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

(感謝john01b的打賞,謝謝了。)

進入養心殿的時候,蘇天成內心恢復了平靜,他一再的告誡自己,不要因爲這樣的任命感覺到激動,也不要失態,更不要表現出來很大的雄心壯志,歷史上的教訓是很多的,誇下海口了,最終不能夠實現,自取其辱。

二十五歲的年輕人,高居兵部尚書的職位,這恐怕是大明朝開天闢地的,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所以蘇天成更加的需要小心,這樣的年紀,在衆人的眼裡,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儘管說自己是穿越的,實際年齡幾百歲了,不要說做兵部尚書,就是做皇上,也能夠表現出來不一般的能力,穿越九個年頭了,確實做了很多的事情,歷歷在目,想想過去的八年時間,一直都是在拼搏,朝着既定的目標前進,隨着職位的上升,能夠做的事情更多了。

朱由檢的臉上帶着笑容,孫承宗帶着內閣輔臣,也在養心殿裡面。

衆人看向蘇天成的眼神是不一樣的,如此的年輕,掛兵部尚書、右都御使銜,總督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五省軍務,這在大明朝的歷史上面,都是罕見的,由此可以看出來,皇上是非常信賴蘇天成的。這種信賴,甚至超過了以前的袁崇煥。

蘇天成做出來的成績,建立的功績,也令人服氣,縱觀滿朝文武大臣,還沒有誰敢拍着胸脯,說自己能夠做到。

“臣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

朱由檢臉上帶着親切的笑容,蘇天成到陝西不過一年時間,陝西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年以來。陝西都沒有能夠上繳賦稅了,而且朝廷還要拿出來不少銀子,輔助陝西,今年情況不同了,陝西上繳了全部的賦稅,而且不需要朝廷格外撥付銀子了。楊嗣昌到陝西去看了,情況很好,彙報的時候,就連朱由檢,都有些不敢相信。

錦衣衛傳來的消息,與楊嗣昌看到的情況是一致的,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的想法略有改變了,以前是說蘇天成在陝西。至少堅持兩年到三年的時間,不過流寇逃竄到四川去了,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圍剿,一旦再次形成氣候,剿滅的難度就加大了。

鹿善繼和秦良玉都率軍圍剿了,效果很是不好,要是在以往,朱由檢一定是龍顏大怒。可這一次不一樣了,他竟然不着急。因爲他認定了,江寧營一定能夠剿滅流寇。不過對於鹿善繼,朱由檢還是有些看法的,流寇遭遇江寧營多次的沉重打擊,被迫離開陝西,進入到四川。這樣的情況下,居然不能夠一舉拿下。

孫承宗也是支持江寧營立即剿滅流寇的。

孫承宗的看法很實際,大明最大的威脅,並非是流寇,遭遇諸多沉重的打擊。流寇不可能有着太大的氣候了,最大的麻煩還是後金,滿洲八旗的力量非同一般,北邊的情況不容樂觀,明軍依舊不敢和滿洲八旗正面交戰,只能夠是採取防禦的措施,守在城池裡面,一年多時間以來,滿洲八旗雖然沒有發動進攻,但在寧遠、錦州城外,活動頻繁,慢慢的將力量滲透到這些地區了,天啓年間以來,寧遠和錦州外圍,基本是一片荒野,看不見什麼人,大量的土地都是荒蕪的,現在居然開始種植了。

可惜的是,明軍無法進攻滿洲八旗,只能夠眼睜睜看着。

後金戰略部署的變化,也引發了孫承宗高度的重視,滿洲八旗軍隊的建制,他是知道的,戰時爲兵,平時爲民,和大明的屯軍有些相似,可現在,滿洲八旗慢慢固定下來,開始形成正規的軍隊了,而且不是呆在瀋陽附近,開始在寧遠、錦州外圍駐紮了。

這一切都表明,後金可能會在不長時間,有行動了。

鑑於這樣的情況,江寧營不能夠總是呆在陝西,必須要拉出來了,首先需要剿滅流寇,接着到遼東一帶,開始對付滿洲八旗。這個動作必須要提前,

皇上的想法,與他的想法一致,所以說,這次的變動,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蘇愛卿,朕本是允諾你兩年到三年的時間,不過一年,朕就讓你離開陝西,剿滅流寇,可有什麼怨言啊。”

“臣沒有怨言,臣聽說,流寇在四川很是猖獗,也是很着急的,去歲四川有不少的流民,涌入了陝西,陝西的壓力驟然增大,臣以爲,四川若是亂了,陝西、山西、河南等地,都要受到很大的影響,故而剿滅流寇,成爲了當務之急。”

“好啊,愛卿能夠有此等的認識,朕非常欣慰啊,愛卿負責剿滅流寇事宜,可否有什麼要求提出來啊。”

“臣有三個要求,還望皇上恩准。”

“儘管說來。”

“第一個要求,臣剿滅流寇,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擾,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二個要求,凡不服從調遣的衛所軍官,包括各級官吏,臣可以視情況處理,若是軍情緊急,臣可以臨機決斷,第三個要求,臣剿滅流寇期間,凡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官吏調整的,務必事先告知臣,臣好有準備。”

“準了,朕賜予你尚方寶劍,就是讓愛卿臨機決斷的,若是這些都不能夠做到,朕也不好要求愛卿剿滅流寇了。”

“臣還有話要說。”

“愛卿還有什麼要求啊。”

“臣對流寇有了和以前不一樣的看法,流寇離開陝西之時,首領衆多,命令不一,難以協調配合,且容易各個擊破,不過李自成被擁舉爲闖王之後,改變了這種情況,流寇以前衆多的首領,悉數都聽命於李自成了,指揮統一之後,流寇的力量空前壯大了,故而鹿善繼大人和秦良玉老將軍一時間難以剿滅,這也是正常的,四川地形複雜,山大人稀,更增加了圍剿的難度,臣負責剿滅流寇,絕不會爲了一場兩場的勝利去高興歡呼的,臣需要的是徹底剿滅流寇,不讓他們繼續作亂,所以可能需要一定時間,並非一次兩次的戰鬥,臣保守估計,少則半年到一年時間,多則兩年時間。”

朱由檢暫時沒有說話,孫承宗看着蘇天成,眼睛裡面,流露出來讚賞的眼神。

朱由檢不開口,其餘人也不會開口說話的。

沉默了一會之後,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蘇愛卿,朕明白你的意思了,該如何的部署,如何去剿滅流寇,朕既然託付給你,就讓你去做,朕不會干預的,就以兩年時間爲限,朕還可以放寬時間,若是兩年之內,未能徹底剿滅流寇,天也塌不下來。”

“臣謝皇上憐惜,一定鞠躬盡瘁。”

“好,朕要的就是愛卿這句話,愛卿每次做事情,從來沒有讓朕失望過,朕爲什麼看好愛卿,就是因爲你不誇海口,留有餘地,雖然立下這麼多的功勞,依舊是低調,朕是相信你的,儘管放手去做,朕就是你的後盾。”

說到這裡,朱由檢有些激動了。

“總是有些人,閒來無事做了,背後誹謗,朕的將士在前方浴血奮戰,後方卻有人說他們居心不良等等,朕就不明白了,難道都在朝廷裡面吵來吵去,就能夠將後金吵的不敢進攻了,就能夠吵滅流寇了,朕知道愛卿也是擔心這些事情的,朕今日在養心殿裡面立誓,愛卿在前方剿滅流寇,無論有什麼奏摺,朕都會置之不理的。孫愛卿,你是內閣首輔,朕今日說的話,你記着,時時刻刻提醒朕,不要忘記了。”

四周非常安靜,沒有誰說話,誰也沒有想到,皇上會說出來這樣的話。

“臣謝恩,臣沒有此等的想法,臣只是想着,盡最大努力,剿滅流寇。”

一邊的孫承宗,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不過偶爾看向蘇天成的時候,眼睛裡面射出了一絲精光,似乎是想着提醒什麼事情。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蘇天成當然注意到了,而且他也清楚,朱由檢進入的許諾,恰恰說明了擔心,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要主動排除皇上的擔憂,辦法肯定是有的。

“皇上,臣有一個提議,懇請皇上恩准。”

“愛卿說出來聽聽。”

“臣掛兵部尚書、右都御使銜,總督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五省軍務,繼續兼任江寧營都指揮使,有些不合適了,臣請辭去江寧營都指揮使職務,推薦洪承疇出任江寧營都指揮使,此外請皇上派出中官,出任江寧營監軍。”

朱由檢的眼睛裡面,也射出來了精光,蘇天成主動辭去了江寧營都指揮使的職務,這出乎了他的預料,這樣的一支軍隊,誰都想着掌握啊。

“愛卿真的是這麼想的嗎?”

“這是臣的真實想法。”

蘇天成舒了一口氣,自己終於預測準確了,看來朱由檢的內心,一直都是擔心的。

“好,朕準了,洪承疇出任江寧營都指揮使,至於監軍一職,朕看,就讓秦三德出任,秦三德在南直隸做的不錯,回到京城有些時間了,如此的重任,非他莫屬啊。”(未完待續。。)

第419章 賀瘋子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69章 發榜(1)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56章 下狠手(1)第596章 怪異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90章 先手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418章 造勢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510章 刺激(2)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083章 廷辯(1)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274章 奧妙第113章 離去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483章 抉擇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551章 辯解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204章 敵情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225章 贖身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490章 近憂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994章 整合(2)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