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趁熱打鐵

會議的效果是震撼性的,不僅僅是耕地的事宜,包括各地官府應該如何對待老百姓的事宜,蘇天成在會議上也做出來了明確的要求,到了這個時候,陝西的官吏都明白了,這位巡撫大人,到陝西來了之後,是準備大幹一場了。

甚至有官員,將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與流寇提出來的主張進行比較,發現兩者之間,竟然有着一些相似之處,不過這樣的話語,也就是私下裡議論一下,誰都不願意用自己的腦袋,去試一試尚方寶劍,要知道,不按照巡撫大人說的做,丟掉的不僅僅是腦袋,家人恐怕都要跟着吃虧了。

彷彿是一夜之間的變化,陝西的百姓,發現官府和官吏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強行徵收的很多賦稅,悉數都取消了,官府開始落實耕地,對於那些缺少耕地的農戶,劃撥出來一定的耕地,最大的變化,還是官吏態度的變化,以前動輒以流寇罪名扣押百姓、勒索財物的情形,幾乎絕跡了。

興平縣附近的那個小鎮,也就是蘇天成到過的那個小鎮,酒樓的掌櫃和老闆娘,感受是很深刻的,因爲巡撫大人在酒樓裡面吃飯了,更因爲看見巡撫大人嚴懲衙役了,兩人感覺到,這位巡撫大人,與諸多的官吏,有着很大的不同,關鍵是對老百姓的態度很好。

小鎮上面的人市,開始慢慢的萎縮,很多的農戶,家裡缺乏的就是人手,官府發下來了冬小麥的種子,要求大家種下去,而且一些士紳富戶的耕地。也劃撥到農戶的頭上,要求種好,如此的情況下,就是老人和小孩,也能夠幫忙種地了。

農民的認識是很淳樸的,只要種地了。就預示着有糧食了,就有希望了。

最爲關鍵的,官府已經發布了告示,農戶耕種的土地,嚴格按照官府確定的田賦管理,加徵到土地上面的其他賦稅,一律免除。

這可是官府粘貼到四處的告示,是可以相信的。

有些細心的農戶,將告示摘下來。小心的保存,到了來年收割季節,若是官府出爾反爾了,可以拿着這些告示,到巡撫衙門去告狀的,巡撫衙門告不下來,還可以到京城去告狀的。

府州縣官府,同樣感覺到了變化。

在他們眼裡的刁民。開始大幅度的減少了,在分發冬小麥種子的過程中。農戶主動給官吏帶路,按照官吏提出來的要求,相互督促,千萬不能夠吃了小麥種子,以前一些不敢去的村鎮,現在去也沒有什麼問題了。

重要的變化。還是農戶開始到官府告狀了。

以前農戶出現了矛盾糾紛,根本不會找到官府,要麼自己私下裡解決,通過械鬥等方式,要麼是一氣之下加入到流寇隊伍裡面。利用特殊的關係相互報復,至於說官府,老百姓是不相信的,認爲官府根本不會管這些事情,官吏的眼裡看到的就是錢財。

諸多的消息,通過府州縣衙門的文書,以及暗線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集聚到了巡撫衙門,看着這些快速出現的變化,蘇天成是很高興的,當然,出現這些變化,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官府本來就是出於強勢的狀態下,只要官府首先做出來改變,百姓是會買賬的。

蘇天成最爲關心的,還是流寇的動向,二十萬流寇虎視眈眈,是他最大的心病,何況流寇有了一個強勢的領導人,李自成的名氣,不用多強調,在改變歷史的過程中,蘇天成肯定是要直接面對的。

暗線送來的情報,令蘇天成有些得意,流寇主要集中在漢中府的沔縣和鳳縣一帶,這一代山大人稀,便於流寇活動,爲了生存,流寇已經開始學習朝廷的做法,實行了屯田制度,依靠着平日裡劫掠的財物,和自身種田得到的收入,維持運轉,因爲官府開始救濟百姓,鼓勵百姓種地,流寇隊伍裡面,已經有大量的軍士逃亡。

江寧營駐紮在漢中府的漢中縣和鳳翔府的鳳翔縣,成爲了犄角,嚴密監視流寇的一舉一動,漢中府緊靠着四川和鞏昌府,依照蘇天成的判斷,陝西的局勢開始逐步穩定之後,流寇一定會想辦法突破的,要麼是直接進入四川,要麼是進入鞏昌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流寇進入四川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這也是蘇天成期盼出現的情況,流寇進入到四川,他暫時不會展開大規模的圍剿,畢竟有鹿善繼帶領的朝廷軍隊,也是要打擊流寇的,利用這樣的時機,蘇天成加緊建設好陝西,最大限度的瓦解流寇的鬥志,最終和鹿善繼一起,徹底剿滅流寇。

也有不好的消息,陳於泰果然寫下了奏摺,內閣已經開始重視這份奏摺了,不少的御史和給事中,準備要進行彈劾了,這是準確的消息,因爲這一切都是孫承宗等人寫信告知的。

蘇天成沒有閒着,同樣給皇上寫下了密摺,將陝西各地出現的變化,悉數都稟告了。

他曾經想着,是不是將陳於泰送回京城去,仔細思索之後,放棄了這個決定,不管怎麼說,有人唱反調不一定是壞事情,陳於泰總是做在明處,比較某些暗地裡放冷箭的官員,強了很多了。

秦王朱存樞、瑞王朱常浩和韓王朱亶火脊一同到巡撫衙門來拜訪,大大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雖說朱存樞就在西安,封地也在這裡,但蘇天成的事情太多,還沒有來得及去拜訪,加之蘇天成提出來皇室宗親可以進入朝廷做事情,在藩王中間,引發了巨大的反響,諸多的藩王,都將蘇天成看做是自家人,更不用說蘇天成的夫人朱審馨是晉王的妹妹。

要說朱存樞、朱常浩和朱覃火脊是很支持蘇天成的,朱審烜和朱由菘兩人,去做工作的事情,幾乎沒有遇見什麼麻煩,三位藩王很爽快的拿出來了白銀,從這個方面來說,蘇天成是需要感謝三人的。

蘇天成親自到巡撫衙門口接三人進府。

“秦王殿下、瑞王殿下、韓王殿下,下官這段時間的事情太多了,沒有來得及去拜訪,還請諸位殿下原諒啊。”

三人之中,朱存樞的資格是最老的,看見蘇天成到門口來迎接了,朱存樞笑着開口了。

“蘇大人萬萬不要這樣客氣,我們都是閒散之人,打擾蘇大人了。”

蘇天成微微一笑,朱存樞這話的意思太明確了,這就是來要官了,希望能夠向朱審烜和朱由菘一樣,進入到朝廷裡面做事情,要說這些藩王也夠可憐的,什麼事情沒有,還要遵守諸多的清規戒律,稍有疏忽,就會被降罪。

進入到二堂,幾人都坐下了。

“下官已經吩咐,備下了酒宴,一會與三位殿下痛飲,不醉不歸啊,下官到陝西來了,得到三位殿下的大力支持,感激不盡啊。”

還是朱存樞開口說話了。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蘇大人不需如此的擡愛。”

“可不能夠這樣說,下官已經將諸位殿下的支持,稟報給皇上了,相信皇上一定是非常高興的。”

朱存樞、朱常浩和朱覃火脊的臉上,都露出來了光彩,這正是他們所期盼的,若是得到了皇上的注意,加上蘇天成的幫助,他們就能夠進入到朝廷做官了。

這裡面,瑞王朱常浩的感慨是最大的,朱審烜在漢中做知府,每日裡忙忙碌碌的,幾乎沒有什麼閒暇的時間,這對於終日無所事事的朱常浩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誘惑,能夠進入朝廷做官,又能夠有事情忙碌,當然是大好事了,可惜他們身在陝西,暫時得不到孫承宗等人的注意。

“感謝蘇大人的擡舉啊,今日我們專門來拜訪蘇大人,是有着一些想法的。”

“秦王殿下請說。”

“這陝西境內,因爲流寇侵襲,遭受重創,特別是商賈,幾乎都離開了,如今蘇大人和江寧營來到了陝西,流寇再也不敢囂張了,我聽瑞王說了,漢中的流寇,很是規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此的好機遇,是不是考慮發展商貿,蘇大人爲了陝西的發展,殫精竭慮,缺乏銀子不說,還要時刻操心剿滅流寇的事宜,故而我等考慮了,在商貿上做文章。”

“哦,不知道秦王殿下、瑞王殿下和韓王殿下是如何考慮的。”

朱存樞看了看兩人,臉色嚴肅的開口了。

“我們覺得,還是開放邊貿,實行互市最爲妥當。”

屋裡頓時安靜下來了,開放邊貿,實際上就是指開放寧夏前衛、後衛、中衛以及榆林衛所控制的邊關,讓明朝的老百姓和蒙古的百姓可以自由貿易,官府從中抽取賦稅,這的確是巨大的商機,只要開放了,可以賺到很多的銀子,蒙古的百姓,缺乏的日常生活用品太多了,以往都是依靠着劫掠,可江寧營殲滅三萬韃子之後,後金變得謹慎了,不敢輕易入關了,這樣的時候,放開邊關,進行互市,確實是生財之道。

當然,秦王、瑞王和韓王,不會簡單的提出來這樣的建議,他們在邊關貿易上面,一定是有着巨大利益的。

這是很好的辦法,但需要得到朝廷的准許,以往的巡撫,無人敢於考慮這個問題,恐懼還來不及,但蘇天成的情況不同了,因爲有江寧營的支撐。(未完待續。。)

第704章 隱患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773章 海戰(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493章 宿命論(2)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39章 官田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880章 對決(2)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231章 大婚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843章 慘敗(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248章 協調會(2)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728章 江湖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3章 目不忍睹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012章 誤判?(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485章 計劃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8章 上任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68章 落地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