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馬市賣馬

(感謝月語心樓,浮雲兔曉月、天下第一白,在下定當努力,讓蘇天成多創輝煌。)

明朝實行的是是職業兵役制。也就是一朝當兵,終生爲伍,父去子替,世代沿襲的襲替制度,軍人的家庭叫做軍戶,軍戶的戶籍歸兵部直接管理。軍人按照軍官和軍士的品秩高低,獲得不同的俸祿和俸糧,軍階越高俸祿越高,軍人到六十歲退休,按照軍階享受優給(退休待遇),普通士兵的優給寥寥無幾。

大明朝和以前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在軍隊的管理上面,開創了軍屯的制度,開國皇帝朱元璋規定,所有外衛所轄衛所軍隊,全部都要從事屯種,衛所周圍的土地,大都收歸國有,叫做官田,劃撥給衛所,邊疆地區,三分軍士守城,七分軍士屯種,內地兩分守城,八分屯種。屯種的士兵,每人分給田地五十畝,算作一份,配備耕牛、農具,徵收租稅。

明朝的軍隊有內衛和外衛兩大塊,內衛分爲京營和親軍都護府,京營負責京師的守衛,親軍都護府負責皇宮的守衛、皇帝的護駕等事宜,親軍都護府設衛十二個,第一衛就是著名的錦衣衛。內衛的地位特殊,不需要屯田。

軍隊佔壓倒性多數的,還是外衛,外衛的軍隊,大體上分爲四種,戍軍、屯軍、運軍和班軍,戍軍負責戍守城池、巡邏和海防,屯軍從事軍屯的耕作,運軍負責運輸通訊,班軍輪流到京城或者邊境執行勤務。

明初的時候,正規軍總兵力達到了兩百萬人,加上地方名團,一共是三百一十萬人,這麼龐大的軍隊,依靠朝廷來養活,可能性太小了,所以朱元璋想到了軍屯的辦法,讓軍隊自己來養活自己,軍士屯種,徵收租稅,自給自足。

這個想法是不錯的,剛開始效果也很好,各衛所基本上實現自給自足,還有部分的錢糧用來擴建和修繕衛所,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軍屯制度慢慢的崩潰了。

最爲主要的原因,還是軍屯的稅賦太高了,甚至遠遠高於農民承擔的賦稅,軍士無力承擔,軍隊是軍事化管理的地方,交不上賦稅,就要行軍法的,農民交不起賦稅,官府還要考慮到實際情況,有些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予徵收了。

基於這樣的情況,軍士開始大批量的逃亡,軍戶成爲所有戶籍人員中間,最爲貧窮的羣體了。窮則思變,軍士開始變賣戰馬、武器、軍服等等,這都是公開的秘密了。

偏偏天啓年間和崇禎年間,後金的騷擾,迫使朝廷開始實行招募制度,專門招募軍士,既然招募軍士打戰,那就要出銀子啊,沒銀子誰爲你打戰啊,朝廷拿不出來銀子,欠餉的事情,屢屢發生,以至於有些地方的軍士,一年都領不到餉銀,吃不上飯了,崇禎元年開始,各地的衛所軍士開始譁變,逐漸成爲農民起義軍的中堅力量。至於說殺良冒功,根本不算什麼事情了。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劇。

熟知歷史,就是有好處,正因爲如此,蘇天成敢於到襄陵城外去賣戰馬。

朝廷對馬匹的控制非常嚴格,作戰需要大批的軍馬,導致民間缺乏馬匹,馬市的交易是非常火爆的。但馬市一般都是在府城、州城和縣城的外面,一方面規避官府的檢查,留給官府顏面,一方面爲了交易的順利。各地的衛所和巡檢司,知道很多的情況,照樣是睜隻眼閉隻眼,只要馬市的負責人,孝敬了銀子,根本就不管不問。

寅時,蘇天成和蘇二童騎馬來到了襄陵城外。

大戶人家的子弟,必須要學會騎馬,包括跟隨的小廝,這是家族顏面的體現,就好比現代社會富家子弟會開車一樣,蘇天成感覺到慶幸,幸好自己會騎馬。

“二童,找一家客棧,你在客棧等候,我騎着一匹馬,到馬市去,其餘的戰馬,你看好了,不要和任何人接觸,叫客棧的掌櫃,幫着餵食。”

蘇天成說完,掏出了一錠銀子,遞給了蘇二童。

這一錠銀子,有五兩左右。

“少爺,小的不需要這麼多銀子,一兩就足夠了。”

“說那麼多幹什麼,拿着這些銀子,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蘇二童趕忙接過了銀子,自家少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寅時不到的時候,馬市就非常熱鬧了,交易多半是在半夜進行的,天亮之後,馬市就蕭條下來了,誰都是有顧忌的,大白天牽着馬匹去交易,豈不是明目張膽和官府做對,再說了,開年之後,平陽府到處都是流寇,官府隨便找個理由,說你是流寇,收繳了馬匹,就會鬧得人財兩空。

蘇天成早就換了衣服,好在蘇二童出門的時候,想到了帶着兩套衣服。他穿的還是不錯的,錦袍綢緞,看上去就不同於一般。

爲了安全起見,蘇天成帶上了斗笠,遮着面紗,這樣誰都看不見他的面容。

馬市裡面的人真的是不少,熙熙攘攘,初冬的季節,寒氣逼人,可馬市裡面,可以看見很多赤膊的漢子,滿頭大汗。

蘇天成非常的謹慎,這樣的地方,三教九流,龍蛇混雜,若是不能夠摸清楚情況,貿然的去交易了,說不定被誰給盯上了。

這裡的人,都是人精,什麼樣的情況沒有見過,若是想着糊弄別人,你就等着殺人劫財的事情發生吧,已經殺了五個軍士了,蘇天成不想繼續殺人了。

稍稍的平靜之後,蘇天成開始慢慢消化腦袋裡面的信息。

以前的那個蘇天成,滿腦子書呆子的思維:學而優則仕、光宗耀祖、男尊女卑,令他這個21世紀的人感覺到好笑甚至荒謬。最爲可恨的,一天到晚,就知道死讀書,十六歲成爲生員,自身壓力過大,以至於走火入魔。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客觀原因,包括家族的漠視,包括大太太的欺凌,包括現實生活的壓力,可男人就是要承受壓力啊。

過了好一會,蘇天成都沒有搜索到馬匹交易的價格。

他有些氣餒,死讀書真的是害死人啊。

不知道價格就無法交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管做什麼事情,心裡都要有底,這是蘇天成做事情的原則,他必須要探聽清楚價格,而且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才展開交易的,否則,寧可暫時不賣戰馬。

馬市裡面的交易很是火爆,到處都有人舉着火把,不斷有馬匹被牽進馬市,或者是騎馬進來,不要多長的時間,就有人騎着馬出去了,這顯然是交易成功了。

蘇天成很快發現自己出現了錯誤,在馬市大致轉了一圈,他很少看見自己這樣穿着的人,就是有,也是在這裡購買馬匹的,而且都帶着下人。自己這樣牽着一匹戰馬,在馬市裡面瞎轉悠,人家知道你是幹什麼的啊。

通過一會的觀察,他發現了,馬市裡面的交易,和尋常做生意的情況大不一樣,牽來的馬匹,都在一個統一的地方,不少的買主在這裡看,有中意的馬匹,就直接和賣主協商價格,這些協商,都是私下裡進行的,旁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商量一些什麼。

看見這個樣子,蘇天成明白了,自己想要打聽馬匹交易的價格,無異於天方夜譚。

稍稍有些失望之後,蘇天成很快調整了自身的情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昨天傍晚,遇見了軍士,自己都能夠應付過來的,何況是到馬市來賣馬了,這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只不過自己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拖得太長了,畢竟手裡有五匹戰馬,要快速的交易出去。

稍微的思索之後,蘇天成下定了決心,準備開始交易了,既來之則安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臨機應變也就能夠處理好目前的困境了。

第735章 青州第106章 禮儀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391章 慘敗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57章 算計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29章 忠告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767章 波動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444章 想不到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915章 朝貢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013章 誤判?(2)第645章 部署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28章 上任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9章 發榜(1)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371章 探究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章 交易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81章 尊嚴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034章 聖旨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12章 誤判?(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79章 對決(1)第584章 情報戰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90章 先手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00章 提醒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584章 情報戰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15章 老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