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

太原並非此行的終點,至少南邊還有一個事實上已經到手的升龍城,正等着高務實臨幸……呃,駕臨。

不過,馬上出發卻還不行,至少得把太原城裡的莫軍打散重編一番才行。

雖說打散重編也不代表這支軍隊就完全變成高務實能夠如臂使指的自家軍隊了,但至少能比一動不動要強一點。

時間緊張,來不及仔細編制,高務實直接把自己麾下的三百家丁抽出兩百五十人出來,按照百分之一的比例扔進了這支莫軍之中,幾乎所有人都相當於直升百戶,只是沒有名號和品銜罷了。

百戶論品銜可是正六品,比他高某人現在的級別還高呢——雖然兩者的實際地位相差千里。

整編是來不及深入整編的,把莫軍打散重組一下,讓自家家丁往裡面去充當實際上的“連指導員”之後,高務實就不得不啓程南下升龍了。

說起來,莫敬恭和莫玉麟的投誠對高務實還真有點作用,最直接的一點當然就是兵力加強——原本岑黃兩家狼兵一共五萬,損失了一點,現在恰好各自的第一批援兵補充進來,基本還是五萬這個數,現在加了莫軍兩萬五,這就有七萬五千大軍了,如果再加上正在升龍城的高珗部,妥妥的八萬大軍,正好與當年張輔的兵力持平。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莫敬恭和莫玉麟只認高務實,可不認廣西土司,所以這支莫軍只要還處在“聽話”的情況下,他們就可以算作是高務實自己手下的兵。

這一來,高務實手底下倒有了三萬“嫡系”了。如果加上艦隊上的九千多水手,那就是水陸兩軍近四萬,還真是一支大軍,這下子倒是不會“幹弱枝強”了。

七萬多將近八萬大軍出動當然是浩浩蕩蕩、旌旗連山,不過相對的,走得就比之前只有狼兵的時候慢多了。攏共就一百四十里路,生生走了三天半,到第四天裡頭纔算到了升龍城。

莫茂洽在高珗進城的時候硬挺着以“眼疾”爲由,沒有出城相迎,但高務實親自到了升龍城,他就沒法再借用這個理由不出面了——其實也是不敢不出面。

高珗在他看來不過一個家丁,就算實際權力不小,但身份還是擺在那裡,他親自出面未免有些丟份,但高務實就不同了。

高務實的身份來歷他這幾天早已從高珗口中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出身於一派文宗之家;伯父不僅是宰執天下十年的前首輔,而且美諡文正,是真正的文臣之巔;自己做過當今萬曆天子的十年伴讀,絕對的天子近臣、心腹股肱;這就罷了,他本人居然還是大明唯一承認的一位六首狀元、天下文魁,以新科進士而爲一省巡按……

這能是他莫茂洽敢不親自迎接的人物?

更何況人家現在大軍壓境呢!

高務實出現在城外之時,莫茂洽已經率升龍城的全體文武百官恭迎了一個多時辰了,一干養尊處優的安南顯貴這次沒有一個人敢叫苦抱怨,全都恭恭敬敬、滿面堆笑。

高務實這次沒穿他的巡按官袍,畢竟青袍打獬豸補有點鎮不住場面,所以他把壓箱底很久的大紅紵絲飛魚服給翻出來穿上。這也是加深一下安南“朝廷”對他的特殊性的印象——七品巡按就有特賞的超品賜服!

其實這倒是他想多了,眼下的局面擺在面前,別說青袍獬豸補,他就算是穿一身布衣,莫朝上下該跪的照樣得跪。

從莫茂洽這個“大越皇帝”到其下的官員們,今天誰也沒穿他們在安南的服飾,全部統一換成了大明的官員常服。莫茂洽身上也沒有一丁點明黃之色,規規矩矩的穿着從二品都統使的大明官服,以下官員則以此類推——還真是類推,因爲他們很多人在大明其實都沒掛上號,現在的官服品級全是“類推”出來,好多都是這幾天臨時趕工做的。

關於莫茂洽患青光眼失明的事情,高珗已經提前報告過高務實,所以高務實一見那位雙眼用紅色布條蒙着的“二品官員”,就知道那必是莫茂洽無疑。

莫茂洽目不視物,自然看不見高務實,身邊的雄禮公莫敬止提醒了他一下,莫茂洽便直接跪倒在地,口中高聲道:“下官安南都統司都統使莫茂洽,參見按臺。”

同樣從二品的文官布政使在巡按面前現在也只能自稱下官,都統使當然也只好是下官了。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一句:嘉靖二十年,莫登庸歸附,“世宗以其地爲安南都統使司,以莫氏爲安南都統使,秩從二品,分其國十三承政司爲十三宣撫使司,隸廣西佈政”,後來朝廷又令安南之海陽等十三路各設宣撫司一員,通隸廣西佈政。

也就是說,莫朝包括都統使本身在內,外加十三路宣撫,理論上都歸廣西布政使司管轄,而廣西布政使司本身又受高務實這個廣西巡按監察,所以對於莫朝這些官員,高務實還真是上官。

不過也有一點要說明,就是莫氏內附時,安南已分南北朝,清化、乂安、順化、廣南四個宣撫司在南朝手裡,所以明朝所置安南都統司,實際上只所能管轄到越北的九個宣撫司,這九位理論上的安南封疆大吏,已經都在莫茂洽的嚴令之下趕來參見高務實這位上官了。

雖然以上種種,都是名義上的事,但在現在這種局面下,有名義就好辦了。

所以高務實在“親切接見”了莫茂洽這位安南都統使之後,忽然問了一句讓所有安南人發愣的話:“本按只見到九位宣撫,還有四人何在?”

呃……您老是真不知道,還是在開玩笑?

那四個名義上的安南下屬宣撫,都在黎朝手裡啊,怎麼可能來參見?

但莫茂洽反應很快,雖然瞎了眼睛,卻立刻道:“此四人已從賊!”這廝雖然是“大越皇帝”,漢話說得倒是頗爲不錯,就是有點粵語調,好在粵語在後世傳播範圍很廣,影響也不小,高務實居然也能聽懂。

“哦?”高務實彷彿從來不知道此事,煞有介事地問道:“莫都統此言當作何解?”

莫茂洽聞絃歌而知雅意,連忙道:“按臺容稟,前者有鄭氏逆賊,不肯服從天朝決議,乃自稱得前黎朝後裔而於清化自立……”

說着,就把鄭氏重立黎朝的舊事,照着莫朝的說法講給高務實聽。按照他的說話,鄭氏所立的所謂黎朝僞帝,從來沒有得到過大明天朝的承認,乃是不折不扣的逆賊,而鄭氏更是逆賊中的首惡。

如今這逆賊之首惡甚至還在聚集大軍,想要反抗天朝所冊封的安南都統使,將叛逆事業進行到底,簡直罪大惡極,罪不容赦!

因此,他希望天朝弘揚正義,希望高按臺主持公道,獎帥三軍,一舉蕩平黎逆鄭賊,還安南一個朗朗乾坤,還大明一個安靖天南。

高務實面色嚴肅,口中卻讚道:“好,莫都統既然有此一請,本按自會爲你主持公道……不過大明天兵遠來勞累,且攻伐黎逆鄭賊之事也需你安南與我通力合作,不如且先安置一番,待本按與都統將各項細則商議妥當,再行出兵不遲,都統以爲如何?”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按臺請移步城內,下官已經備好薄酒,爲按臺接風洗塵。”

高務實點了點頭,道:“那好,就依都統所言,都統請。”

“豈敢豈敢,按臺先請。”

高務實看了一眼面前這據高珗說只能走“大越皇帝”的祥符門,昂然從正門而入。

升龍,從現在起,就是我的升龍了!

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040章 瞭解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52章 又面聖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50章 擔當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35章 密奏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57章 支持(4更)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15章 切蛋糕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