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獨當一面

蘇天成歷次上的奏摺,朱由檢幾乎都是批准了,而且沒有多說其他的話語,但這一次的奏摺,換來的是一頓訓斥,關於朱由菘參與江寧營出征的事宜,朱由檢發怒了,說蘇天成胡來,這樣的口氣,已經很不客氣了。

蘇天成只能是搖頭嘆氣,也難怪皇權被限制的如此厲害。

兵部的敕書、孫承宗的來信,同時也到達了。

這一次的安排,有些出乎蘇天成的預料。

孫承宗帶領的朝廷大軍,負責在陝西境內剿滅流寇,蘇天成帶領的江寧營,進入到山西境內,負責剿滅在山西活動的流寇。

兵部的敕書,內容完全一樣。

只不過江寧營這次出征,山西境內的府州縣,必須要從糧草方面,給予最大的支持。

這樣的安排,意味着江寧營必須要獨當一面了。

陝西和山西境內的軍隊,凡屬於精銳部隊的,幾乎沒有孫承宗抽調一空了,除開邊軍暫時沒有調遣,必須防止後金趁機騷擾。

江寧營進入到山西境內剿滅流寇,只能夠依靠自己。

就算是兵部有敕書,要求山西境內的府州縣,給予糧草方面的支持,蘇天成也沒有打算依靠,地方官府,本來就沒有什麼錢糧,就是有多餘的,那些官吏還能夠看着,早就想辦法,弄到自己的兜裡了,江寧營如果要求地方府州縣衙門補充糧草,吃虧的還是百姓。

正月之後,春耕季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增加老百姓的負擔。會促生大批的流民,要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了,江寧營不知道是剿滅流寇,還是幫助流寇壯大隊伍。

二月初二是出發的時間。

這一天是龍擡頭的日子,選擇這個日子出發。有着比一般的意義。

河南等地,前些年的乾旱,不知道餓死了多少人,去年的境況好一些,因爲這個原因,龍擡頭的日子。顯得特別重要,各地都非常的看重,弄出來不少的祭祀活動,期盼着風調雨順,期盼着天上的青龍能夠保佑他們。

江寧營選擇二月初二出發,一樣是期盼着老天保佑。

雖然蘇天成不相信這些。戰爭講究的是實力,講究的是勇猛和睿智,但衆多的將士,還是要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來鼓勵,選擇這樣的日子出發,對諸多的將士的內心,是最大的安慰。

朱由菘那裡。蘇天成簡單說了一下,都是聰明人,有些話點到爲止,相互就明白了。

跟隨蘇天成出發的,唯一不是江寧營將士身份的,就是柳敬亭了。

關於文藝兵的組建,蘇天成也曾經思考過,文藝兵的作用巨大,能夠鼓舞士氣,這一點他也是知道的。可目前條件不成熟,再說了,江寧營只有三萬將士,機動性很強,如果說還要分出來將士專門保護文藝兵。可不是好的選擇,更加關鍵的是,江寧營還有一大批的光棍,文藝兵以女人爲主,這裡面要是發生什麼故事了,不好處理。

消息是絕對保密的,除開少數幾個人知道江寧營的任務,其餘都不清楚。

江寧營來到河南府之後,訓練的時間很多,這裡的地盤,比較江寧縣,大了很多,將士時常外出活動訓練,所以,對於江寧營將士整裝待發,老百姓也不是很奇怪。

出發的線路,還是一樣,從陝州進入山西平陽府。

一大早,整裝待發的將士,站立在軍營的操場。

多次的征戰,將士早已經熟悉了,前一天,所有將士都寫好了各自的心願,保管在軍營裡面,不用動員,將士也知道,這次是去征伐流寇的。

沒有講話的儀式,蘇天成和孫傳庭、畢懋康、熊子健等人,騎馬圍着將士轉了一圈,隨着蘇天成揚起馬鞭,隊伍離開軍營,趕赴山西了。

孫傳庭帶領前軍五千人,走在最前面,這些全部都是騎兵,蘇天成坐鎮中軍,率領一萬八千將士,畢懋康率領兩千將士押後。

前軍、中軍和後軍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五里路。

行軍的速度不可能很快,主要還是炮兵營,不可能有那麼快的速度,這次征戰流寇,江寧營攜帶的全部都是虎蹲炮和弗朗機,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太重了,不便於攜帶,再說了,迎戰流寇,不存在攻城拔寨,重點還是在於流動作戰,關鍵在於近距離的打擊。

江寧營將士的士氣高漲,彷彿出去不是打戰,而是旅遊。

江寧營與流寇的好多次交鋒,悉數是全勝,特別是流寇的一萬多精銳軍士,進入江寧營之後,帶來了流寇習慣的作戰作風,江寧營的將士,都仔細研究過。

不要說將士,就是一貫謹慎的孫傳庭,一路上臉上都帶着微笑。

蘇天成可沒有那麼樂觀。

這次他的對手,是大名鼎鼎的張獻忠。

張獻忠桀驁不馴,脾氣暴躁,是出名的刺頭,曾經在延安府擔任衙役,後來因爲犯事被開除,加入了軍隊,成爲邊兵,可惡習難改,時常違反軍規,差點被斬首。被趕出軍營後,張獻忠造反了,自命爲八大王,因爲英勇善戰,很快出頭,成爲流寇的首領之一。

這樣一個人成爲流寇的首領,頗有些諷刺意味。

張獻忠進入山西,也是因爲與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產生了意見。

因爲不一般的才能,李自成開始出人頭地,作爲高迎祥的裨將,威望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得到高迎祥的器重,漸漸的壓過了張獻忠。

張獻忠當然是不服氣的,李自成不過是高迎祥的裨將,和自己是不能夠比較的,身份完全不同,說白了就是高迎祥的副將,再說了,李自成以前是驛卒,根本就沒有在軍隊裡面混過,只不過有些小聰明,憑什麼出人頭地啊。

張獻忠與李自成之間的矛盾,漸漸明朗,高迎祥是看在眼裡的,可高迎祥的態度也是有些奇怪的,沒有直接表態支持張獻忠,也沒有支持李自成,總是居中調和。

這其實就是支持李自成。

流寇在陝西活動的地盤,慢慢縮小,自從朝廷換帥,孫承宗主持剿滅流寇事宜之後,流寇的活動範圍受到大幅度的限制,孫承宗拿出來對付後金滿洲八旗的戰術,穩紮穩打,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重在限制流寇的活動範圍,堅守重點地區。

這樣的戰術,令高迎祥等人大爲頭疼。

上次大勝朝廷軍隊的興奮勁,早就消失了,相反,因爲活動範圍的縮小,首領之間的矛盾開始凸現出來,經常因爲糧草的問題,發生衝突。

這種情況下,高迎祥不得不冒險了。

想着繼續打一次大勝仗,沒有可能性,爲今之計,是開闢出來新的戰場,不能夠繼續死守在陝西,只要能夠深入到山西,突破朝廷軍隊的重點防線,就算是取得又一次勝利了。

這是一項較爲困難的任務,想不到張獻忠主動承擔了。

而且張獻忠選擇的路線,居然是直接進入山西平陽府。

這條線路,是衆人害怕的路線,無他,江寧營的名氣太大了,平陽府緊鄰河南府,若是驚動了江寧營,遭遇毀滅性的打擊了,不一定能夠逃回陝西了。

不得不說,張獻忠的選擇還是正確的,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太原府和大同府,因爲孫承宗的嚴密佈置,已經很難突破了,平陽府因爲緊靠河南府,守衛鬆懈很多,大概是孫承宗想到了,平陽府緊靠河南府,江寧營有這不一般的威名。

張獻忠帶領五萬軍士,突然從延安府出發,以最快的速度,通過延川,直插山西平陽府,帶到孫承宗發現,張獻忠已經進入平陽府的永和縣境內了。

蘇天成從錦衣衛暗線得到的情報,張獻忠的打算,估計是路過平陽府,到達沁州或者是澤州,至於說準確的路線,暗線也不知道,估計只有張獻忠自己知道。

張獻忠行軍的路線和目的,非常重要,若是跟隨在後面追剿,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必須要預測到張獻忠準確的行軍路線,有目的的予以打擊,效果纔有可能好的。

蘇天成看着地圖,苦思冥想。

這樣的分析,只能夠依靠他自己。

一天多時間下來,頭都想疼了,蘇天成也沒有摸索出來所以然,張獻忠走哪條線路都是可以的。

大軍已經進入了山西,來到了平陸縣。

擺在面前有三條道路選擇,第一條線路,經過夏縣到達降縣,接着到翼城,這條線路,目的是張獻忠大軍準備進入澤州,第二條線路,經過夏縣,曲沃,平陽府城,到達岳陽,這條線路,居中扼守,觀察張獻忠大軍的走向,隨時可以追剿,第三條線路,經過平陽府城之後,直接到汾西,這條線路,就是準備張獻忠大軍進入沁州的。

初看起來,第二條線路是最佳選擇,其實不然,大軍駐紮在岳陽,看似兩邊兼顧,但距離太遠了,偵查得知張獻忠大軍的意圖,想着打伏擊或者是正面對決,幾乎沒有可能性了,只能夠跟在張獻忠屁股後面追,這樣戰果會大打折扣,甚至是打不着。

蘇天成開始面臨最爲重要的考驗了,必須在第一條線路和第三條線路中間,選擇一條。這一次的判斷,必須準確,準確情報不可能知道,等待張獻忠自己顯露出來意圖,那就太晚了。

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83章 抉擇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3章 痛下殺手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648章 夜襲(3)第1157章 算計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50章 面聖第824章 準備(3)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764章 開埠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05章 募捐(1)第100章 殿試第1258章 花絮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81章 幕僚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75章 小王爺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章 破局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91章 稱帝(3)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84章 情報戰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347章 榮耀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225章 贖身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729章 恩怨第22章 青樓第775章 海戰(5)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92章 宿命論(1)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824章 準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