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驚奇

皇太極一直都關注着大晉朝廷的情況,包括京城與遼東的情況。

儘管說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競爭情況還是存在的,儘管說多爾袞率領的正白旗與鑲白旗已經是大清國最爲強悍的軍隊,但從大局考慮,皇太極還是要想辦法佔據遼東的。這方面皇太極是支持豪格的,認爲大晉朝廷成立的時間不長,特別是進入京城之後,有很多需要穩固的地方,從一段時間的情況來看,大晉朝廷沒有在遼東展開進攻,大清國的勇士再次佔領了廣寧、西平堡個義州等地,蘇天成也沒有想着奪回來。

京城和遼東發生的諸多事情,皇太極都是知道的,也是非常驚奇的。

創辦銀行與統一發行紙幣,這樣的事情,皇太極一時還沒有想到有什麼作用,只是對這樣的事情感覺到異常的驚奇,想想大晉朝廷統一中原的時間不長,居然敢有這樣的大動作,當然了,他更加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事情,在不久的將來,對遼東與大清國將產生重大的影響,至於說遼東裁撤與整合邊軍,是皇太極重點關注的事情。

按照皇太極的考慮,是準備在秋收季節的時候,在遼東展開進攻,譚泰和賈吉涵主持的情報網絡,傳回來的情報還是不少的,大晉朝廷與蘇天成的重點,好像都投入到了創辦銀行與統一發行紙幣方面去了,暫時沒有關注到遼東的情況,故而大清國進攻遼東的機會還是存在的。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一種情況。皇太極特別關注遼東的局面。

盧象升抵達遼東,帶去了五萬江寧營的將士。這個消息令皇太極的心開始下沉,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蘇天成沒有忘記遼東的情況,不管遼東有多少的邊軍,皇太極都是不在乎的,他內心裡面,對遼東邊軍的戰鬥力,還是有把握的。大清國的勇士打敗遼東邊軍,還是有着很大的把握,只要大清國佔據了遼東的有利局面,至少能夠佔領大淩河城,憑藉着有利的地形,還是可以抗拒江寧營的。

隨着蘇天成統一中原,皇太極感覺到壓力愈來愈大了。蘇天成可不是崇禎皇帝,一旦大晉朝廷開始強大起來,大清國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了,而且蘇天成是不會允許大清國堂堂皇皇的存在的。

但大清國必須延續下去,這是皇太極的底線。

譚泰和賈吉涵進入到了崇政殿。

還沒有等到兩人開口,皇太極就開口了。

“譚泰。賈吉涵,朕想過了,盧象升到遼東去了,帶去了江寧營的大軍,這是我大清國的心腹大患。禮親王和鄭親王已經到遼東去了,預防出現什麼變故。這段時間,朕一直都在思考遼東的事宜,朕覺得,盧象升去整合遼東邊軍,這是我大清國的機會,你們是負責情報網絡的,這個時候,恐怕是情報網絡發揮重大作用的時候了。”

譚泰看了看賈吉涵,開口回答了。

“皇上有何要求,臣一定盡力。”

皇太極看了看譚泰和賈吉涵,卻沒有開口說該做些什麼事情。

賈吉涵輕輕咳嗽了一下,不緊不慢的準備開口了。

其實賈吉涵已經想到了皇太極想要做什麼事情,這個時候,皇太極恐怕也是想着考驗自己的,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想到這些。換做其他的場合,賈吉涵是絕不會開口的,有些時候裝作很笨的樣子,往往能夠保護自己,但在皇太極面前,萬萬不要這樣做,因爲皇太極能夠看出來,也能夠揣摩到你的想法。

大清國正是有了這種氛圍,故而朝廷裡面的情況不錯,儘管說內部的爭鬥也是存在的,但無人敢於冒犯皇太極的尊嚴。

“皇上,奴才以爲,遼東的情報網絡,應該要發揮作用了,前些日子,因爲大明朝廷的內亂,故而我大清國能夠在遼東充分的壯大網絡,發展了不少人,如今盧象升代表大晉朝廷,到遼東整合邊軍,奴才若是預料不錯,遼東邊軍一定面臨大規模的裁撤,想要裁撤邊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這麼多的軍士,被裁撤之後,究竟安置在什麼地方,恐怕是大晉朝廷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稍微不慎,就會出現巨大的矛盾。”

“原大明的軍隊,喜歡鬧出來一些譁變的事情來,奴才仔細分析過,軍士只要對待遇稍微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會有人出頭鬧事,如今正是改朝換代的時候,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是更大的,奴才也想過了,盧象升一定會想方設法穩定遼東的局面的。”

“這個時候,只要情報網絡能夠發揮出來作用,遼東的局勢一定會出現動盪,故而奴才建議,我大清國可以適當的開出來一定的條件,鼓勵被裁撤的遼東邊軍,加入到我大清國的軍隊之中,同時鼓動那些即將被裁撤的邊軍鬧事。”

“只要能夠做到這一點,讓遼東動盪起來,我大清國征伐遼東就會變得順利很多的。”

賈吉涵說完之後,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皇太極是越來越看重賈吉涵了,他曾經私下裡將賈吉涵與范文程進行了比較,賈吉涵比范文程更加的聰明,能夠領會很多的事情,更加關鍵的是,賈吉涵非常的低調,從來不與漢八旗軍官以及朝廷之中的漢臣接觸,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情報網絡上面,這就令皇太極很是放心了。

賈吉涵還有一點是特別聰明的,那就是非常注意處理好與滿人權貴之間的關係,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矛盾,絕大部分的滿人權貴都是清楚的,在權力中樞位置的賈吉涵,一定也是清楚的,但在兩人的明爭暗鬥之中,賈吉涵沒有偏向於任何人,一門心思的擁護皇上,能夠做到這一點就非常的不簡單了。

當然,皇太極清楚,賈吉涵內心肯定是有訴求的,如此賣命的做事情,追求的肯定是權勢,否則就無法解釋了,不過只要賈吉涵能夠按照朝廷的要求做事情,到了一定的時候,賦予賈吉涵權力,也是完全可以的。

皇太極曾經考慮過,讓賈吉涵全面主持情報網絡的事宜,但這個想法被皇太極自身給否定了,畢竟情報網絡牽涉到的利害關係太多了,若是將如此重要的事情,完全委託給一個漢人,滿人權貴不可能完全放心,加之前面有范文程的教訓,處理這樣的事情,就更加的需要注意了。

譚泰主持情報網絡的事情這麼長時間了,但一直都不是很精明,譚泰以前是在戰場上衝鋒廝殺的,讓一名驍勇的武將去主持情報網絡的工作,本來就是強人所難的,能夠做到如今的地步,譚泰已經是很不錯了。

不過譚泰的優點也是很突出的,那就是大度,與賈吉涵之間的關係處理的很好,而且也不屑於搶奪賈吉涵的功勞,有些事情是賈吉涵的注意,譚泰在稟報的時候,會直截了當的說出來,這也令賈吉涵能夠放手做事情了。

“好,朕以爲賈吉涵想的很是不錯,譚泰,這件事情,你是怎麼看的。”

“皇上,臣以爲,賈吉涵的建議非常好,若是能夠做到這一點,遼東的局勢一定會動盪,如此我大清國就可以抓住機會,征伐遼東了。”

“很好,既然你們的意見都是統一的,朕看這件事情就可以開始實施了,不過朕以爲,這件事情非常的機密,暫時不要泄露出去的好,你們直接去給豪格稟報一下,其餘的就不要說及了。”

離開崇政殿之後,譚泰與賈吉涵轉頭去給皇太極豪格稟報了這件事情。

回來的路上,譚泰一直皺着眉頭,身邊的賈吉涵低聲開口解釋了。

“大人,皇上之所以要求保密,恐怕是考慮到諸多的大人,意見不一定能夠得到統一,再說了,好多的大人都認爲,情報事宜乃是下三濫的手段,本來就是不能夠接受的,若是皇上的意見泄露出去了,肯定會引發一些爭論的,皇上不願意出現這樣的情況。”

譚泰點點頭,他想到的就是這件事情。

譚泰是正黃旗出身,絕對的擁護皇太極做出來的決定,不管是不是能夠理解,以前在軍隊之中廝殺,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的事情,但從事情報網絡事宜之後,情況不一樣了,很多的事情,需要詳細的考慮,需要弄清楚來龍去脈,這樣也便於做出來準確的判斷,而且皇太極也是這樣的要求的。

好幾次,譚泰都給皇太極提出來建議了,建議賈吉涵主持情報網絡的事宜,自己回到正黃旗去廝殺,但皇太極沒有同意這個建議,之後譚泰也明白了,情報網絡對大清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必須由滿人來主持,漢人是不行的,就算是賈吉涵進入到朝廷去做其他的事情,譬如說做漢人的吏部尚書,都是可以的,但不能夠主持情報網絡的事宜。

也正是從這個考慮出發,譚泰開始慢慢鑽研情報之中的奧妙,可惜這樣的學習,一時半會是見不到很明顯的效果的。(未完待續。。。)

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247章 協調會(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684章 都會算第57章 下狠手(2)第1280章 變化(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811章 詫異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28章 江湖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45章 部署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84章 廷辯(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418章 造勢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189章 稱帝(1)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495章 宿命論(4)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39章 廟會第504章 平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