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

大明的宦官機構極其龐大,號稱“內府”,乃有十二監及四司八局。而兵仗局,便是八局之一,掌造軍器,包括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類兵器。

有明一朝,最開始的時候,負責製造火銃的機構爲寶源局,後期則改爲兵仗局和軍器局。其中軍器局設置於洪武十三年,兵仗局設置於洪武二十八年。

永樂時期,朝廷把火器鑄造權收歸中樞,“凡火器系內府兵仗局掌管,在外不許成造”。各地所需火器,均需申報後由中央製造,再發送至各地。此時的兵仗局屬內府系統掌管,主要職能是生產製造各種火銃和發射火藥,是專門的火器製造部門。

這兩局相比,兵仗局的鑄造技術要略高於軍器局。《英宗實錄》中記載,正統四年,皇帝認爲軍器局製造的火器質量不高,令軍器局以兵仗局製造的武器作爲標準。原文爲“比聞(軍器局)所造多不如法,其於兵仗局各取一件爲式”。

然而由於中樞的製造機構與軍隊脫節,不明白軍隊的實際需求,因此製造出來的火器難免不實用,“或宜於此而不宜於彼,或可以攻而不可以守”,總之就是看起來不錯,而用起來糟糕。

於是到了正統十四年,朝廷開始逐漸放開禁令,“各邊自造,自正統十四年四川始”。地方製造火器時候,必須上報具體數目,中央批准後才能製造,不能私造。

不過這些規定,在軍工私營推行之後,又逐漸起了新的變化。

這個變化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兩局都開始從製造部門變成試驗和檢查部門。

因爲生產部門現在基本已經由私營工廠包辦了。

私營的軍工部門,火器生產以京華爲最強,冷兵器生產以王氏爲最強。目前只有盔甲方面暫時還是以官營各局更爲強勢。

不過,這也是京華對盔甲製造興趣不大才造成的,由於高務實不是很重視這一塊,京華在這個方面主要只負責提供鐵料。而王氏則是限於資本有限,加上不敢包攬“攻”與“防”兩方面用器的製造,這才使得兩局還有必要保留生產部門。

當然,他們的生產既然已經侷限於盔甲方面,對於火器這一塊的業務,便只好委屈一下,削減了又削減,到現在已經只做試驗和抽檢了。

京華“萬曆一式刺刀款火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送往兵仗局試驗的。

其實兵仗局的試驗流程,最早還是京華提供的,包括高務實當年奉旨去宣大巡視武備時搞過的那些項目,如射程、有效殺傷射程、射擊精度、裝填速度、連續射擊可靠度等等。

如果說還要加上什麼,那大概就是性價比。

當年高務實推進軍工私營的時候就曾經提出過,凡是不具備高性價比的武器,都不是好武器——你一百兩銀子一把的火槍,哪怕裝填速度快一倍,也不如五把二十兩的普通貨。

這裡是大明,不怕拿數量硬堆,怕的是單兵成本太高用不起。

但萬曆一式,似乎就很不符合高務實自己當年提出的性價比觀念,因爲其單價高達三十兩銀子一支,是現有隆慶二式火槍的差不多兩倍。

換句話說,原先用隆慶二式,裝備十萬大軍也只要一百五十萬兩,但如果換成萬曆一式,就得三百萬兩了。

而實際上現在朝廷一年也只換裝兩萬多、不到三萬支隆慶二式火槍,倘若換成萬曆一式,在朝廷撥款不提高的情況下,豈不是隻有一萬到一萬五千支了?

這……大明百萬大軍,得換到哪一年纔算完?

陳矩身爲御馬監大太監,兵仗局也是在他的實際管理之下的,他對這個問題也很糾結。

按理說,他和高務實那是老朋友了,高務實在這些事情上也的確從來沒有坑過他,可是對於要不要支持以萬曆一式取代隆慶二式,他還是很猶豫。

萬曆一式是不是一支好槍?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兵仗局的測試結果是,這槍的槍身除非拿去硬擋敵軍騎兵衝鋒時砸下來的狼牙棒,否則在戰場上損毀的可能性很小,而配備的刺刀更是誇張,那一支“半截唐刀”,在使用者有力的情況下,足以將現有的任何盔甲近距離洞穿!

甚至,拿來拼刀也不怕,現有的制式雁翎刀、苗刀(戚家軍版)都會在硬拼中被斬斷,只有朴刀不至於斷裂,但也會缺口。

這就厲害了,要知道朴刀和刺刀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武器,所以高務實說這刺刀是最新冶煉技術下形成的新一代“尖兵利器”,的確不是吹噓。

只是這個價格……這麼短短一截……

實在太貴了,幾乎等同於同重的銀子了。

朱翊鈞聽完彙報也有些頭疼。

貨肯定是好貨,這不用說了,雖然他沒法看實際打靶(不允許在皇帝面前實彈),但兵仗局安排了“拼刺刀”演示,這萬曆一式的刺刀在他看來完全擔得起“削鐵如泥”、“吹毛斷髮”的美譽。

可如果要列裝這樣價格的火槍,兵部肯定是一臉笑得稀爛,但戶部怕是要發飆。

關鍵是他今年還減免了一大筆賦稅,這個缺口還指望幾大港口的商稅提高來補呢,現在上哪弄這麼一筆錢去換裝武器?

當然,朱翊鈞的思路是換裝速度不變,一年換裝兩萬五千支到三萬支,而不是撥款不變、削減數量。

削數量也是有問題的,現在隆慶二式各地邊軍都想要,幾鎮連番上疏,有仗打的遼東不必說了,理由就是我這裡急需;其他各鎮也不客氣,比如陝西方面就說,隨着俺答的病重(之前還只是病重的時候),現在東套和西套都有些不穩,萬一要是打起來,咱們擋不住。

宣大山西三鎮則說,由於俺答病重,擔心他死後局勢有變,我們三鎮這幾年騎兵反而減少了,如果再沒有火槍之利,後果不堪設想。

甚至連薊州的戚繼光都湊熱鬧,說空心敵臺建成之後,薊鎮雖安,但苦於火力不足,始終無法對入侵的敵軍造成足夠的殺傷,因此急需更換隆慶二式火槍以提高火力。

要說他們邊軍是真的需要,那也就算了,京營居然也嘰嘰歪歪,說什麼邊軍換裝居然比京營的力度更大,這簡直是本末倒置,我京營坐鎮燕京,乃是陛下您震懾天下的最強武力,焉能落於人後?是以我京營也需要大力換裝——如果是一年三萬把,我京營得要一萬五!

你也好意思說自己是大明的最強武力?

朱翊鈞對這些說法全部只當沒看見,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在分配,基本上還是遼東拿大頭,薊鎮和宣大等地跟着分一點,陝西就基本是湊數了,至於更遠的地方,尤其是南軍方面,那就更少。

不過南京兵部也不是吃乾飯的,他們還有獨特的一招:咱們自己買。

南直隸、浙江、廣東等地都比較有錢,督、撫各衙門隨便擠一擠,就能湊幾個十幾萬兩出來找京華自購——只要南京兵部用印就行了。

大明的體制很獨特,南京兵部的實權很大,南方各省的軍備都是南京兵部直接管,只有重要大事纔會報北京兵部或者朝廷,向這種地方採購,南京兵部完全可以做主。

而南京兵部根本不可能會反對地方自購——又不要它出錢,地方軍備強了,他們南京兵部腰桿子才硬啊,所以當然不會反對。

北京方面雖然因此丟了南方諸省換裝的大包袱,但京營和九邊的兵力畢竟遠超南方,如果現在槍支價格增加一倍,問題還是很大。

上哪弄錢呢?朱翊鈞開始頭疼起來。

“務實……”猶豫了一會兒,朱翊鈞還是開了口:“你看這萬曆一式,賣二十八兩如何?現在戶部實在是緊張,而去年堯娥大婚,今年堯媖大婚,明年潞王又要大婚,內帑方面一時也有些窘迫……”

別看只是砍了二兩銀子,但換裝是大買賣,一年三萬支的話,這就六萬兩銀子省出來了,十年換裝三十萬支,那就省了六十萬兩。

皇帝親自談價,這還是第一次,這個面子得給。

六萬兩固然不是小數目,但高務實還能接受,畢竟這筆買賣的賬其實不是朱翊鈞那個算法,他那是個外行算法。

現在這個新的滲碳鋼成本比較高,主要還是生產工藝不太成熟,現在產出的,其實都是臨時生產線上出來的產品,將來肯定還有生產線的調配升級,再加上工人工匠們的熟練度慢慢也會提高,良品率肯定會隨之上升,成本也會逐漸下降,到時候如果還維持原價,那肯定是賺翻了。

咳,因爲哪怕隆慶二式,利潤也是很可觀的,何況萬曆一式?

所以只要換個思路,就會發現哪怕二十八兩銀子一支,也就是前一兩年賺得少點,最遲到第三年,成本肯定大幅下降,利潤自然一下子就上來了。

因此,拿下訂單纔是關鍵。

高務實嘆了口氣,正色道:“君有所命,臣豈敢不從,皇上說二十八兩,那就二十八兩吧,京華方面……臣自去想辦法跟他們解釋。”

嗯,京華是個商業集團,這個話高務實早就多次跟朱翊鈞說過,朱翊鈞也是能理解的。

見高務實答應,朱翊鈞鬆了口氣,連忙敲定下來:“那好,戶部方面,由朕來說,實在不行,多的錢就戶部出一半,內帑出一半。”

咦,你現在就有三大徵時的覺悟了?

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289章 封賞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56章 棘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212章 誤解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95章 破虜(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90章 降服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225章 三策(中)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98章 曙光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32章 全權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