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河南解元

回去的路挺近,不過有些走不動。

倒不是高務實一直心情激動以至於腿軟,而是伸手要賞的人太多——新鄭縣高務實,這五個字在近期的私莊之中可是熱門,以至於開封府的閒漢都知道他是何等人物了。

所謂私莊,就是一些賭場開出的賭盤,近期的賭盤當然是鄉試了,高務實早有高龍文的大名,又是新鄭高氏出身,還做過太子伴讀,算起來乃是當今皇上萬歷爺的同學,他不高中誰高中?

不過,正因爲高務實的呼聲高,所以買他中舉的人也多,這樣一來贏到手的錢反而有限。這些閒漢都是精明油滑之輩,一個個跑到放榜處等着,萬一看到高務實中了,就找高府的人要打賞。

其實一般而言,高務實這等身份是不必親自去看榜的,甚至爲了避免麻煩,他最近一直呆在包下的小客棧裡深居簡出,連與同來考試的本縣生員們都很少交流。不過今日卻偏偏選擇了親自去看榜,這一來那些閒漢們就越發要起鬨了。

雖然高家家丁看起來就不好惹,但閒漢們卻知道今天這樣的大喜之日,就算他們稍有過頭之處,只要嘴裡恭喜的話不斷,高家家丁也不會真拿他們如何,高解元更不可能拿他們撒氣。

既然撒氣不行,那就只好撒錢了。幸好這次高珗等人也算有了經驗,隨身帶了不少零錢——這次沒扔銀子,而是正經銅錢。

好容易擠開了路,高珗就抓着高務實的手臂奪路而逃了。沒辦法,他們一共也就十個人,如果慢吞吞地走,帶再多的錢也打發不了這許多閒漢。

一邊跑,高珗還一邊訴苦:“大少爺,明年會試您可別親自看榜了,要不然咱們得推着車子出來,推個十車錢,興許能勉強回府。”——會試是在京師考,高務實在京師有房子,自然不會住在外面,所以叫回府。

好容易跑回了小客棧,還離着一段距離呢,就發現客棧門口圍滿了人,彷彿在和客棧東家在說什麼話,那東家又是作揖又是打躬,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高務實再仔細看了看,那些圍着客棧東家的人卻不是什麼閒漢,看穿着打扮,似乎都是讀書人。

還是高珗反應得快,忙道:“大少爺,這可能就是夫人說過的,新科舉人們來見解元公了,他們來一是道喜,二是商議明日鹿鳴宴的事。”

高務實聽了有些頭大,他此前交好的都是京中的官員,一個個早已登第,其中哪些有前途,基本是一望便知。但這些同科舉子卻不同,高務實記性再好也不可能記得這其中將來有哪些人是會中進士的,甚至哪怕中進士也未見得會有大用的機會。

他這個人說實話,還真是很“務實”,在他看來,這些人要是一輩子止步於舉人,他跟人家現在的交情再好也沒有意義——將來他是要幹大事的,一個舉人他又用不上!

這說穿了還是兩個原因造成,一是明朝只中進士,舉人出身除非有海瑞的清名、歸有光的文名,否則根本沒有大用的機會,而高務實光是高拱給他遺留的人才就有一大把,更別提將來他老師郭樸估計還得留一批給他,他根本不需要這些同科舉人和他形成什麼相互關照——只有他關照人家的!

再一個,河南人口雖然不少,但文風一般,至少他印象中這一科鄉試應該是沒有什麼將來的大人物的,多半都是在河南本地混個舉人老爺的身份,吃投獻、詭寄當蛀蟲一輩子,他交往這些人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這是有數據的,歷史上由洪武四年至萬曆四十四年,共245年,每科狀元、榜眼、探花及會元共244人,其中南方士子竟佔215名之多,而北方士子僅佔29名,差距之大可見一斑。

這也是他之前深居簡出,不與這些人打多少交道的原因。要不然,他若是出身南直隸、浙江、江西這種地方,肯定是要跟同年們好好打成一片,誰知道里頭會不會就出了幾個閣老、部堂?

但既然人家來都來了,高務實也不好太清高自恃,拿出當年做秘書時的本事,與他們瞎扯閒聊、互相吹捧去了。

到了第二日,便是鹿鳴宴了。鹿鳴宴之設起於唐代,按照唐制,鄉試完畢之後,長吏以鄉飲酒禮會僚屬,陳俎豆,備管絃,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以宴之。

大明的鹿鳴宴設於明倫堂,主考、副主考、房考、監臨、提調、內外簾官、提學道、新科舉人都會參加,由布政司主持。

新鄭高氏的馬車駛到明倫堂外,高務實吩咐高珗等人在外等候,自己拿出大紅的請柬,在門口號軍們欽慕的目光中,昂首進入堂內。

到了正堂大廳之中,果然見得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此時舉子們基本上已經到齊了,官員們似乎也來到差不多了,尤其是考官們,一個個都被一衆考生圍着,一個勁兒的套近乎。

但當高務實進來,屋裡便立刻鴉雀無聲,無論是考官還是新科舉子,都把目光投向他——實在是大家都如雷貫耳了,高務實想低調都難。

高務實心中嘆了口氣,又不好跟他們打招呼,以免更顯得張揚,只好當沒看見一般,按照題名錄上所寫,去找自己的房師行師徒之禮,以謝舉薦之恩。

讓考官和考生相互認識一下,這也是此次宴會地目的之一。倒是巧了,《易》房的房師乃是衛輝府的教諭,姓王,是個老先生,去年他回鄉時還在獲嘉縣見過,只不過那次是王老先生跟着府尊大人一起拜見他,現在倒是輪到他拜見王老先生了。

不過規矩就是規矩,馬虎不得,高務實也不是個拿捏架子的人,便走了過去,規規矩矩的行禮道:“學生拜見先生。”

這王老先生雖然年紀頗大,但沒有老來瘦,反倒生得富態,聞言更是直接笑得差點看不見眼,連連點頭道:“好好好,本科最好的文章果然是本官所點。”

高務實客氣道:“學生不敢當。”

王房師滿臉欣慰道:“你的文章確實好,不愧是玄翁家傳的文範,我看了之後甚至沒敢多評,只寫了四個字‘雅潔端肅’,一特薦上去,副主考看了便道:‘解元來了,解元來了’,然後寫了個近二十字的長評轉給主考,主考只看了一遍,便取中你了。’”

高務實一臉謙虛,笑着躬了躬身道:“學生僥倖了。”

王房師還待多言,忽然聽得門口號軍大聲道:“欽差河南鄉試主考官、翰林院修撰、經筵日講官於公諱慎行到——”

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264章 出宮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225章 三策(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100章 忽悠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94章 無間道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264章 出宮第055章 缺朝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221章 抵京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23章 大危機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