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

劉顯的憤怒溢於言表,但高務實的面色還是比較冷靜的。倒不是他多麼冷血,而是大明的兵制其實從建國後不久就已經變質,眼下衛所制幾乎已經快要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那不是單單劉顯手下或者南京附近衛所獨有的問題,而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京營之所以不斷在改制、在調整,還不就是因爲兵制已經從根子上爛掉了,所以不管怎麼改都是換湯不換藥,跟本出不了什麼好的“療效”麼?

但是對於這件事,高務實要好好思考一下究竟要不要幫劉顯一把。

如果不幫,人家今天怎麼也算是對自己有相救之恩,哪怕這事情的發生本來就有他們父子的原因,甚至他的出手動機也很難說單純,但對於一個試圖走文官道路從政的人而言,高務實不願意讓自己跟“知恩不報”這種貶義詞有哪怕一丟丟關聯。

但是如果要幫,怎麼幫呢?是單單隻幫劉顯擺平這件事,還是要加大力度對南京官場——至少是南京官場的武將層面進行一定程度打壓、清理和調整呢?甚至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趁機推動在全國範圍內對衛所制度進行調整或者改良?

高務實想了想,覺得眼下就在全國範圍內改良衛所制度現在還是不要考慮了,自己出來之前高拱跟他就提到過,他這位三伯眼下手裡頭有很多大事要辦,推動改革全國衛所這種涉及面太廣、涉及利益太深的問題,縱然三伯有這個心,現在也沒這個力。時機不成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是先緩一緩。

動一動南京的武將層面呢?嗯,這個倒是未嘗不可,留守在南京的勳臣大多是“開國系”,通常以魏國公徐家爲首。徐家的祖宗徐達當然是英雄了得,但凡瞭解明朝的人,很少有不佩服徐達的。

然而到了眼下的大明,經過兩百年養豬式的榮養,徐家其實早沒有什麼“能打”的後人了,完全變成了一個附着在大明肌體上敲骨吸髓的寄生蟲,按照高務實的改革理念,這種家族即便因爲歷史原因不便剷除,但也要進行重新引導和改良。

現在的南京守備勳臣是魏國公徐鵬舉,對於這個人,高務實多少有一些瞭解。他是中山武寧王徐達的七世孫。祖父徐俌,於正德十二年七月去世,父親徐奎璧,早亡。徐鵬舉於正德十三年十一月從祖父徐俌那裡繼承魏國公爵位。正德十六年守備南京兼掌中軍都督府事。嘉靖四年八月加太子太保,統領中軍都督府。從嘉靖十七年四月開始,出任守備南京勳臣至今。

“鵬舉”這個詞,但凡稍微看點歷史的人,估計都很熟悉:岳飛,字鵬舉。

徐家好歹也是武臣巔峰的家族,不會連岳飛都不知道,那爲何徐鵬舉他爹如此不懂事,竟敢給兒子取名鵬舉呢?

這事兒有個傳說,說徐鵬舉的父親徐奎璧,有一日夢到嶽王爺對他說,“吾一生艱苦,爲權奸所陷,今世且投汝家,享幾十年安閒富貴。”沒多久,徐奎璧的兒子出生。也許是那個夢突然浮上徐奎璧腦海,毫不猶豫的,他就給兒子取名爲鵬舉。

按照原本的歷史,徐鵬舉“享國五十七年,爲掌府及南京守備者數任,備極榮寵”,看起來,嶽王爺享福的的願望是達到了。

不過呢,南京城裡還流傳着另外一則傳奇。

說的是前幾年,徐鵬舉在南京郊外建園林,清理乾淨草木之後,發現有一處隆起,似一座古墳。徐鵬舉很不高興,命人將之推平。身邊有人對他說:國公爺,這樣不好啊。或許是別人家的祖墳呢?要不,我們發個佈告,看有沒人來遷走,然後再計較?

徐鵬舉不聽還好,一聽更氣,我堂堂魏國公府要建園子,我還管是誰家祖墳?來人呀,趕緊的,給我挖了!

這一挖,還真就挖出一座大墳來。又有人來說了,國公爺,這事可不好,咱們還是把它填了吧。

徐鵬舉“又大怒。劃之,則宋相秦忠獻墓也,閱之大喜,剖其棺,棄骸水中。”

原來,這竟然是宋朝大奸臣秦檜的墳!沒得說,開棺棄骨,這是我大明忠臣必須做的事啊!

如果事情到此爲止,那這事就真的挺傳奇了:這完全是嶽王投胎轉世來報仇了啊!

所謂“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徐鵬舉這個嶽武穆的轉世投胎者,完全可以籍此成就一段傳奇。

是不是很厲害,簡直歎爲觀止?出生之前,父親夢到了岳飛;長大之後,自己掘了秦檜的墳。

哎呀呀,簡直是嶽武穆重生啊!

但是,且慢……還有個故事沒說。

“其爲守備時,值振武營兵變,爲亂卒呼爲草包,狼狽而走,全無名將風概”。

意思是他這個南京守備勳臣,遇到振武營兵變,亂兵們根本沒把這位轉世岳飛放在眼裡,大聲嘲諷這位魏國公爲草包。而魏國公也的確沒讓亂兵們失望,充分展現了草包風采——狼狽逃走。

亂兵一起,堂堂徐達子孫、南京守備勳臣,居然嚇得調頭就跑,呃,這樣做可就真是全無名將之風了啊!

按理說,他的祖宗是名將,他的前世也是名將……無論說家學淵源,還是說“天人感應”,他都應該英勇神武、蓋世非凡才對,怎麼就成了草包了呢?

如果他真是岳飛轉世,這麼牛的人物,難道不應該像當年霍去病一樣,孤身入營、虎威一露,就把亂兵給鎮住麼?

這件事說穿了很簡單。成化年間,秦檜的墓就被盜了,據說當時挖出財富無數……既然早就被盜了,怎麼可能再被挖出來一次呢?

顯然,徐鵬舉的那些傳奇,不過是自己給自己造勢罷了。其實,這個造勢的方法在這個時代來看還算不賴,只可惜,爛泥巴終究是扶不上壁的。

徐鵬舉既然並無什麼過人之處,高務實覺得略微動他一動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更何況,高務實敢想主意去動一動這位堂堂魏國公、南京守備勳臣,除了這貨是個廢物之外,還有兩條原因。

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04章 京營第096章 地雷陣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263章 密議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149章 不急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99章 傳教士?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95章 破虜(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30章 立威(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98章 曙光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289章 封賞第238章 暗流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04章 京營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59章 索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