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

皇帝的聖旨加急下達到廣西時,高務實剛剛與廣西巡撫張任經過一番懇談。

張任的蠱毒已經基本解除,只是他此前中毒太深,病得差點一命嗚呼,所以直到現在都很虛弱,原本是不該輕易離開桂林的。

然而高務實要征討安南的事情,還是讓他驚出一身冷汗,顧不得阿梨姑娘交待他不可勞累的警告,親自趕赴南寧與高務實見面。

高務實對他的到訪很是驚訝,一交談才知道,張任此來是因爲擔心。

他倒是並不很擔心莫朝能打到廣西來,而是擔心高務實這是“因怒興師”,小看了安南的複雜性,導致重大損失。

張任問高務實,是否知道當年嘉靖時的名臣、前兩廣總督張經在接到嘉靖帝要南征安南時所提出的要求。

高務實當然知道,他謀劃安南雖然前後加起來也就幾個月,但這幾個月中,他還是做了很多功課的,沒有改變他一貫的“算計過甚”風格。

張經當時給嘉靖的報告,說打安南很麻煩,“安南進兵之道有六,兵當用三十萬,一歲之餉當用百六十萬,造舟、市馬、制器、犒軍諸費又需七十餘萬,況我調大衆,涉炎海,與彼勞逸殊勢,不可不審處也。”

意思是什麼呢?打安南可以有六條路過去,但是需要調集大軍三十萬人,每年的軍費開支要一百六十萬兩,外加造船、買馬、打造兵器以及犒賞大軍,還要額外再話七十多萬兩,加在一起,一年得花掉兩百三十萬兩白銀。

況且打安南是對方在以逸待勞,咱們劣勢很大,不能不注意。

最後一條暫時可以忽略不計,因爲奏疏和聖旨往返的這段時間裡,莫朝已經把大軍調集到南方,和黎朝的戰爭馬上就要打響,以逸待勞云云,已經不復存在,最多有個主客兵的區別。

但是對於前面的那些,尤其是張經提到的各類數字,高務實是有不同意見的。

首先就是打安南需要三十萬大軍之說。這是典型的以天朝上國心態打仗的風範,就好比當年隋煬帝徵高麗,打高麗真的需要百萬大軍嗎?唐高宗李治滅高麗的時候難道派了百萬大軍?

根本不需要,實際上這百萬大軍也好,三十萬大軍也罷,很大一個程度都是爲了派頭——天朝上國的派頭。

你看看咱們天朝上國,牛逼吧,動輒就是大軍數十萬,鋪天蓋地,氣勢如虹,擺平你們這些個蕞爾小邦那不就跟玩兒一樣?所以這其實更多的是面子需要,而並非實際需要。

當然,張經當時能調動的兵力,主要以衛所兵爲主,衛所兵的戰鬥力……大概主要是湊個人數,讓大軍看起來更勢不可擋,真正開打,還是一靠家丁,二靠班軍,三靠土司。

然而按照比例來算,各將領的家丁加在一塊兒最多不超過兩萬,班軍約莫兩三萬,土司當時能給張經調動的大概也就兩三萬(嘉靖中期朝廷高層對土司狼兵的忠誠和戰鬥力都是存疑的,所以用得並不多)。

這麼算下來,張經所說的三十萬大軍,其中真正算得上有戰鬥力的部分,頂破天也就是七八萬人罷了,其餘兵馬除了徒費糧餉、浪費運力之外,根本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而高務實現在已經取得了岑黃兩家的絕對支持,又許以重利、厚酬,並且給他們後勤支援,桂西桂南土司完全可以全力出擊,調動精銳狼兵五萬是不在話下的。

高務實調集的五千家丁也已經到位,這五千家丁在某種程度上是高務實出錢出力而由戚繼光、劉顯等人打造出來的“試驗部隊”——主要的試驗方向是比戚家軍更高配比的火器化程度。

高務實雖然一直對自己的指揮能力存疑,但對戚繼光的練兵能力是毫不懷疑的,他覺得這支家丁護衛團的戰鬥力本身是靠得住的,只要不瞎指揮,不應該出現什麼大敗虧輸的情況。

而所謂的瞎指揮,高務實覺得最大的瞎指揮就是愛分兵。

愛分兵真是大明的特色痼疾,歷史上的薩爾滸之戰,雖然建州的八旗兵正處於高光時刻,但明軍如果不亂分兵,其實完全有得打——光是劉綎所部就差點把八旗的牙給崩了,而且當時劉綎沒有等來他帶慣了的四川兵,而是帶着朝廷配給他的部隊出征的。

可見分兵真的不愧是紅朝太祖強調了無數次的大忌,反倒是努爾哈赤那廝的“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打法,跟紅朝太祖的“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是同一思路。

所以兵力方面,高務實覺得他現在手裡就夠用,根本不需要什麼三十萬大軍——他雖然有錢,也不敢說能支撐三十萬大軍勞師遠征啊。

既然說到錢,高務實又仔細跟張任掰扯了一番,總的來說就是,他認爲張經算的這筆財務帳也有問題,最起碼和他現在要面臨的情況相比,是完全不符的。

首先第一條,三十萬大軍沒有了,只剩五六萬軍隊需要養,這不必解釋了。

然後呢,這五六萬軍隊,土司狼兵是不發軍餉的,只有高務實的家丁要發餉,而且餉銀標準比較高。但是高務實的家丁部隊平時也發餉啊,戰時只是提高一部分,再加上獲勝之後的賞賜而已,就算最終總額翻倍,對高務實的影響也不大。

目前高家家丁的正餉是四兩一個月,典型的高薪,如果包括賞銀在內,最終開銷的總額全部翻倍,也就是八兩,一個月多少?四萬兩。

低不低?肯定不低呀,相當高了,一年得接近五十萬兩呢。可是實際上,增加的部分不過二十多萬兩,他高務實從哪勻不出這點錢來?

所以高務實算出來的每月開支,頂破天十萬兩銀子,就算戰況激烈,損耗比較大,再多算五萬兩好了,那也不過十五萬,他依然支撐得了——他距自己離任都只有大半年了,可從來沒想過這場仗會連續打一年以上,他要的是以快打快,所以軍餉肯定是夠用的,甚至不會拖累京華,了不起就是京華在戰爭期間暫停擴張罷了。

而張經那筆賬裡的另外七十萬兩,高務實根本就無視掉了——船隻他有,馬匹也不缺,武器是提前準備好了的,而犒賞……這筆錢剛纔已經算到軍餉裡頭了啊。

張任聽了高務實的分析也有些發愣,怎麼朝廷要打安南需要那麼大的開支,而高務實來打就一下子少了這麼多?

但他也不能說高務實的分析沒有道理,因爲這筆賬實在算得很清楚了,唯一的問題就是到底這五六萬人是不是真的夠用。

畢竟,張任之前和劉堯誨打八寨,思路也是大軍圍剿,而不是高務實現在這種精兵猛攻,所以他一時還是有些懷疑。

在他心裡,自然還是三十萬大軍聽起來比較牛逼……

高務實笑而不語,他知道張任他們這些人的思路早就過時了,看看人家戚繼光就知道,現在不是搞人海戰術的時候了。人海戰術再次發威的時候,已經進入工業化大生產時期,而現在,是精兵作戰時期,就像歐洲那些殖民者一樣,幾百人就能滅大國(如西班牙滅阿茲特克,當然這個有意外因素且西班牙有土著盟軍),所以現在已經開始進入質量時代了。

張任最終沒能說服高務實,也只能嘆息一聲,預祝高務實好運了。

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90章 去遼陽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87章 “生意”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131章 急,不急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95章 破虜(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99章 借刀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30章 立威第268章 揭謎(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29章 複雜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47章 不與聞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154章 將至第109章 喜與憂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