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冷槍(上)

三日後,寧邊。

備倭經略的臨時行轅裡,贊畫袁黃捧着一份捷報,高聲朗讀。

“癸巳年正月初六,提督率兵直抵平壤城下,部分諸將,包圍四面。倭賊三萬餘名,擺立城上,擁盾揚劍,勢甚猖獗。又有倭將小西行長領軍一萬五千,建大將旗鼓,四下巡視,誓與城池共存亡。還有一倭將黑田重勝領軍萬餘,據守城北牡丹峰,鼓譟發喊而待。提督見賊士氣高昂,假意引兵稍退,倭寇不知是計,開城來追,副總兵李如柏陡然反身而戰,斬其領兵大將二,盡殲其軍。羣賊膽喪,不敢再戰,閉門死守……”

“停,停下,別念了。這種花樣文章,送回北京給皇上和諸位閣老看就是!”備倭經略宋應昌連連擺手,滿臉不耐煩。

“也是。”贊畫袁黃正念得口乾,順勢放下告捷文書,笑着點頭,“不過這份戰報雖然寫得有點虛誇,大捷卻是貨真價實。李如鬆率部正月初六纔開始正式對平壤展開進攻,居然初八中午就將其拿了下來。初九,我軍已經殺過了大同江!”

“以百戰之師,對付幾萬只懂械鬥的村夫,他要是也像祖承訓那樣敗下陣來,才讓老夫覺得驚奇!”宋應昌笑着撇了下嘴,言談之間露出一股無法掩飾的酸味兒。

“的確,當初看朝鮮人寫的告急文書,袁某還以爲倭寇是何等的驍勇善戰。誰料,真的跟我軍交起手來,才發現,所謂十八路雄兵,不過是十八路持械搶劫的蟊賊而已,連最基本的陣法都不懂,還妄想什麼鯨吞大明!”

“坐井觀天而已!”宋應昌心情甚好,從劍鞘中緩緩拔出從沒用過的長劍,意氣風發,“古有夜郎,今有東倭,皆爲缺乏見識,妄自尊大之輩。這回被李提督當頭敲了一棒子,其國那個叫豐臣的攝政想必能清醒一些,不再白日做夢了!”

“肯定該清醒一些了,據袁某所知,倭國當初派了十八路賊兵,外加一路水匪。後來擔心兵力過於分散,才又改成了八個。我軍在平壤城內一戰就重創了其中三個,如同斷了其一隻手臂!”雖然看不起前線作戰的武夫,但是得知明軍獲得了大捷,贊畫袁黃心情也極爲舒暢,順着宋應昌的話頭大聲補充。

“剩下那五路,此刻想必也膽戰心驚。特別是加藤清正這路,原本就只剩下一萬多人馬,又被其他倭寇都在了身後不顧。”宋應昌用手指輕彈劍身,一邊聽着劍身上發出的清脆聲響,一邊繼續笑着點評,“如今的加藤老賊,肯定是惶惶不可終日……”

贊畫袁黃靈機一動,忽然躬下身,用極低的聲音提議,“經略,卑職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我大明雖然文貴武賤,可像陽明先生當年那般……”(注1:陽明先生,即王守仁。以文入武,戰功顯赫,在後世文官中威望極高。)

“你已經說了!”宋應昌用手指又彈了一下劍身,笑着打斷。“可老夫身邊,眼下哪裡來的兵將?!總不能要你袁了凡領着百餘名侍衛,去與那加藤老賊一見生死?”

“這……”贊畫袁黃頓時臉色發紅,苦笑着搖頭。“卑職忘記了,李如鬆那廝,藉故把浙軍也全給調到前線去!”

“就是手頭有兵,也不能做!”宋應昌雖然與李如鬆不和,卻始終堅守着做官和做人的底限,又笑了笑,大聲強調,“雖然眼下我軍勢如破竹,可倭寇畢竟還佔據着大半個朝鮮。老夫如果跟李如鬆各行其是,必然導致軍心動盪。萬一哪天被倭寇反咬一口,喪師辱國。甭說去做王陽明第二,弄不好我跟他,就得天牢裡見了!”

“經略仁厚,卑職佩服之至。”袁黃聞聽,臉色更加紅潤,連忙躬身下去,高聲誇讚。“可惜世人只看到李提督在前方斬將奪旗,卻不知道經略始終隱忍爲國……”

“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宋應昌站起身,緩緩走了幾步,輕舞長劍。彷彿又回到了自己剛剛考中進士那會,心中每天都熱血澎湃,“戚少保以一介武夫能達到的境界,宋某如果達不到,豈不愧對了聖賢教誨?了凡,你這個別號有意思。了斷凡塵,修身養性,方可得大自在!”(注:此詩爲戚繼光少年時所做)

後半句話,他故意說得很輕。落在贊畫袁黃耳朵裡,卻宛若洪鐘大呂。後者再度躬身下去,長揖及地,“多謝經略棒喝,袁某先前着相了!”

“了凡老弟不必如此客氣!”宋應昌利落地挽了個劍花,笑着搖頭,“其實宋某也是嘴上說得輕鬆,內心深處,此刻何嘗不對李提督羨慕得要死?!”

“經略……”沒想到宋應昌居然將內心深處的小心思坦然相告,贊畫袁黃不知道如何接口,訕訕地站在旁邊以手撫額。

“不過,大軍能一戰而克平壤,即便你我二人不披甲上陣,分到頭上的功勞也不會太少!”宋應昌擺了一個劍勢,緩緩補充。

“那,那倒是!”袁黃想了想,紅着臉點頭。

大明朝的軍功計算方式,早就形成了一定的規矩。經略、巡撫雖然不負責指揮作戰,可武將們在前方打了勝仗,卻缺不了他們那一份“運籌帷幄”之功。至於贊畫,無論其到底出沒出力,作爲經略的心腹,當然也能從中分一杯羹。

只是在袁黃看來,從別人碗裡分,總不如自己親自掙來的功勞更讓人臉上有光。特別是對袁黃這種半輩子科舉和仕途都不怎麼得志的文人,如果在致仕之前能在戰場上有所建樹,就能證明他並非才華和能力比別人差,而是時運不濟,馮唐易老。(注:馮唐易老,漢代馮唐少年時就有賢名,但是直到暮年纔得到重用。後世以馮唐易老,指代能力很強卻官運不暢)

“你把捷報替李如鬆改一改,他這麼寫,雖然聽起來暢快,卻容易被人挑刺!”沒顧上去考慮袁黃的此刻的心態,宋應昌一邊繼續緩緩舞劍,一邊低聲吩咐,“城頭那三萬,改成一萬。小西行長那一萬五,改成五千,牡丹峰上的倭寇,也寫數千即可。朝堂上那麼多雙眼睛盯着他,他卻不知道,越是大獲全勝之際,爲將者越應該謹慎謙卑。老夫既然先前已經退讓了一回,索性好人做到底,替他補上這個漏洞!”

“遵命!”袁黃激靈靈打了個冷戰,趕緊收起其中的不甘,大聲答應。隨即,卻又眉頭緊皺,用極低的聲音提醒,“據斥候探明的消息和朝鮮國王那邊的彙報,平壤城內的倭軍,的確有五六萬人馬……”

“哪有守城,會把所有兵馬都擺在城牆上的?即便捷報中不寫那麼多,兵部那邊按照常規推算,也知道倭寇留在城內的兵力,會是城頭的數倍!”宋應昌看了他一眼,皺着眉頭解釋,“況且倭軍最後是大敗而走,並未被倭軍全殲於平壤。他把守城的倭寇數量寫那麼高,萬一朝堂上有人挑刺,拿着被陣斬的倭寇人頭數量,問他爲何放跑了其餘賊軍,他該如何自辯?”

“這,經略仁厚,李提督能在經略麾下作戰,真是三生修來的福分!”袁黃終於恍然大悟,心悅誠服地拱手。

怪不得自己這輩子最大才做到六品兵部職方司主事,而宋應昌卻做了二品都御史。雙方做官的手段,差了何止千里?自己看了李如鬆的報捷文書,只覺得高興和羨慕。而宋經略,卻已經將怎麼寫才能讓朝中同僚不好挑錯,都想得一清二楚!

正佩服得恨不能五體投地之際,忽然間,耳畔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緊跟着,宋應昌的家將宋武快速闖入。雙手捧起一份捷報,高高舉過了頭頂,“報,經略!李提督派參副總兵查大受在鳳山設伏,再度擊潰小西行長,斬首一千三百九十餘,生擒數千,奪戰馬兩千九百餘匹!剩餘倭寇魂飛膽喪,主動棄了開城,星夜遁向朝鮮王京。”

“啊?!”先前還想着如何替李如鬆“補漏兒”的宋應昌又驚又喜,拎着寶劍上前,一把奪過捷報,“倭寇居然棄了開城?按道理,小西行長應該以開城爲憑藉,收拾殘兵纔是……”

“報,經略,大捷,大捷!”一句話沒等說完,又有家將氣喘吁吁地衝入,雙手將另外一份捷報高高地舉起,“參將李如梓,選鋒營遊擊李彤、張維善,三日之前聯手埋伏於谷山,將倉皇南撤的另外一路倭寇攔腰截斷,陣斬倭將平秀忠、宗義玄,殺賊無數。”

“不急,不急!”宋應昌雖然開心的雙腿都發飄,卻故作鎮定,笑着擺手,“了凡老弟,先前你想立功報國,老夫卻覺得機會不到。如今,機會來了,不知老弟可敢替老夫一行?!”

“經略儘管示下,刀山火海,絕不皺眉!”還以爲宋應昌終於準備派自己去向李彤傳令,讓後者帶着選鋒營,北上收復被加藤清正所佔據的咸鏡道,袁黃鬥志昂揚地拱手。

然而,宋應昌的接下來的吩咐,卻讓他目瞪口呆,“你把這三份捷報都謄抄一份,然後帶二十名侍衛,親自去拜訪賊將加藤清正。替老夫問問他,是想全身而退,還是繼續留在咸鏡道,等着老夫派兵過去將他拿下,挫骨揚灰?!”

第十三章 錦衣 (上 )第四章娼妓(中)第十六章 交鋒 (上 )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中)第十八章 寒風(上 )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上)第三章 海商 (中)第六章絕境(下)第十一章 奇兵 (上)第二章 風雨 (下)第二十一章 奇兵(中 )第三十章 平壤 (中)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下)第四章 逆流 (上)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上)第二十五章 又逢(上)第六章清流(上)第七章老儒(中)第十二章社鼠(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上)第十五章 清流 (中)第三章 海商 (中)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上)第一章雛鷹(下)第三十一章同行(上)第二十三章 脫離 (中)第二十一章 騙子 (下)第五章 上賓 (中)第十六章抽絲(上)第三十章 平壤 (下)第三章 海商 (中)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中)第一章 伏波 (下)第四章娼妓(上)第六章清流(上)第二十四章 驚夢 (中)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中)第九章 交易 (下 )第三十章掀桌(中)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十四章 野火 (中)第四章 天威(上)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下)第六章 使舵 (下)第六章絕境(中)第二十章 使者 (上)第十章 試刃(下)第十五章 雪仗 (上)第二章 旋渦 (上)第二十三章奇招(下)第三章紈絝(上)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上)第三十三章 求索(中)第五章拯救(下)第二十章 後生( 中)第二章 風雨 (中)第二十六章 辟易(中)第二十二章 借勢 (上 )第十章 管窺 (下 )第二十章 旋渦(中)第二十六章 遲暮 (中)第十五章 清流(上)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下)第六章絕境(上)第十四章 故知 (中)第二十章石出(下)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上)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下)第二十一章 騙子 (上)第十二章 大明 (下)第十五章 清流(上)第二十三章 脫離 (上)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七章 揚帆 (下)第四章 收穫 (中)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中)第十二章變數(下)第三十三章 求索 (下)第八章將門(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上)第十二章變數(中)第二章 遭遇 (中)第十四章玩火(上)第三章 噩耗 (上)第三十章掀桌(下)第二十六章 遲暮 (中)第十二章變數(中)第十九章水落(中)第二十一章 騙子 (中)第五章拯救(下)第二章 旋渦 (中)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下)第二十五章絕境(下)第二十章 使者 (上)第四章 碧蹄(中 )第七章拼命(中)第三章噩耗(中)第七章拼命(中)第八章 疑雲 (下 )第二十八章醬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