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

代善的正紅旗將士被伏擊,濟爾哈朗的心情是憤怒和不安,他扭頭看着范文程,沒有說話,情報工作一直都是范文程直接負責的,從登州進攻旅順的江寧營軍士,一共也就是五萬餘人,其中三萬守在復州,兩萬守在宣州,多鐸負責對付復州的江寧營軍士,自己和代善負責對付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可現在得到的情報,爲什麼江寧營突然多出來了這麼多的軍士,這些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難道範文程佈置的情報網,一點消息都不知道嗎。

皇太極的佈置就是直接針對這五萬江寧營軍士的,當初的計劃,是準備用十萬大軍首先對付復州的江寧營軍士,可考慮到蓋州、耀州和海州的防衛空虛,必須要預防江寧營軍士乘虛而入,直接進攻蓋州等地,所以兵分兩路,其中一路主攻,一路牽制,爾後三路大軍會和,共同對付復州的江寧營軍士,若是江寧營的軍士突然增多了,那麼皇太極的佈置就出現致命的問題了,那就是兵分三路的大清國將士,可能遭遇到江寧營軍士的分割包圍了。

范文程的臉上沒有什麼神色,他也在思考,他確實沒有得到任何的情報,迄今爲止,下面蒐集到的情報,依舊是五萬江寧營軍士從登州殺過來了。

濟爾哈朗終於開口了,但語氣很不好。

“範大人,爲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說說下一步該怎麼辦。”

骨肉相連,代善遭遇伏擊,濟爾哈朗的日子一樣不好過,若是正紅旗將士真的遭遇到覆滅的命運,對於大清國的打擊是巨大的,皇太極恐怕也是難以承受的。最爲關鍵的。三路大軍的佈置將出現致命的問題,說的不客氣一些,這一手的打擊,恐怕影響到大清國的國本了。

范文程當熱明白濟爾哈朗的意思。

“王爺,奴才的確不知道江寧營還有一股軍隊,而且這股軍隊的來勢不小,人數衆多。應該不是駐紮在宣州的江寧營軍士。”

范文程如此說了,濟爾哈朗倒不好發脾氣了,畢竟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范文程不是武將,不可能完全掌握情報,若是真的將對手的所有行蹤。都弄得清清楚楚了。那也就不是廝殺了,是屠殺了。

接下來就是救援的問題了,這是必須的,但如何的救援,這裡面是大有文章的。

率領大軍直接去救援,這是最爲便捷的辦法。目前來看,好像只有這個辦法了。但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虎視眈眈,一旦大軍去救援,若是江寧營再一次設伏,致使大軍損失慘重,那麼皇太極佈置的三路大軍之中,就有兩路徹底失敗了。

這個時候,濟爾哈朗總算是明白了,爲什麼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一點都不着急,而且還派出了軍士在須彌島方向阻擊,這不是阻擊代善,而是阻擊自己前去救援的。

“範大人,這件事情以後再說,大軍必須去救援禮親王,想必江寧營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不管如何的兇險,大軍都要馬上行動了。”

范文程點點頭。

“王爺,奴才完全贊同,大軍不需要攻打宣州了,儘快和禮親王會和,這是最爲要緊的任務了。”

范文程當熱知曉輕重,若是代善被生擒,對大清國和皇太極的打擊,可謂是致命。

濟爾哈朗不再猶豫,走到了沙盤的前面。

沙盤上面的地形很是清楚,這是斥候製作出來的沙盤,鐵山和宣州一帶,濟爾哈朗還是比較熟悉的,多年前曾經在這裡廝殺。

“禮親王派來的斥候,稟報說大軍在這個山谷遭遇了伏擊,這裡距離宣州不過二十餘里,從宣州城外到山谷,最多大半個時辰的時間,根據斥候的稟報,江寧營阻擊我們大軍的軍士,埋伏在這個位置,這裡距離山谷尚有十里地,我們必須要突破這道阻擊,纔有可能救援禮親王,大軍與禮親王會和之後,我認爲不要繼續攻打宣州了,繞道從鎮江方向撤退,另外,這裡發生的情況,要馬上稟報皇上,皇上還不知道出現了這麼大的問題。”

范文程看着沙盤,具體到廝殺了,他不可能拿出來什麼切實可行的主意,一切都要聽從濟爾哈朗的安排了。

駐守城池的馬祥麟,很快發現攻城的後金韃子開始撤離了,而且速度很快。

馬祥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同時對身邊的軍官下達命令了。

“留下兩千人駐守宣州城池,餘下的將士,隨我去增援孫大人,將士必須攜帶虎蹲炮和弗朗機炮,派出斥候,迅速去通知孫大人,後金韃子準備去增援代善了。”

濟爾哈朗撤走的同時,宣州城內也一片忙碌了。

宣州城內的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非常擔心的,後金韃子的大軍圍城的時候,他們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宣州曾經失陷,他們飽受城池被攻破的痛苦,不願意再一次的經歷這樣的遭遇了,親人被殺,女人遭遇侮辱,所以說,在江寧營將士駐守城池的時候,他們的態度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期盼着後金韃子破城之後,能夠放過他們。

可令這些百姓沒有想到的是,後金韃子居然主動撤退了,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老百姓不可能知道其中的蹊蹺,只是淳樸的認爲,這是後金韃子畏懼江寧營的威力,不敢攻城了,所以說,城內迅速熱鬧起來了,不少的老百姓,從家裡走出來,議論紛紛,膽子大的還專門跑到城牆周圍去觀察。

更加令老百姓沒有想到的,是駐守城池的江寧營將士,居然要主動出擊,去進攻撤退的後金韃子了。

留在城池裡面的,當然也有後金韃子的奸細,這些奸細坐立不安,他們有着自身的計劃,等到攻城進入到白熱化程度的時候,他們會組織人員在城內搞破壞,分散守軍的注意力,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衝擊城門,爭取能夠打開城門,讓攻城的將士衝進來。可目前發生的情況,令他們猝不及防,大清國的勇士主動撤退了,不敢攻城了,這也表明了他們的一切組織工作,都白費了,沒有人敢在外援缺失的情況下,擅自在城內造反,那等於是找死。

兩千江寧營將士駐守城池,綽綽有餘了,從登州過來的官吏,早就在宣州城組織起來了巡檢司,利用本地的一些青壯,維護秩序,這些加入到巡檢司的青壯,是絕對維護大明統治的,而且這些軍士很清楚,城內哪些人是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巡檢司的軍士與駐守城池的江寧營將士聯合起來,力量是很強大的。

馬祥麟帶着八千將士從北門出城的時候,一再叮囑守城的軍官,維護好宣州的穩定,雖說後金韃子不會繼續攻打城池了,但宣州城池還是必須要守住的。

濟爾哈朗率領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朝着須彌島的方向而去。

出發不久,斥候就來稟報了,駐守宣州城池的江寧營軍士,離開了城池,一部分的軍士尾隨在大軍的身後。

濟爾哈朗臉色鐵青,目前的情況下,顯然不能夠和身後的江寧營軍士糾纏,代善的大軍面臨巨大的危險,而且前方還有江寧營的軍士阻擊,正紅旗和鑲藍旗的將士必須要會和,兩股大軍會和了,才能夠順利的從宣州撤走,否則就有並內各個擊破的危險,皇太極指揮大軍作戰,歷來講究一路去的原則,不管對手有多少路的大軍,首先擊潰其中的一路。

濟爾哈朗想不到,蘇天成也採用這個辦法了,在宣州留下大軍,阻擊自己的部隊,一面騰出手來,妄想殲滅代善的正紅旗,到了這個時候,濟爾哈朗的內心感覺到了寒冷和恐懼,蘇天成顯然是早就準備好了,計劃好了一切,不僅僅是在軍隊的佈置方面,甚至連情報方面,恐怕也是領先一籌的。

濟爾哈朗下達了命令,不要理睬後面的江寧營軍士,大軍朝着須彌島的方向而去,這是最危險的時候了,前面有江寧營軍士阻擊,後面有江寧營軍士追趕,代善還在等着自己救援,如此的關鍵時候,千萬不要和江寧營軍士纏鬥,用最快的速度突破阻擊,與代善的大軍會和,這纔是王道。

濟爾哈朗的決定當然是正確的,要說在大清國,濟爾哈朗算是頭腦最爲清醒的猛將了,善於分析戰場上的局勢,做出來準確的判斷,頗有一番儒將的味道了。

濟爾哈朗的命令很快傳達下去了,大軍不要和江寧營軍士纏鬥,儘快突破江寧營軍士的阻擊。

可惜濟爾哈朗還是想的過於天真了,他也是從內心裡面相信滿八旗的戰鬥力的,認爲突破阻擊不算什麼,江寧營軍士是阻擋不住的,無非是經過一陣子小規模的廝殺,大軍就能夠突破了,與代善的正紅旗大軍會和了。

濟爾哈朗不知道,蘇天成既然做出來了這樣的安排,豈能讓兩路大軍會和,豈能讓濟爾哈朗輕易的突破阻擊陣地。

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56章 下狠手(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6章 老乞丐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80章 對決(2)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054章 遼東第1080章 暗戰(1)第648章 夜襲(3)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818章 挑撥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22章 青樓第65章 現實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章 殺良冒功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775章 海戰(5)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994章 整合(2)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481章 準備第1252章 北平第317章 大比武(2)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50章 面聖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283章 太子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43章 慘敗(1)第995章 整合(3)第65章 現實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07章 授官第420章 頭疼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885章 對決(7)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3章 些須情況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883章 對決(5)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1章 收拾你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