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

三朝元老、顧命首輔郭樸走在宮中,行色匆匆,面沉如水。

郭樸今年已經六十有九,虛歲已經是七十古稀,雖然身體相當好,但是按例來說,也到了年老致仕的年紀。

所以他今年已經上過兩道乞骸骨的奏疏,只是皇帝在請示了兩宮太后之後,兩次都沒有批准,反而溫言勸撫,極力挽留,乃至於特賜大紅紵絲坐蟒服。

這還不算,仁聖皇太后又單獨賜郭樸龍鬚酥十盒;慈聖皇太后更大方,賜金龜、金鶴各一,並百壽圖一幅。

慈聖皇太后還單獨派人傳話給郭樸說:“皇帝大婚後,哀家不能日日親視,惟賴元輔看顧,元輔受先帝顧命,豈忍遽辭輔弼?宜盡心參輔,勿再堅辭。”

如果說高拱當年穩坐首輔,靠的主要是從隆慶時代帶入萬曆時代的威望慣性,以及隆慶駕崩前那句“凡有事不決,問高先生即可”的遺命。那麼郭樸的首輔之位之所以也還算得上穩固,除了是“最後一位顧命輔臣”以及高務實在高黨內的力挺,剩下的就全靠兩宮皇太后的強力支援了。

兩宮皇太后說起來並無什麼治政之才,但她們同有一個優點,就是對於祖制異常堅持,似乎在她們看來,治理國家首先就要看內閣,而內閣則首先要看元輔,所以對於郭樸這位老元輔,她們一直都很倚重。

郭樸有時候甚至都懷疑是不是先帝有過什麼交待,因爲這個思路和當初先帝用高拱理政時的思路很相似:我不行不要緊,元輔行就好,我聽元輔的。

不過,今天發生的事實在太過棘手,恐怕要出大事。

要知道,自從萬曆五年皇上大婚之後,兩宮太后已經有三年沒有直接接見過外廷臣子了,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現在應該算是處於一個過渡期:皇帝沒有親政,但因爲已經大婚,兩宮皇太后開始慢慢把他當做成人看待。

但這也是一個危險期,是兩宮皇太后對皇帝進行最後考察的階段。如果這個時期安全順利的渡過,皇帝就會在某個時候正式親政,從此真正君臨天下;但如果在這個時期出現重大失誤,兩宮皇太后也不是沒有可能嚴懲皇帝。

而且,如果出現極端情況,而兩宮皇太后之間又能達成一致的話,她們甚至有可能尋求外廷的支援另立新君——潞王也是先帝之子,且因爲尚未成年,現在就在宮中,而且聽說李太后對他寵愛異常。

另立新君這樣的極端情況,出現的可能性當然很小很小,但郭樸作爲顧命首輔,卻也不得不加以考慮——如果事態嚴重到這樣的程度,自己能不能勸得住?

這樣的大事,肯定不是兩宮皇太后自說自話就能辦成的,至少也得有重臣支援,自己和張四維肯定不會支援,這不用懷疑,但是……申時行和餘有丁呢?

甚至就是許國,也不能完全排除可能,他雖然是高拱的門生,但卻是南直隸人,受心學影響其實也是很大的。

如果兩宮皇太后要另立新君,自己和張四維反對,那麼就會出現一種情況,申時行、餘有丁和許國三人一旦支援兩宮,且這件事最後辦成了,則內閣必然發生震盪,自己和張四維多半要去位,留下的位置就是他們三人的了……

到那時候,申時行便可以接任首輔,餘有丁位進次輔,許國也緊隨其後。

在這樣的誘惑下,他們的立場可是難說得很。

郭樸的眉頭皺成了川字,苦苦思索這些利益糾葛,以及兩宮皇太后可能持有的態度,同時又爲皇帝擔心——郭樸這幾年也是跟高拱一樣負責教導皇帝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現在也把朱翊鈞當做弟子。

但這個弟子身份特殊,乃是大明朝的皇帝,他惹出這麼大的麻煩來,郭樸要考慮的可不光是庇護他,還要考慮接下去的教育——同意廢帝是不在郭樸考慮範疇之內的,且不說一旦廢帝,高黨多年埋下的根基就相當於被挖斷,就光說廢帝會引起的國家動盪,郭樸也完全不能容忍。

幸好內閣雖然在皇宮之內,但離慈寧宮比較遠,而且過去還要繞路,所以郭樸還有時間盤算利害、思索應對。

他忽然想到,如果肅卿還在,面對這樣的局面他會怎麼做?

皇帝無視祖訓,私帶兩位公主出宮,跑到臣下家中,而且摒開左右,四個人單獨在一棟小樓裡呆了近三個時辰!

這是在幹什麼?

這種事情如果傳至民間,還不知道要被編排成什麼齷齪模樣,到時候只怕會成爲大明開國兩百年來,事關公主的最大丑聞!

高務實和朱翊鈞說起來都是郭樸的弟子,郭樸對他們兩個的人品還是有基本信心的,至少肯定不會認爲皇帝帶着兩位公主去高務實那裡真的會發生什麼醜事,但民間對這種事情一貫喜歡妄自揣度,然後再以訛傳訛,最後鬼知道就傳成什麼模樣了。

李太后畢竟在政治上敏感度不夠,她震怒的根源是兩位公主被朱翊鈞帶出去之後居然莫名其妙的對某個人有了傾慕之意,而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後宮制度中絕不能允許的。

可是郭樸卻知道,兩位公主的名聲固然不能說不要緊,可是現在真正的大麻煩在於李太后沒有認識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她沒有封鎖消息,而是公開懲罰皇帝和兩位公主了。

一個沒有親政的小皇帝違背祖制而被懲罰的消息如果傳出去,一旦處置失當,就可能引起舉國震盪!

在這個問題之下,什麼公主的名聲,什麼高務實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

他郭樸是顧命首輔,首先要考慮的是國家的穩定!要是國家因此出現動盪,他將來九泉之下怎麼面對先帝?怎麼面對高拱?

一腦門子官司的郭樸轉過一道宮門,忽然迎頭撞上一人,那人連忙將郭樸扶住。

郭樸定神去看,卻是黃孟宇的外甥劉平。

劉平扶住郭樸,口中連連道歉,郭樸知道他和他麼舅黃孟宇都是高務實在內廷的重要盟友,自然不會生氣,正準備說一聲“無妨”就離開,誰知劉平卻趁扶住他的機會小聲道:“廠督已經知悉方纔之事,他現在已經趕去了慈慶宮找陳太后,同時也派了人出宮將消息通知高諭德……”

郭樸一聽,連忙道謝:“有勞廠督和劉公公了,不知廠督還有什麼交待?”

劉平先是大聲笑道:“郭閣老客氣了,是咱家走路不長眼,衝撞了閣老,該是咱家道歉纔是。”

然後假意做了個躬身道歉的樣子,馬上又小聲道:“廠督說,萬曆六年高諭德回鄉之前就跟他說過,如果宮裡出了什麼事,只要堅持一個原則就行:只要皇上沒事,其他都是小事。所以廠督讓咱家跟您老帶個話,請您老千萬替皇上擔待些個。”

郭樸聽他說高務實兩年前就跟黃孟宇有過交待,不禁眯起眼睛,緩緩點了點頭,道:“多謝廠督提醒,老夫知道了。”

劉平笑着,躬身道:“閣老客氣了,您慢走。”

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29章 複雜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98章 曙光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111章 交接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50章 擔當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43章 致謝?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52章 又面聖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206章 弒嶽(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70章 西北望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