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

大明政客sodu

皇太極的動作是很快的,一旦確定建立漢八旗了,就沒有絲毫的猶豫了,準備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皇太極會認真的思索,考慮周全,在沒有完全下決心的前提下,他不會泄露消息,也不會到處張揚,可真正的確定下來了,就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全落實的。

漢八旗的建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八旗制度是大清國獨創的軍民合一的一種制度,當初成立蒙八旗的時候,大清國內部的反響不是很大,這是因爲滿人權貴與蒙古部落的權貴,相互聯姻的情況很多,在親緣關係的認定方面,甚至有自己人的感覺,但滿人對漢人的認識就有着很大不同了,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想到的都是奪取漢人的江山,將漢人視作了最大的對手,想到的就是能夠征服漢人,在這種認識的左右下,滿人權貴對漢人的態度,是可想而知的。

皇太極決定建立漢八旗,在滿人權貴中間,引起了一些小的波動,不過,當漢八旗所有的固山額真的名單公佈之後,這種波動,在很大程度上面得到了平息。

八個固山額真,各有各的來歷,但實實在在說,這些人已經融入到了大清國,他們的資歷,比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等人,要強太多了。

漢軍正黃旗固山額真馬光遠,天聰四年投降後金,在努爾哈赤手下效力,原來隸屬於滿八旗的正藍旗,漢軍鑲黃旗固山額真石廷柱,本身就是遼東漢人,遠大明廣寧守備,萬曆年間就投降努爾哈赤。隸屬於滿八旗正白旗,漢軍正紅旗固山額真王世選,萬曆年間歸降後金,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巴顏,母親爲後金皇族,活脫脫半個滿族人。漢軍正白旗固山額真劉之源,以及漢軍鑲白旗固山額真佟圖賴,兩人以前都是隸屬於滿八旗的正黃旗,漢軍正藍旗固山額真金礪,大明的武進士,天聰三年投降後金,滿八旗正黃旗甲喇額真,鑲藍旗固山額真李國翰,天聰三年投降後金。被賜予墨爾根稱號,也就是英明的意思。

看看這些人,就能夠明白了,皇太極設立漢八旗,目的是爲了令大清國的軍隊更加的強大,掌握的軍隊越來越多。

至於說後來投降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崇德元年被敕封爲王爺,這多半是皇太極從後金切身利益考慮。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大明將軍投降大清國的緣故。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設立漢八旗。更加能夠吸引大明軍隊投降了。

可惜這一步的舉措,顯得有些晚了,如今的情況不同了,鎮守遼東的蘇天成,以及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威名赫赫。駐守在邊關的大明邊軍,包括榆林營,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想着出現以前那種明軍大部分投降大清國的情形,幾乎是不大可能了。

二月二十五日。漢八旗正式成立。

爲了顯示出來這次漢八旗成立的重要性,皇太極特意選擇在大殿之上進行了宣佈和任命的儀式,出任漢八旗固山額真的八人,精神抖擻的站在大殿之上,所有在瀋陽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以及滿人權貴,悉數都參加了這次儀式。

宣讀聖旨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皇太極親自爲漢八旗的固山額真頒發令牌。

駐守在朝鮮的禮親王代善和駐守在黑山的睿親王多爾袞,沒有回到瀋陽,但皇太極早就派遣專人,給他們通報了成立漢八旗的詳細情況,以及成立漢八旗的目的和作用等等,代善和多爾袞是完全贊同的,對於漢八旗的固山額真人選,表面上也是滿意的。

漢八旗的駐地,暫時設立在瀋陽城外二十里處新建的軍營裡面。

成立漢八旗,首先要明確他們所轄的軍隊,其次需要銀子和糧食。

聖旨下達之後,一系列的運作都開始了。

首先抽調的,是屬於滿八旗的漢人和漢軍,這些人被抽調出來,大部分成爲漢八旗的甲喇額真、牛錄額真,屬於漢八旗的精銳。

這個抽調的過程可不簡單,鄭親王濟爾哈朗和范文程共同負責抽調,皇太極讓范文程負責這件事情,就令所有人掉下眼珠子了,自努爾哈赤創立後金以來,漢人是不可能直接插手滿八旗的任何事情的,言下之意也就是不能夠插手後金軍事部署方面的事宜,後來諸多投降後金的漢軍,也是作爲從屬部隊,在滿八旗的領導下,四處征戰廝殺的,不可能擅自做主,大清國畢竟是滿人的大清國,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滿人。

不過皇太極的聖旨,無人敢於違背。

這也表明了,皇太極對范文程是無比信賴的,這種信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抽調漢八旗的精銳,也就漢八旗的軍官,這裡面有着很大的奧妙,漢八旗的軍官,基本都是從滿八旗所屬的漢人中間抽調,每一個被抽調的漢人,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烙印。

譬如說從正黃旗中間抽調的漢人,他最爲忠心的就是皇太極,也就是正黃旗的旗主,從正紅旗中間抽調的漢人,忠心於皇太極的同時,還要忠心於禮親王代善。

濟爾哈朗很清楚這裡面的道理,也清楚皇太極讓范文程參與到遴選漢八旗軍官的意圖,所以說,在相關的事情上面,放手讓范文程去做。

按照每一旗五個甲喇額真和二十五個牛錄額真的數額來計算,漢八旗直接的軍事指揮官就需要配備二百四十人,加上其他一些副職和軍需官,軍官總人數接近五百人。

遴選工作開始之後,不斷有軍隊進入到漢八旗的軍營裡面,先期人數不多。

范文程提出來一個建議,從滿八旗中間抽調的漢八旗的軍官,按照固定的比例來進行,漢八旗的甲喇額真一共是四十人,從滿八旗的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軍中,各自抽調兩人,餘下二十八人全部從正黃旗和鑲黃旗之中抽調。

漢八旗的牛錄額真一共是兩百人,從滿八旗的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軍中,各自抽調十五人,餘下一百一十人全部從正黃旗和鑲黃旗之中抽調。

至於說相關的副職和軍需官等等,從滿八旗之中均勻抽調。

濟爾哈朗幾乎沒有思索,滿口答應了這個分配的比例。

兩人將這個方案上奏給皇太極的時候,皇太極什麼都沒有說,沒有說就等同於是同意了。

接下來,在抽調漢八旗軍士的時候,范文程再次拿出來了方案。

原來孔有德率領的漢軍,因孔有德殉國,餘下的將士,全部都編入漢八旗,不管現在隸屬於哪一旗,悉數都抽調出來,耿仲明率領的漢軍,抽調一萬人編入漢八旗,尚可喜率領的漢軍,抽調一萬人編入到漢八旗,這樣漢八旗就有兵力接近四萬人了,缺口的兩萬,從滿八旗中間,繼續抽調漢人軍士進入。

至於說耿仲明和尚可喜帶領的漢軍,直接歸皇上節制,不過在漢八旗展開徵戰廝殺的時候,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必須要協助,必要的時候,漢八旗可以直接調遣。

漢八旗若是軍士不足六萬人,可以在遼東的漢人中間招募。

這個方案,皇太極也是完全同意的。

這個時候,濟爾哈朗明白了,原來有關漢八旗成立的一應計劃,范文程恐怕都是知道的,也就是說,皇太極早就和范文程商議過了,有了初步的方案,自己出面來負責具體的事宜,只不過是掛着一個牌子,因爲這麼大的事情,直接要求范文程負責,朝廷裡面是無法通過的,鬧了這麼久,自己不過是被人舉着的牌子。

濟爾哈朗當然不會對皇太極有什麼意見,成立漢八旗的舉措,他是完全贊同的,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漢軍將領,對於穩固大清國的軍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滿人畢竟不多,掌握了中樞就可以了。

但濟爾哈朗對范文程是有着不小的意見的,當初成立大清國水師的時候,濟爾哈朗就對范文程有一些看法了,皇太極和兄弟之間的關係,本來是親密無間的,不管滿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出現了什麼爭執,那是滿人之間的事情,要殺要剮也是滿人自行來決定,不需要你范文程來操心,如今你范文程操心這麼多的事情,專門在皇太極和兄弟們之間,樹立起來了一道籬笆,人爲的製造了障礙,用漢人的那一套迂腐的思維,來蠱惑皇太極,豈不是用心險惡。

濟爾哈朗的心思縝密沉穩,這些心思是不會透露出來的,他和多爾袞不同,更是看不慣阿濟格的莽撞,要害的事情,他都記在心裡,尋找發泄的時機,如今皇太極異常的寵幸范文程,這個時候,絕不是發難的機會,還是忍一忍,反正皇太極最終需要依靠的,還是滿人權貴,而不是以范文程爲代表的漢人。(未完待續。。)

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014章 誤判?(3)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584章 情報戰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274章 奧妙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99章 聖眷難測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81章 幕僚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88章 拜訪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846章 慘敗(4)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771章 海戰(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225章 贖身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735章 青州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14章 在路上(1)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201章 軍心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167章 迅雷(2)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15章 在路上(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67章 歸屬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421章 佈置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704章 隱患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66章 鄉試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20章 雪中送炭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476章 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