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

“商貿不發達和分配不合理這兩條,是大明的癥結所在?”朱翊鈞皺着眉頭,沉吟道:“可朕聽說現在民間商貿挺發達的啊,江南就不用說了,自從俺答封貢以來,連北通土默川的商貿,聽說都相當不錯,宣大各地上疏朕看了很多,都說宣府、大同二鎮快成北地江南了。還有,你那京華商社不也是跟土默川做買賣賺錢麼?”

“皇上覺得,這就能稱得上是‘發達’了?”高務實歎道:“皇上,您既然提到臣那京華商社,臣心中坦蕩,倒是願意和皇上好好說一說這個問題。”

朱翊鈞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往周圍看了看,正巧前邊有幾塊大石頭,便道:“好啊,走,咱們去那邊坐着聊。”

高務實知道朱翊鈞缺乏鍛鍊,雖然年輕,卻也走不得多少路,於是笑道:“好。”

兩人於是上前到了那一堆大石頭前,陳矩和曹恪連忙給朱翊鈞與高務實把石頭儘量弄乾淨點,兩人也無所謂風度了,一人一塊大石頭坐着。

朱翊鈞有些心虛地到處看了看,好在這會兒已經是晚上,大波人馬都在皇莊別院附近,這外圈只是偶爾有巡邏的哨衛經過,但他們坐在這兒不動,又是兩個書生模樣,哨衛也不會去管。

見不會穿幫丟人,朱翊鈞這才放下心來,道:“好了,你說說看,朕也想聽聽你的賺錢法子。”

高務實笑了笑,道:“差不多十年前,京華商社還叫京華商隊,那時候因爲他們可以從蒙古人手裡弄到馬匹轉手賣給宣大邊軍,所以能夠出口(出關的意思),順便就跟着做一些布帛之類的買賣,嗯……還有些駑馬之類,一年能賺個五萬兩銀子左右。”

京華商社當年起家是從高務實收降的響馬,這事朱翊鈞是知道的,宣大邊軍爲了弄些戰馬,悄悄允許一些商隊出關和蒙古人交易,朱翊鈞也知道一些,所以這些他都不驚訝,他驚訝的是五萬兩銀子這個數目。

朱翊鈞睜大眼睛:“封貢之前他們一年就能掙五萬兩?你知不知道當初月港開港之時,前兩年一年才兩萬多兩的關稅?”

關稅這個詞,其實早就有了,不過高務實特別愛用,連帶着朱翊鈞現在也習慣了。

高務實笑着搖了搖頭,道:“皇上知道去年他們在宣大這條線的毛利是多少嗎?”

朱翊鈞當然不知道,直接搖頭。

“毛利是四十三萬兩左右,淨利是三十六萬兩多一點。”高務實平靜地道。

朱翊鈞的眼珠子差點一下子瞪了出來,聲音都變了:“多少?淨利三十六萬兩?!”

高務實點了點頭,強調道:“只是宣府、大同這兩條線。”

朱翊鈞霍然站起身來:“山西一個省,一年還交不了三十六萬兩的稅!”

那是肯定的,全國一年收入才五百一十萬兩的收入,其中差不多一百萬兩都來自於四大港口,再去掉全國這幾年逐漸增加的商稅,和清丈田畝所增加的賦稅,其實基礎就三百萬兩罷了。

而朱翊鈞口裡的“山西一省之稅”肯定只是說了田賦。山西有多少田地?說起來倒也有四千兩百萬畝,但是山西多山啊,那兒上田極少,下田賊多,這能交幾個稅?摺合下來能有個十幾萬兩的田賦就算是天公作美了。

所以,京華商社光是宣府、大同兩條線上的收入,居然頂得上山西一省田賦的兩倍之多。朱翊鈞作爲皇帝,聽了這個消息還只是“霍然站起”,而沒有直接跳起來,這已經算是很穩重了……

“所以說,臣這樣的人,纔是最應該交稅的。”高務實歎息道:“皇上不妨想想,光是臣這京華商社一家,在山西一年就要賺這麼多錢,但是臣又不需要繳稅,這錢用來做什麼去呢?換做別家,大概也就只好買地,或者修園子了。”高務實說這話的時候也站起來了,畢竟皇帝站着,他不能坐着。

朱翊鈞目光遊移,想了想,爲難道:“可是,你是進士,你不交稅是應該的啊,國家應該藏富於民……”

“若說藏富於民,民不繳稅嗎?”高務實呵呵一笑:“皇上,這是藏富於士。”

“這也是祖制……”朱翊鈞歎息一聲,然後又有些詫異,彷彿今天才認識高務實:“務實,你剛纔這話的意思,我聽着好像是想交稅?”

高務實哈哈一笑,道:“皇上,如果全天下的進士都交稅,臣願意第一個交,但如果其他進士都不交稅,臣一個人交卻不行。”

“切!”朱翊鈞白了他一眼:“我還以爲你看朕窮得慌,想要幫朕一把呢。”

高務實搖頭道:“臣其實不在乎交稅的這些錢,但是皇上,您真的覺得,臣交一筆稅就能解決朝廷缺錢的問題嗎?臣以爲不能,就算臣一年交它一百萬兩的稅,也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恕臣無禮,現在的問題在於,皇上您是端着金飯碗在要飯。”

這話的確有些無禮,換做別人來說,朱翊鈞肯定是“上怒”,甚至“上震怒”了,但高務實不是“別人”,他是朱翊鈞十年的發小和同窗,甚至可能還有些朋友的意味。

所以朱翊鈞只是沉着臉,壓下火氣,問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的意思就是說,大明其實不缺錢,至少士人和與士人有關的一些人都不缺錢,真正缺錢的只是那些升斗小民,以及朕這個皇帝!”

“皇上英明。”高務實猜到皇帝不會因此對他動怒,畢竟朱翊鈞跟他同窗十年,很多思想都受到過高務實的影響,知道高務實這番話是真話,所以高務實又道:“不過這還只是一半。”

“一半?”朱翊鈞眼珠一轉,臉色又黑了三分,哼了一聲,道:“你是不是想說,另一半就是皇莊、王莊以及藩王宗室乃至勳親貴戚們的隱田?”

高務實笑道:“皇上英明。”

“你別光是‘皇上英明’!”朱翊鈞火氣漸漸上來了,瞪着高務實道:“朕難道不知道他們手裡的隱田多?朕難道不知道這些田產加在一起很驚人,而且要擠佔很多人本該擁有的田地?可是,你讓朕怎麼辦啊?優待宗室、優待勳貴,優待士人,這都是祖宗法度,是爲了天下長治久安,朕難道還能通通下詔廢除了不成?”

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216章 準備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57章 財迷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209章 加銜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273章 倒臺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88章 安南人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54章 糾結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206章 弒嶽(下)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29章 關係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30章 立威第114章 暫攝州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