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面聖

朱由檢看着密摺,臉上帶着微笑。

一邊的王承恩,已經知道了密摺的內容,董大人已經提到過了,他也是暗暗佩服,蘇天成這小子,心思剔透,實話實說,沒有絲毫的隱瞞,這正符合皇上的口味。

“公公,朕實在是想不到啊,蘇天成居然還有‘私’心啊,查抄了匡思明的府邸,就想着自己撈好處,得不到好處,就說是白乾了,朕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直爽的大臣,如此看來,朕還是要給蘇天成一些好處的,否則他今後不努力辦事了,朕可要失望了。”

這樣的話,不需要回答,王承恩低着頭,沒有說話。

“朕看,蘇天成還是有些眼光的,就說這處理鹽商的事情,想的很是深遠,沒有貿然行事,不簡單,比那些誇誇其談的文武官員,強太多了,朕都有些後悔了,應該將蘇天成留在京城的。”

“這次蘇天成到京城來,朕要好好考校一番。”

蘇天成有苦自己知,好多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做,又要到京城去,這一來一去,估計一個多月時間就耽誤了。

關鍵是跟隨押運銀兩的隊伍,一起出發,速度不可能很快的。

好在是秋收季節,不會耽誤太多的事情。

出發之前,他仔細叮囑了需要署理的政務,盧天明重點處理民生事情,渠清澤和孫元坤重點負責巡檢司的事情,劉仲基重點負責治安的事情。

當然了,到京城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不會輕視的。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跟隨到京城去的,還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那就是南京鎮守太監王振。

一路上,王振的態度很好,面帶微笑,時常和蘇天成‘交’談,可蘇天成敏感的察覺到,在王振的笑容裡面,總是帶着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他已經揣摩到這裡面的深意了。

董昌沒有隨着大部隊行動,這位老人,總是神神秘秘的。

至於說押運銀兩的隊伍,是南京西京大營的神機營和驍騎營。

還有一件事情,至今沒有着落,那就是放在江寧縣府庫的諸多火器,尚沒有歸屬,一直都存放着。

這其實是好事情,要是皇上對江寧縣的做法有意見了,早就直接處置了。

所以說,一路上,蘇天成的心情還是不錯的,應酬着王振,時不時的開玩笑,恭維王振,最大限度的‘迷’‘惑’王振。

七月二十二日,大部隊抵達了北京城。

這期間,發生了不少的事情,遠離京城的蘇天成,是不可能知道的。

最大的事情,就是司禮監大太監曹化淳變動了職務,七月初六,曹化淳以中官的身份,提督京營戎政,原提督京營的唐文證被罷免了。

王承恩出任司禮監大太監,兼任秉筆太監。

表面上看,曹化淳的權力好像是大了一些了,掌控了京營,其實內中的變故,有着深刻的原因,知道的人是極少的。

說白了,曹化淳和王承恩之間的較量,曹化淳敗下陣來,離開了皇宮,去掌控京營戎政。

太監最大的依仗,就是依靠皇上,時時刻刻在皇上的身邊,掌握皇上的喜怒哀樂,曲意逢迎,能夠得到皇上的格外看重。這是人之常情,皇上也是人,也希望有朋友,特別是身處九五之尊,高處不勝寒,唯一能夠傾訴的對象,就是太監了。

曹化淳離開皇宮,蘇天成有着很大的原因。

第二件大事情,兵部‘侍’郎劉宇烈,因爲討伐孔有德失敗,被直接罷免,投入了大獄。

第三件事情,周延儒和溫體仁之間的博弈,越來越‘激’烈了,吏部尚書閔洪學,左都御史陳於廷,兩人都牽連進來了,陳於廷是周延儒的心腹,閔洪學是溫體仁的死黨,這樣一場‘激’烈的博弈,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結局。

到了京城,蘇天成和王振兩人,都住進了官驛,等候皇上的召見。

傍晚的時候,有一個黑衣人到了官驛,見到了王振。

整個的晚上,王振都沒有‘露’面,吃飯的時候,都沒有出來。

蘇天成想着去看看,但發現王振的房間裡面,沒有亮燈,也就沒有打擾了。

接近子時,一個黑衣人來到了官驛,直接找到了蘇天成。

‘迷’‘迷’糊糊的蘇天成,感覺到奇怪,聽完來人說的話之後,他大爲吃驚,沒有多少的睡意了,想不到自己還沒有到京城,宮裡已經出現了一些變故。

難怪王振下午沒有吃飯,原來他的頂頭上司、大靠山曹化淳已經離開了宮裡,到京師去監軍了。

二十三日,巳時。

宮裡的太監,來到了官驛,通知蘇天成,馬上到紫禁城去,覲見皇上。

蘇天成忍不住胡思‘亂’想了,怎麼這麼快就覲見皇上啊,按照規矩,自己至少要等候三五日的,有些知府,甚至是布政使,到了京城,等候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才能夠見到皇上的,自己不過是六品的知縣,朱由檢也太重視自己了吧。

雖然爲朝廷掙銀子了,可金銀財寶運送到京城,也就沒有自己什麼事情了,這過河拆橋的事情,在官場上,太普遍了。

再說了,該處理的事情,都已經處理了,曹化淳離開了宮裡,王承恩成爲了司禮監大太監,秉筆太監,已經是太監中間的第一人了。

蘇天成被直接帶到了養心殿。

這是他第一次到養心殿,當然,前世的他,曾經參觀過養心殿。

這裡是皇上召見重要大臣和辦公的地方,原來以爲,自己會在皇極殿見到朱由檢的,居然到了養心殿。

蘇天成更加的忐忑了。

和朱由檢還沒有真正的接觸過,殿試的吏部授官的時候,倒是見到了朱由檢,可幾乎沒有說多少話,大都是形式主義,自己不過是作了兩首詩,也沒有引發格外的轟動。

至於歷史的評價,蘇天成根本就不相信了,書生害人,總有那些自以爲是的歷史學家,不尊重史實,依靠着自己的喜好,來評價歷史,再說了,明史是出名的不靠譜啊。

跟着太監,進入了養心殿,蘇天成老老實實的跪下了,沒有東張西望,也沒有擡頭看朱由檢,他就是再狂妄,也知道這個時候,絕對要低調。

“臣江寧縣知縣蘇天成,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蘇愛卿平身。”

朱由檢的聲音很柔和,聽着很舒服,這些天,聽慣了王振那個鴨嗓子的叫喚,突然聽見這等悅耳的聲音,蘇天成感覺很是愜意,心情也有些放鬆了。

站起來之後,蘇天成依舊沒有擡頭。

“賜坐。”

很快有太監,板着一個凳子過來了,放在了蘇天成的身邊。

“謝皇上賜坐。”

一番謝恩之後,蘇天成才能夠坐下,這可是鴻臚寺教育的禮儀,想不到這麼快就用到了。

“蘇愛卿啊,朕有一件事情不明白啊,你查抄了匡思明的府邸,這黃金白銀珠寶,都上繳國庫了,費了好大的勁,你豈不是什麼都沒有得到,難道沒有怨言嗎。”

蘇天成很是吃驚,擡起頭,看了看朱由檢。

他距離朱由檢,不過四米左右的距離,能夠看得很清楚。

朱由檢還是很年輕的,這也難怪,還不到二十二歲,不可能老成到哪裡去的。只是朱由檢眼睛四周,有一圈黑‘色’,頗似熊貓眼,這明顯是休息不足。

按照道理來說,朱由檢應該問候一下,自己一路上是不是辛苦了,聊聊家常,接着纔開口詢問正事的,可沒有這些過程,直接進入了主題。

朱由檢這人很直爽,也可以說是很‘性’急,做事情的時候,希望在短時間之內,能夠見到效果,不喜歡形式主義的那一套,更不喜歡玩虛的。

這是蘇天成分析出來的第一個印象。

既然如此,自己也要直爽了。

“臣不敢撒謊,確實有些怨言的,原本以爲,皇上能夠給江寧縣留下一些銀子,誰知道全部都運送到京城來了。”

“呵呵,兩千五百萬兩白銀啊,朕都不敢想了,好多的事情,都可以做了,朕已經令戶部,馬上在陝西、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開始賑災了,你確實功不可沒,朕可不能夠過河拆橋,那你說說,想要朕怎麼做啊?”

“臣不敢‘亂’說。”

“那朕來替你說,是不是想着留下那些火器啊?”

“皇上體恤微臣,臣就是這樣想的。”

“那你要給朕一個理由啊,江寧縣巡檢司不過三千軍士,雖然說以前都是軍中驍將,可南京有京營啊,防務也沒有什麼問題,你要那麼多的火器,有什麼用啊。”

“臣是這樣想的,好的東西,誰都是想要的,這就好比說小孩,都是喜歡穿新衣服的,臣看見了那麼多的火器,心裡當然是想着要的,和小孩看見新衣服的想法差不多,要是能夠配備給江寧縣巡檢司的軍士,該是多威風啊,再說了,這些軍士,以前都是熊廷弼大人的親兵,身份也是不錯的,跟着臣,已經顯得很委屈了。”

朱由檢臉上的笑容更加多了。

“呵呵,你很誠實啊,在朕的面前,願意說實話,熊將軍的夫人,是你幫着埋葬的,你披麻戴孝,送走了老夫人,盡了子侄之禮,熊將軍的親兵,跟隨你效力,也是應該的,你想着爲他們謀取功名,有情有義,朕也是很看好的。既然如此,朕就準了你的要求,不過這火器,分一半給西京大營,你看怎麼樣啊。”

“臣遵旨。”

(晚上11點還有一章上傳,懇請得到支持,拜謝了。)

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030章 妥協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268章 敵情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614章 剪不斷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879章 對決(1)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398章 燧發槍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866章 兩重天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510章 刺激(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67章 血戰(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57章 遇匪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57章 下狠手(2)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23章 唐海泰第494章 宿命論(3)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231章 大婚第764章 開埠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