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

“姐姐,今兒見了那位侯公子,你心裡可滿意?”

月光清輝之下,兩位公主並肩漫步於後院小花園中,隨行的宮女太監都被趕得遠遠的,以方便兩位公主說些體己話。此時便是四公主朱堯媖眨着眼睛,試探姐姐的心意。

三公主與四公主兩個,一個十五,一個十三,大的情竇初開不用說了,小的則是剛剛摸到門檻邊,對男女之情似懂非懂。

有別於漢唐等朝,大明的公主被限制得極嚴,其中針對性的規章制度之多,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這也是昨日祭奠一下先皇,居然需要四位重臣爭論兩個時辰之久的根源所在。

歷史上明末清初時有位知名文人,隱居十八年,着書立說,追思明朝。

他在自己書中講,“本朝遠過前代”,意思是明朝比起漢唐宋元都好,這話說的人比較多,但他不同於泛泛而論,而是直接舉例說明。

於是他舉了二十四條理由,如“王公不敢擅殺人,重臣不得自闢下僚,文武官員不得挾妓……內廷不得專擅,母后不稱制,勳戚不幹政”等等等等。

然而可能會令後人所詫異的,是他排在第一位的,竟然不是“天子自爲居守”——也就是被人所津津樂道的天子守國門。

那是什麼呢?是“公主寡不再擇婿”。也就是公主不再嫁。

衆所周知,漢唐公主,尤其是唐朝公主,那叫一個豪放。別說老公死了要再嫁,就算是沒死時,也能在外跟和尚們玩得不亦樂乎。

可明朝的公主就不同了,那叫一個慘。翻遍《明實錄》,沒幾句話提到公主,看完《明史·公主傳》則發現,明朝公主們雖然入了正史,但基本沒有具體的事蹟可供記錄。了不起也就是誰的女兒下嫁給誰,什麼時候死等極爲簡略的事。

更不要說有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那樣干政甚至想當女皇的傳奇野心了。如果在《公主傳》裡看到了百字以上的記載,不用多想,這裡頭佔主要版面的,一定是她老公駙馬爺。

譬如朱元璋的女兒寧國公主,“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梅殷於永樂三年入宮時被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衛指揮趙曦故意擠下橋溺死。宣德九年,公主七十一歲的時候去世,前後守寡二十九年。明憲宗朱見深的德清公主,弘治九年下嫁林嶽,“嶽卒於正德十三年,主孀居三十一年始薨”。

現在知道爲何明朝某地只要出現節婦烈女,地方官就要上報皇帝,而皇帝則要單獨下旨賜建貞節牌坊了吧?

公主尚且被要求得如此嚴苛,何況民間?所以高務實一直很慶幸自己是以男兒身穿越到了明朝,萬一要是穿越成女子,明朝一定不是個好座標。

當然了,唐朝的公主在當時也被世家望族嫌棄,到了明朝更是被批得一文不值,所以想一想,女子還是儘量不要穿越,當世就是最好的時代。

三公主和四公主從小也是在各種規矩中長大,這十多年的生命當中,最“傳奇”的就是和皇帝哥哥一起偷偷溜出宮和高務實相見的這兩次,至於最開始那一次佛寺偶遇反倒不能算,因爲那次畢竟是有懿旨的,只是臨時出了點意外。

如果非要把那一次也加上,那麼兩位公主的三次“傳奇”,居然都有高務實參與,這對兩位從生來到現在就沒見過幾次男人的公主而言,衝擊着實不小。

聽着妹妹的話,三公主遲疑了一下,輕歎道:“侯公子……看來頗爲正直。”

正直當然是好詞,所以四公主就開心地笑了起來,道:“那就恭喜姐姐啦。”

三公主勉強一笑,卻不說話了。

看着姐姐如此,四公主眼珠一轉,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姐姐,你是不是覺得高修撰比侯公子更好?”

三公主大吃一驚,連忙一下子捂住妹妹的小嘴,四下張望,警告道:“堯媖!不要亂說話,你要害死姐姐麼?”

四公主朱堯媖連忙拉開姐姐的手,也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見四下無人,這才放心大膽地道:“姐姐說什麼呢?我怎麼會是想害死姐姐?”

她壓低了聲音,小聲道:“可是和高修撰相比,侯公子確實……嗯,確實差了一些啊。”

三公主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最後只是歎道:“書上說,選夫婿未必是那些文采風流的大才子纔是最好的,總是將來過日子最能安穩的,纔是女子的好歸宿。”

四公主撇了撇小嘴:“我就懷疑這些寫書的人都是傻子,要麼就是睜着眼睛說瞎話。”

三公主皺眉道:“怎麼說話呢。”

四公主不服氣地道:“就是說心裡話唄!”她搖了搖櫻脣,盯着姐姐的眼睛,問道:“姐姐,咱們不要說書上那些故事,我就問你一句,如果高修撰和侯公子你都能選的話,你會選誰?”

三公主苦笑道:“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說來有什麼用?堯媖,你從皇兄平時的言談和舉動中難道看不出來他對高修撰的信重和期望麼?高修撰過去那些事,不都是皇兄平時閒談時向我們提起的?要不然那次在佛寺遇見高修撰,我怎麼會說那些話?我……我只是對他有些好奇罷了,想看看他到底有多了不起,讓皇兄一直念念不忘,說起什麼事都能想到他。”

四公主笑道:“高修撰當然厲害了,六首狀元,天下文魁呢!要不然皇兄怎麼會送他那首詩,‘龍虎傳臚唱金榜,風雲聚會系玉冠。二百年來真魁首,朕爲文曲落書丹’,皇兄平時對自己的文才不也很自信麼,可是隻要提到高修撰,那模樣……嘖嘖。”

三公主卻聽得越發黯然,道:“是啊,可是正因爲如此,高修撰將來肯定是禁廬相侍的前程,絕不會與天家成爲姻親的。”

四公主見姐姐面色越來越差,不禁也有些苦惱,但也不敢抱怨這條該死的祖制,只能勸道:“皇兄對弟弟妹妹們一直都很好,說不定將來他會把這條祖制改掉呢?”

三公主搖頭道:“不可能的。”

“爲什麼不可能?”四公主噘嘴道:“我覺得這條規矩……”

“住口!”三公主臉色嚴厲起來:“堯媖,不要說了。”她本來想教訓妹妹幾句,卻實在說不出口,只能讓她不要再說了。

四公主見姐姐這副模樣,也歎了口氣,道:“我知道了,姐姐。就像花蕊夫人說的,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

第264章 出宮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144章 內因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90章 去遼陽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094章 無間道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52章 又面聖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030章 立威(中)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085章 議定第004章 京營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206章 弒嶽(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162章 二段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54章 糾結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225章 三策(下)第268章 揭謎(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00章 忽悠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