產之類的,若是發現有鐵礦等物資,一定不要放過,大軍可以佔據這個地方,進行開發,運輸的問題,戰船編隊可以負責,第三件事情,就是在平壤創辦一所學校,專門教授四書五經,灌輸儒家思想。

這三件事情,以第三件事情最爲關鍵,也最爲重要。

蘇天成對內對外的政策歷來都是不一樣的,大明的子民,必須要善待,讓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至於說其他的國家,這一點是免談的,但面對其他的國家。蘇天成也不贊成採用殺戮的手段來降服,還是要用和平演變的手段,文化入侵纔是最爲厲害的,試想一下,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都是信服儒家思想的。怎麼可能不膜拜儒家思想的鼻祖,怎麼可能不服從大明王朝的統治。

蘇天成對朝鮮的印象不好,可以說有些厭惡,這可能是幾百年之後的認識還在影響他,要說朝鮮這個國家,也是遭受蹂躪很多年的,基本沒有什麼自主權,可能也是因爲這樣遭受蹂躪的經歷,令朝鮮的那些人有些自大。總是想着能夠找回來自信,所以說,穿越之後,蘇天成對朝鮮是不會客氣的。

朝鮮一直以來都是大明王朝的附屬國,可大明從來沒有在朝鮮駐軍,這是體現出來大國的風範,之後朝鮮投靠後金之後,皇太極可不會那麼客氣。一直都在朝鮮駐軍,偏偏朝鮮王室忍氣吞聲。根本不敢發表其他的意見,多年來,大明王朝爲朝鮮這個屬國做過太多的事情了,特別是擊敗日本的倭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現在也該得到回報了。

蘇天成一再叮囑張鳳翼。不要顧及到什麼面子的事情,若是朝鮮王室敢有什麼不服的表現,儘管鎮壓,扶持起來新的力量,大明王朝是大國。但大國不該你朝鮮什麼,爲你做出來了這麼多的貢獻,給予了那麼多的幫助,你也應該知道回報了。

張鳳翼雖然感覺不是很合適,但還是要執行蘇天成說出來的事宜的,如今蘇天成是內閣大學士,權勢滔天,而且蘇天成的建議,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是有着很大好處的,每年要求朝鮮進貢的數量不能夠太少了,特別是用文化同化朝鮮的事宜,讀書人出身的張鳳翼,覺得很是不錯,這樣能夠讓朝鮮真正的歸附。

張鳳翼離開登州,帶着大軍趕赴朝鮮,這個時候,洪承疇也要帶着江寧營的將士離開朝鮮了,下一步,蘇天成要計劃攻打蓋州、耀州和海州的事宜了,這一次的戰役,他是要親自指揮一路大軍的,洪承疇帶領陸路的將士,從復州出發,首先進攻蓋州,蘇天成率領戰船編隊,佔據連雲島之後,對蓋州發動進攻,兩路大軍同時進攻蓋州,爭取一次戰鬥解決問題。

來到了登州,蘇天成就不會考慮京城的那些事情了,駐紮復州的大軍,由孫傳庭直接指揮,渠清澤已經回到了登州,依舊在蘇天成身邊,擔任參謀長的角色。

就在這個時候,朱審烜的來信,送到了蘇天成的手裡。

看完了這封信,蘇天成氣的臉色發白,他真的沒有想到,這麼好的機會,竟然不能夠被朱審烜好好的利用,做這樣的事情,還講什麼面子,儘管戲耍皇太極就是了,與後金韃子講什麼信義啊,兩邊是對手,是敵人啊,那個什麼索尼,到京城來談判,不算什麼大事情,蘇天成當然知道這個索尼,要是歷史不發生變化,這個索尼,將是大清國的顧命大臣之一,輔佐康熙。

從京城送來的這封信,已經是幾天前寫出來的,朱審烜在信函裡面說的很清楚了,皇上也同意了這樣的處置辦法,蘇天成禁不住嘆氣,他在登州囑託張鳳翼,不要顧及什麼面子,對朝鮮王室要狠一些,可惜京城裡面,還是有人在大事情上面顧及面子了。

渠清澤進入到屋裡的時候,看見蘇天成的臉色不是很好。

渠清澤沒有說話,長期從事情報工作,他的脾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蘇天成的臉色不好,一定是遇見什麼事情了,若是蘇天成願意說,自然要開口的,不願意說,自己就不要開口去詢問,免得自找無趣。

“老渠,你來的正好,這封信,你看看吧。”

渠清澤接過了朱審烜寫來的信函,仔細看起來。

看完信函之後,渠清澤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跟隨蘇天成這麼多年,渠清澤的認識也是一樣,做事情考慮最多的是既得利益。

“大人,下官早就估計了,朝廷會做出來這種決斷的。”

蘇天成瞪了渠清澤一眼。

“你早就知道了,看來我到京城去的時候,應該帶着你到京城去,讓你來處理這件事情。”

“大人,下官說的是實話,這樣的事情,除非是大人親自處理,否則下官就是留在京城,也難以達到目標的,朝廷上下都是顧全面子的,不願意被別人說成是什麼不講信義的朝廷,朝廷裡面的那些大人,下官很是熟悉,一個個將面子看得比命還重要的。”

渠清澤說出來這些話,蘇天成嘆了一口氣,渠清澤說的是實際情況,這也是儒家思想的影響,禮義仁智信,這是人的立身之根本,讀書人都是要遵循這個原則的,朝廷本來就是讀書人聚集的地方,就算是面對敵人,也是做到仁至義盡的。

當初朱由檢對流寇的態度,就很能夠說明一切,其實流寇一旦造反了,那些頭目就不能夠輕饒,必須要嚴懲,人家的心思早就變化了,你還用禮義仁智信這一套去要求,有個屁用。

“老渠,你說的是啊,這面子觀念,真的是害死人啊。”

“下官以爲,大人可以給晉王殿下寫信啊,或者直接給皇上上密摺。”

蘇天成搖搖頭。

“來不及了,一來一往需要好多天的時間,況且談判開始了,朝廷的策略確定了,就不會拖的很長,皇太極一定是要求索尼速戰速決的,按照我的估計,皇太極會讓出黑山的,黑山並非是什麼特別的要害地方,最爲重要的還是廣寧,要是朝廷提出來要得到廣寧,這一次的談判,就不可能成功。”

渠清澤瞪大了眼睛,他本來以爲,讓出黑山,皇太極一定是不願意的,想不到蘇天成會這樣說,這豈不是令皇太極顏面盡失。

“大人,下官以爲,皇太極恐怕不會答應吧。”

“哼,皇太極一定會同意的,一個代善,比黑山值錢多了,皇太極可不會那麼的顧及面子,只要是有利的事情,他一定會同意的,我大明佔據了大淩河城,黑山本來就沒有多大的作用,相反,皇太極還要安排重兵,守候黑山,這樣分散了兵力,將兵力重點分佈在廣寧和西平堡,作用是一樣,只要守住了廣寧,瀋陽就是安全的。”

“可皇太極還要交出來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可是皇太極封的所謂王爺啊。”

蘇天成看着渠清澤,好半天才開口說話。

“老渠,你我都低估了皇太極,什麼叫做貓哭耗子,你應該是明白的,按照我的預計,這一次耿仲明和尚可喜交換代善,後金不會出現什麼波動,耿仲明和尚可喜敢不答應這樣的要求嗎,在皇太極的眼裡,真正的猛將,還是那些滿人,漢人算什麼啊,皇太極這樣做,不過是想着利用漢人,他的雄才大略,是想着入主中原,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漢人,至於說耿仲明和尚可喜,送出來了無所謂,今後他還可以繼續封王,甚至還可以爲耿仲明和尚可喜痛哭的,做足了這些姿態,後金就不會遭受到任何的損失。”

渠清澤看着蘇天成,沒有說話,蘇天成的分析歷來都是準確的,不用去懷疑。

蘇天成暗暗感慨,這一次生擒代善,本來是很好的機會,可以攪亂後金,江寧營趁着這個時機進攻,現在看來,是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因爲皇太極的睿智,更因爲皇上和朝廷顧及到面子,恐怕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了,還是要靜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剿滅後金韃子。(未完待續。。)

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81章 幕僚第1256章 悲愴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822章 準備(1)第1080章 暗戰(1)第12章 知己知彼第37章 安排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880章 對決(2)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54章 遇險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728章 江湖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630章 山海關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560章 變通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45章 租子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73章 麻煩事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184章 行動(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09章 刺激(1)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883章 對決(5)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23章 唐海泰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081章 暗戰(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37章 安排第1155章 識趣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5章 租子第1184章 行動(1)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89章 中興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