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

有黃孟宇這個東廠提督在,進城肯定是不成問題的,但如果只是進城,以高務實的身份名望,自己也能辦到,眼下真正麻煩的是進宮。

按照大明的制度,宮城關閉之後,連皇帝都很難出宮,也就是像黃孟宇這種特務機關頭子才得以進出自由,但他除非敢把自己的腦袋當夜壺看,否則絕對不敢帶高務實這樣一個外臣進宮。

大半夜進宮城,是不能走正南的午門的,因爲午門過後就是金水橋,金水橋正對皇極門,皇極門後就是象徵皇權的皇極殿了。【此兩處在明初以“奉天”爲名,即奉天門、奉天殿,嘉靖後改名“皇極”,爲皇極門、皇極殿,韃清順治時期皆改名“太和”,即太和門、太和殿。】

而同樣,正北的玄武門也不能走——從此處一進門就是後宮,這大半夜的,你夜闖後宮是想做什麼?

西華門理論上來說可以走,但那邊是太液池,也就是所謂的三海,晚上進不去。

因此唯一可行的入宮通道就只剩一處,就是宮城東南方的東華門。

由於大明的京師有內外三層,所以高務實今夜的路線實際上也要進三道門:先從德勝門進城,一路向東南走,靠着黃孟宇的面子由東安門進入皇城,再繼續向西,想法子進入東華門,這纔算是進了宮城。

德勝門最簡單,在這裡輪換的守軍最是眼皮子活泛,對於高務實這樣的人物,那是決計不會認錯的,何況高府的家丁隊伍在京師也沒人敢冒充,所以進城並不難。

高務實選擇騎馬,黃孟宇也只好棄了轎子,跟他一樣騎馬同行,這兩位出現在德勝門外,德勝門的守將區區一名千總哪裡敢攔?再加上高務實派人叫門時說的是“有要事急奏聖上”,那就連最後一點麻煩都沒有了——御史們就算要找麻煩,也只能找高侍中,他區區一個千總,估計提都不配被提起。

進了德勝門一路往東南走,到鼓樓左轉,再往前到開元寺右轉,然後一路向南,過羽林右衛再右轉便到了東安門。

黃孟宇雖然不敢帶高務實進宮城,但進皇城還是可以的,他擺出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的威風,連理由都沒給,便直接把高務實一行帶了進去。

進了東安門之後,黃孟宇就謹慎多了,甚至有些憂心忡忡地對高務實道:“侍讀,如今不比當年了,您這三更半夜要進皇宮可不容易……”

高務實當然知道不容易,雖然從理論上來講,黃孟宇和陳矩都有把他帶進宮的能耐,但那對於他們二人來說就是自殺一般的舉動,高務實不可能這樣要求。

所以高務實只問:“老黃,你和老陳誰更方便見皇上?我是說,在現在這種時候。”

黃孟宇道:“見是都能見的,不過老陳畢竟在皇上身邊當差多年,他去見會比咱家去見更方便一點兒。”

高務實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你去慈慶宮見仁聖太后應該挺方便的吧?”

早在當年高務實整倒馮保的之前,他就安排了黃孟宇投靠陳太后,現在黃孟宇在後宮之中,名義上也是陳太后的親信,他去慈慶宮找陳太后當然毫無問題。

唯一的問題在於,找陳太后做什麼?

陳太后地位雖然高,但因爲她不是皇帝的生母,平時是很少過問朝廷事務的,甚至就連後宮之中的事,她都很少插手,大多數時間都是李太后主動派人詢問,她纔會表個態。

但高務實要的就是她的地位。

陳太后、李太后,一個仁聖皇太后,一個慈聖皇太后,因爲高務實當年的建議,由高拱把她們二人推爲“兩宮並尊”,理論上來說是平齊的。

然而不論怎麼說,在“兩宮並尊”之前,陳太后是陳皇后,李太后只是李貴妃,這其中的地位是有明確差別的。

放在民間來類比的話,只有陳太后纔是名正言順的正室!

而李太后現在的地位,實際上是來源於朱翊鈞這個皇帝兒子。

所以,今晚既然要推翻李太后的決議,全大明就只有一個人有這個名分和地位,那就是陳太后。

除她之外,即便是朱翊鈞這個皇帝說話也不好使——畢竟以孝治國,兒子在老孃面前硬氣不到哪去。就好像高務實這樣年少功成的兒子,在母親張氏面前說起黃芷汀的事也只能以說服爲主,某些劇中的動不動離家出走、自立門戶什麼的,完全就是兒戲,只能成爲人生污點。

高務實一提陳太后,黃孟宇就聞絃歌而知雅意了,點頭道:“侍讀放心,咱家明白了,只是……不知侍讀想讓咱家怎麼和陳太后說?”

高務實附耳過去,說了一通“如此這般”,黃孟宇聽得連連點頭。

然後高務實才道:“另外,你先進宮派人通知老陳,讓他去和皇上說,就說我有急事面聖。”

黃孟宇雖然愣了一愣,但還是馬上答應了下來。

一般來說,很少會有臣子視宮禁制度如無物,半夜三更來求見皇帝,即便是內閣閣老,除非是國家出現巨大的危機,否則也不會連夜面聖,一方面是不方便且違制,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皇帝未見得答應。

高務實倒不怎麼擔心朱翊鈞不肯見他,這個可能性他覺得基本不存在,唯一的麻煩就是違制問題,老朱家的宮禁制度相當嚴格,當年他高務實是因爲年幼,隆慶帝對他這個高拱的侄兒又有一份特殊關照,現在可不同了,今天他都正兒八經的及冠了。

他又和黃孟宇交待了一番怎麼給陳矩傳話,黃孟宇聽完這才放心下來。

雖然進宮本身違制,但按照高務實的處理辦法,總能將麻煩控制在最小,想必到時候公主案爆發之後,朝廷百官的爭議點也會轉移,火力不太可能會朝着他們來。

到了東華門外,黃孟宇自己帶着幾名隨從宦官進了宮城,留着高務實和十幾名家丁在外等候,過了沒一會兒,東華門居然打開了,高務實正有些愕然,卻見裡頭的守將指揮着衛兵端了一把太師椅跑出來,點頭哈腰地說:“高侍中,您老見諒,朝廷制度咱們不敢違背……不過咱們也不敢看着您在門外站候,您老請坐,請坐。”

夜色太深,直到他開口說話,高務實才注意到原來今天東華門的守衛是淨軍負責的。

淨軍歸御馬監負責統帶,頂頭上司是陳矩,難怪這麼巴結。

高務實神情也微微一鬆,點頭道:“好,你們辦事既有規矩,又能有所變通,不錯,不錯,改日得空,本官會在陳御馬面前提一提的,去吧。”

那守將喜不自禁,連連感謝,但也不敢多打擾,見高務實在護城河橋邊坐下,便又點頭哈腰地回去了。

----------

感謝書友“wswhk”的月票支持,謝謝!順便求個訂閱和各種票票~

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95章 破虜(中)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206章 弒嶽(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145章 《取用疏》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87章 回京嘍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7章 財迷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154章 糾結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216章 準備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66章 艦隊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