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決戰前夕

洪承疇帶着兩萬江寧營將士和一萬五千白桿兵出發的時候,內心是忐忑的。

所有的安排,都是絕密的,不能夠透露絲毫的消息,若是這個消息透露出去了,剿滅流寇的戰鬥,將變成一場持久戰,四川的老百姓要遭殃,朝廷也要花費大量的白銀。

留在夔州府城的一萬二千江寧營將士,由蘇天成直接指揮,江寧營都指揮同知孫傳庭、斥候營衛指揮使劉鐵漢、神機營衛指揮使狄懷祥三人協助指揮。

在安排留下來的人員的時候,還出現了很大的爭執,衆多的江寧營將士,都想着去剿滅流寇,不願意留在夔州府城,衆人根本不會知道,留在夔州府城,意味着巨大的風險,這裡纔是主戰場。

洪承疇堅持將斥候營、親兵營的將士悉數留下來了,這五千人是江寧營最爲驍勇的軍士。

蘇天成和洪承疇等人,已經仔細計算過行軍路線了,江寧營一分爲三,分別駐紮在夔州府城、成都府的綿竹,保寧府的南江,從夔州府城到保寧府的巴州,路程有一千一百餘里,至少需要五天左右,大軍才能夠抵達,從成都府綿竹到巴州,路程有八百里,需要四天時間,從南江到巴州,有一百五十里第,需要一天的時間。

三路大軍同時趕赴巴州,最快也需要五天時間才能夠會合。

流寇的絕大部分主力,經過了幾個月的整合,都是駐守在巴州一帶的,當江寧營將士和白桿兵趕赴巴州的時候,流寇的主力也會從巴州出發,趕赴夔州府城,從李自成的決心來看,流寇抵達夔州府城,最多也就是五天到六天的時間。

其次計算大軍趕回夔州府城的時間。最快也要四天左右,這已經是行軍的極限了。

蘇天成和洪承疇做出來了適當的調整,也就是從夔州府城趕赴巴州的大軍,行軍的速度適當慢一些,派出斥候通知另外兩路大軍,加快行軍速度,三路大軍不在巴州會合。而在夔州府趕往巴州的路上,這樣能夠節約一天的時間。

前後算起來,三路大軍會合之後,趕赴夔州府城,至少需要八天的時間。

這是最爲理想的計算辦法了,也就是說。流寇進攻夔州府城,有兩天的時間。

這是要命的兩天時間,駐守夔州府城的一萬二千江寧營將士,必須要抵抗兩天以上的時間,若是兩天以內,被流寇攻破了夔州府城,一切的計劃都失敗了。

到時候。蘇天成和江寧營可能真的要遭遇到滅頂之災了。

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

參加會議的人員之中,朱慈烺、蘇天成、秦三德、孫傳庭、渠清澤五人留在夔州府城,洪承疇和熊子健歲大軍行動。

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蘇天成本來是決定,秦三德跟隨大軍行動的,畢竟秦三德是江寧營的監軍,隨軍行動是合適的,但秦三德堅持留在夔州府城。留在太子殿下的身邊,說什麼都不肯離開夔州府城,這令蘇天成想到了王承恩,改變之前的歷史進程,王承恩自始至終陪在朱由檢的身邊,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後,王承恩陪着朱由檢一起自殺。

看來太監之中。確實有忠心耿耿,有骨氣之人,秦三德這次的表現,給朱慈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後的地位一定不低的。

其實熊子健也堅持要留在夔州府城,但熊子健主要是負責後勤保障的,不能夠離開大軍,所以還是跟隨大軍行動,而且熊子健的任務很重,三路大軍會合之後的後勤保障,絕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未來十天左右的時間,江寧營將士和白桿兵將士,將要突破體力的極限,進行一場至關重要的戰鬥,一場決定能否穩定大明內部的戰鬥,這樣的時候,後勤保障地位凸顯出來了。

朱慈烺、蘇天成、秦三德、孫傳庭、渠清澤、劉鐵漢、狄懷祥等人,送大軍出征。

出城之後,洪承疇站在蘇天成的身邊,看着大軍開拔。

“大人一定要多保重啊。”

“洪大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江寧營的將士,責任重大,一切都拜託你了。”

洪承疇有些猶豫,他很清楚,如果一切的計劃都預測準確了,留守在夔州府城的蘇天成等人,是非常危險的,至於說太子殿下,問題不會很大,跟隨太子殿下的五百錦衣衛,全副武裝,一旦夔州府城出現了危險,他們將在江寧營斥候營的護衛之下,從水路離開奉節縣城,順流進入到湖廣境內,衆人護衛太子殿下的安全,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但剩餘的人就危險了。

“大人,是不是還留下一些將士,至少夔州府城要有兩萬將士啊。”

“不行,若是留下的將士太多,引發了流寇的懷疑,我們所有的計劃,都要付諸東流了,這次的機會太寶貴了,我們必須要冒險。”

朱慈烺的臉上,帶着笑容。

雖然這是一次非常危險的行動,但在他看來,只要跟隨在蘇天成的身邊,就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再說了,江寧營的驍勇,誰都是知道的。

十歲的孩子,雖然身份不同了,但對危險的認識,有着很大的侷限性,再說了,朱慈烺從來沒有經歷過危險,一歲的時候,就被立爲皇太子了。

洪承疇帶着衆人,給朱慈烺行禮之後,上馬跟隨大軍開拔了。

江寧營三路大軍出發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傳導了李自成那裡。

當然,他不可能等候確切的消息,可駐守在南江的江寧營將士出動,他是很清楚的,先期得到的消息,江寧營三路大軍是同時行動的,駐守南江江寧營將士出動,表示其他兩路軍隊也行動了。得到了這個準確的消息之後,李自成下達了命令,九萬整裝待發的軍士,立刻出發。

爲了這次的行動,李自成和羅汝才煞費苦心,消息不能夠暴露出去,如果說被江寧營偵查到了義軍的動向,一切的計劃都泡湯了,而且會造成重大的損失,所以說,行軍的線路,他們經過了嚴格的規劃,九萬大軍分爲了若干個單位,從巴州直插順慶府的儀隴,之後進入夔州府的梁山,經過萬縣、雲陽,抵達夔州府城奉節。

這條線路的距離稍微遠一些,從巴州到儀隴,有二百三十里,從儀隴到夔州府城,大約一千一百里地,也就是說,義軍從巴州趕赴夔州府城,距離有一千三百多裡地。

義軍分爲了陸路和水路,水路的速度快很多,到夔州府城是順流,義軍六萬人,將從萬縣乘坐船隻,趕赴夔州府城。

時間是非常寶貴的,義軍攻打夔州府城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出去,江寧營將士必然要回頭增援,羅汝才帶領的只有三萬人,阻擋江寧營將士,能夠遲滯的時間不會很長。

計算時間的事情,李自成和羅汝才也經過了長時間的規劃,他們的計劃,義軍從巴州出發,六天之內,必須要趕赴夔州府城,其中走水路的義軍,五天之內趕到夔州府城,立即展開進攻,另外的三萬人,隨後加入到進攻的大軍之中。

李自成甚至沒有佈置防守的軍隊,也就是說,回來增援的江寧營將士,暢通無阻,這一次李自成是孤注一擲了。

義軍出發的時間,是八月初五的晚上。

這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戰鬥和廝殺,也將是朱由檢繼位以來,規模最大的戰鬥之一了,其關鍵性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朱由檢繼位以來,上一次大規模的戰鬥,是在崇禎四年,那一次是大淩河之戰,明軍損失慘重,守衛大淩河城與增援的明軍,包括民夫,一共三萬人,戰死兩萬人,被後金收編一萬餘人,大淩河城丟失。

大淩河之戰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表明大明朝在遼東徹底失去了優勢,進入了全面防禦的態勢,但大淩河之戰,與這一次的戰鬥比較起來,無論是在動用軍隊的規模,還是在戰鬥程度的慘烈方面,都是有差別的。

這一次的戰鬥,對於大明朝和農民起義軍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大明朝獲得了勝利,將徹底肅清國內的流寇,內部的局勢得到根本性的穩定,農民起義軍獲得勝利,他們將得到喘息的機會,發展的前景無比廣闊,大明朝可能沒有哪一支軍隊,能夠想辦法剿滅他們了。

雙方都是傾盡全力了。

京城,朱由檢和孫承宗等人,都密切的關注這場戰鬥,他們不知道戰鬥的具體規劃,也不可能知道規劃,所以說衆人都是很樂觀的,在他們看來,這場戰鬥的勝利,是不用質疑的,只不過廝殺的過程可能是很長的,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結束的。

朱由檢已經下旨,要求內閣和兵部,每天都要稟報戰鬥的情況,雖然說這些情況,得到的時間可能要晚一些的,畢竟從夔州府城到京城,長達兩千多裡地,而且交通很是不方便,就算是最快的速度,夔州府發生的事情,京城也要六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夠知道。

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14章 在路上(1)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421章 佈置第790章 偶遇1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282章 後宮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05章 募捐(1)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14章 傷情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188章 行動(5)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45章 租子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76章 升堂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395章 畢懋康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347章 榮耀第129章 忠告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845章 慘敗(3)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504章 平衡術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21章 廷議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084章 廷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