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

次日,天光破曉,紅河河口已經在望了。

潡河河口雖然寄託了兩位老闆的良好願景,但潡河到底能不能通航大船,畢竟還沒有得到詳證,因此京華這支自稱前來複仇的艦隊,至少此次還是得走紅河。

此時海面上出現了幾個小島,船隊得從島嶼間穿過,才能夠進入河口。不過高珗站在艦橋上看了看,發現這幾個小島海拔極低,島上面也幾乎沒有任何起伏,或許將之稱呼爲“沙洲”倒會更加合適些。

“這幾個島嶼的位置卻是不錯。”高珗打量了一會兒,道:“如果地勢再高一點的話,在上頭設置炮臺,拿來扼控河口,倒是頗爲不錯。”

李老闆微微搖了搖頭,道:“安南人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件事,一點兒跡象都沒有,在下從這裡經過至少十幾回了,島上應該只生活着爲數不多的漁民,能不能夠算做一個漁村,恐怕都不大好說。”

“老李說的不錯,在下也沒有在這裡發現過莫氏的軍隊。”胡老闆點頭應和道:“據說莫氏方面的武備比較落後,尤其是在火器方面,已經開始落後於南邊的黎朝了,在下覺得他們或許是因爲大炮不行,那些過時的土炮即便設置在島上,也起不了封鎖河口的作用。”

高珗聽了這點,倒是關注了一下,問道:“南邊的黎朝,在火器上面頗有進步?”果然管武裝力量的人,相比於哪裡適合開港做生意,還是更關心武備方面的問題。

胡老闆道:“黎朝倒也談不上什麼進步不進步,只是他們好像跟佛郎機人做起了生意,從佛郎機人手裡買了一些炮,聽說甚至還買了兩條戰船,希望藉此對抗一直壓着他們打的莫氏水軍。”

高珗皺了皺眉,佛郎機人他知道,老爺稱呼他們爲葡萄牙人,這些人在航海方面能力不錯,連老爺對他們都比較重視。實際上大明的火炮發展,在嘉靖初年的時候就曾經因爲繳獲佛郎機人的火炮而得到提高,後來一邊進口,一邊仿造改進,纔有現在的模樣。

甚至京華的火炮,目前也是佛郎機炮的改進版,由此可以看出佛郎機人的水平,如果南邊的黎朝也在進口佛郎機的火炮,到時候沒準會有些麻煩。

當然,這些話他就不會對胡老闆和李老闆說了。

島嶼沿岸,零零星星的泊着幾條漁船,船上掛着幾張漁網,船上則晃動着早起的漁民忙碌的身影。

看見有這麼龐大的一支船隊開過來,不少安南漁民都停止了手中的勞作,默默的注視着船隊魚貫而過。

這些紅河河口的漁民,早已經見慣了大船,不過他們平時見的都是“朝廷”的水師,但問題是水師前段時間不是大舉出動南下跟黎逆作戰去了麼?

而且這支船隊雖然一看就知道是要進河口的,但怎麼看也不像朝廷的船隊,這些船上的旗幟似乎也不是朝廷的旗幟呀,哦……倒有些像大明國的船。

難道大明終於發現咱們莫氏安南纔是最恭順的,現在派出大軍要幫咱們平了黎逆?

唉,算了算了,上頭的事情,咱們也搞不明白,大明國的事情,更加搞不明白,還是不去傷這個腦筋了,反正凡事自然有朝廷頂着。

此時京華的船隊從兩個小島間緩緩駛過,河口已經近在眼前,幾條躉船停泊在島嶼和河口之間的海面上。

“看來這些安南人對咱們倒是沒有什麼惡意,或者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或者是不敢對咱們有什麼惡意……總之,都是好事。”高珗笑了一笑,放鬆了一點,道:“這一帶雖然沒有什麼合適的港口,不過看起來倒也多少還是有些商人在此做買賣的?”

由於紅河口不是港口,沒有像樣的碼頭,無法停泊大噸位的船隻,於是這些躉船就充當了浮動的碼頭和倉庫,外洋過來的商人將貨物卸載到躉船上,岸上的買家坐小船、劃小艇,到躉船上來選購,並拿自己的小船、小艇,將選購的貨物運載回去。

“是的,畢竟是河口嘛。”李老闆說道,“還是有些商機的,海船進了內河,適航性會變差一點,再加上風向風力等問題,都會對海船造成影響,所以一般外洋來的商人,若是買賣不算太大的,一般就懶得順着紅河去升龍,而是就近在紅河河口這裡完成交易。”

胡老闆則說道:“這些躉船,較之在下上一回來,似乎還多了幾條,卻不知何故?”

李老闆數了一數,想了一下,也點了點頭,道:“似乎是的,或許是因爲莫氏和黎氏之間又開始打仗了,所以有些物資的需求變得更大。”言下之意是,外洋的商人來得更多了。

船入河口,雖然附近的漁民對京華的大船隊沒有表現出什麼惡意,但高珗還是下令編隊提高戒備。

誰知道這戒備還真不是多餘的,沒過多久,桅杆上的“望臺”就發現狀況了。

“報告,前方河面發現河椿!”

船隊立刻開始降帆,減慢了速度,最終停了下來。

不遠處的河道中央,出現了一長溜的“河上拒馬”,這種插在河道中間的“拒馬”寬約一丈有餘、不到兩丈的樣子,通常是兩個“拒馬”並排設置,彼此之間相距也是一丈有餘、不到兩丈。前後兩排,間隔大約十丈左右。

不過這些“拒馬”並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前後交錯,成“S”形的分佈,像一條體寬五丈左右的長蛇,向着上游的方向蜿蜒行去。

高珗讓望臺報告得更清楚些,望臺上可能數了一會兒,纔回報說一共三十排,也就是六十具“河椿”,前後綿延約大約兩裡的距離。

河椿不是什麼新鮮戰術,大明自己也會搞,尤其是對於參加過對倭寇作戰的高珗來說,更是玩剩了的玩意兒:先將木樁一端削尖,夯入河底,然後,將“拒馬”固定在木樁露出河面的另一端,即成爲阻礙敵軍艦隻前進的“河椿”了。

眼前的“河椿”,是拿來阻礙哪支敵軍的艦隻呢?這似乎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的事兒。

可是高珗微微皺起眉頭,覺得這情況有些出乎意料,安南人已經提前知曉我們的行蹤了?他們怎麼會知道的呢?

要知道,這六十具“河椿”的設置,絕不是隨口一說,馬上就妥的事情,就算是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至少也要一整天的功夫。而這批“河椿”必定是在艦隊達到紅河口外海之前就已經佈置好了,所以,如果這批“河椿”確實是拿來應付“捕蛇行動”的,則安南人必定是提前知曉了京華艦隊的行蹤。

可是這說不過去啊!安南就算對大明有所防備,在海上的關注點,也應該是廣東水師纔對,欽州港這纔剛剛開建呢,自己來之前這些船都是停泊在臨時碼頭,安南人安插細作要是這麼給力,錦衣衛不得慚愧死?

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147章 不與聞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08章 在宮中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12章 入城式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47章 不與聞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205章 政策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