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

時至七月,正當酷暑。風止蟬鳴,樹靜人煩。

今日的課,朱翊鈞聽得昏昏欲睡,許國先生似乎也知道這天氣讀書着實費力,今日講得很少,乃是《中庸》第十章,一共才幾段話而已。

按理說背起來很容易,譬如高務實,朱翊鈞就知道他肯定早就能倒背如流了——因爲此刻高務實已經坐在一旁練字,朱翊鈞甚至偷看了幾眼,只見上面寫着一首詩: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

這首詩朱翊鈞也讀過,是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被稱爲歷代“詠蟬三絕”之一。要不是朱翊鈞現在課業還沒完成,真要好好跟高務實論上一論——你就算聽見殿外蟬鳴,也不該想到《在獄詠蟬》這首吧?

人說虞世南的蟬,“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乃是清華人語;駱賓王的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乃是患難人語;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則是牢騷人語。

你高務實就算聽到蟬鳴,想到了蟬,難道不是應該首先想到虞世南那首麼?你堂堂一個不滿十歲的小三元,前有蒙學新秀《龍文鞭影》,不久前又有音韻絕唱《新鄭對韻》(注:高務實版《笠翁對韻》),不說享譽文壇,起碼也是士林矚目,你有什麼患難?

要說仕途,那就更是神奇了,大明朝近二百年來第一個不是真翰林之身的太子伴讀,未登金榜卻名入翰林院、詹事府兩大清流雲集之所,你那三伯更是當朝元輔,你有什麼患難?

朱翊鈞剛想到這裡,卻見高務實不知何時已經朝他看了過來,一陣擠眉弄眼之後,朝旁邊的沙漏努了努嘴。

朱翊鈞下意識看了一眼,不禁暗暗叫苦,就這麼幾句話,怎麼自己今天就總是記不牢呢,這麼下去,午飯就該誤了時辰了——餓肚子倒是小事,但午飯誤了時辰,必然被母妃知曉,下午時定被問起,那時候就難免有些不妙。

朱翊鈞乾咳一聲,朝高務實使了個眼色,然後大聲道:“熱得很了,你們幾個,去取點冰塊來……也不用多,夠孤這裡用半個時辰的就行。”

幾個小宦官不敢怠慢,連忙去了。作爲太子的大伴,馮保本在一邊看書,這時擡頭看了一眼沙漏,又看了朱翊鈞和高務實一眼,沒說話,低下頭,看似又要繼續看書。

說起來也真是辛苦他了,身擔司禮監首席秉筆和東廠提督要職,還要時不時前來監督太子讀書,不過馮保似乎一點也不覺得辛苦,甚至經常壓縮自己在司禮監和東廠的時間,而來太子這邊浪費。

當然,覺得他這是在浪費時間的人不多,譬如高拱與高務實伯侄、李貴妃、張居正等人都不這麼覺得,而太子殿下就覺得馮保是在浪費時間,甚至還因此有點愧疚。

但人主對家奴的愧疚,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此刻朱翊鈞就只覺得馮保在這兒很礙事,因爲他要找高務實“作弊”。

其實朱翊鈞的所謂“作弊”,與後世人理解的根本不同,他不是要高務實幫他去“代考”,因爲那不可能,背書是當着日講官的面背誦,這沒法作弊。

他的所謂作弊,其實是讓高務實先給他講解今天所學的課程——不要奇怪,古人初學課文,十有八九都是先背誦,也就是死記硬背,不要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講究的是一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無風注:東西方教育方式的差異,我記得前文好像說過,就不重複了。)

但這麼做,其實也分天賦,如高務實不知道爲何,背書就很強,基本上讀一遍就能背,而他朱翊鈞就不行,有時候讀上很多遍,當時能背,轉眼就忘。

後來高務實就開始給他“作弊”,悄悄地告訴他那些“課文”的意思,甚至很多時候還會給他舉例分析。還別說,朱翊鈞的背誦能力雖然一般,但理解能力上佳,每每一有高務實解釋和分析,他馬上就能明悟,反過來就很快可以背誦了。

今日高務實似乎有些心思,之前自己讀過幾遍之後就把書本放在一旁,坐在自己的桌案上練起字來,沒有來給朱翊鈞講解。

果然朱翊鈞沒了高務實的講解,這背誦效率就大大下降,眼瞅着午飯都要誤點,他忍不住了,先把小宦官們打發走,然後便要想法子支開馮保,好讓高務實趕緊來跟他說道說道。

不過,支開小宦官容易,支開馮保卻有點麻煩,朱翊鈞正開動腦筋琢磨找個什麼理由出來,卻聽見外頭陳洪的聲音傳來。

剛纔好像還在專心致志看書的馮保立刻起身,朝門外走了去。

走得好啊!朱翊鈞心中大喜,立刻朝高務實望去,卻見高務實正眯着眼打量着馮保的背影。

但讓朱翊鈞有些詫異的是,他總覺得高務實的嘴角似乎掛着一絲若有若無的嘲諷。

“咳!”朱翊鈞擔心待會兒被李貴妃“問責”,也懶得去管高務實那個神情到底是怎麼回事,乾咳一聲,道:“務實,你過來一下。”

高務實露出微笑,施施然起身走來,口中一點也沒有客套,直接問道:“哪句不明白?”

顯然,這種事情已經發生得夠多了,兩人之間早有默契,無須廢話。

朱翊鈞果然沒有廢話,也直接說道:“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高務實微微笑着,解釋道:“單從這段話的字面意思來說,孔子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纔是真的強。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纔是真的強。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纔是真的強。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纔是真的強。”

“哦……”朱翊鈞點了點頭,想了想,又問道:“你說這只是字面意思,那還有什麼深意嗎?”

高務實“嗯”了一聲,柔聲道:“子路性情魯莽,勇武好鬥,所以孔子教導他:強,有分別。有體力上的強,有精神上的強,但真正的強,不是體力之強,而是精神之強。精神之強,體現爲和而不流,柔中有剛;體現爲中庸之道;體現爲堅持自己的信念永不動搖,寧死也不改變志向和操守。這其實是孔子的一貫觀點,譬如《論語·子罕》中就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

“哦……我明白了。”朱翊鈞這纔開心起來,站起來用力拍了拍高務實的肩膀,感慨道:“若非有務實,孤之學問必事倍功半,今務實爲孤伴讀,事半功倍也。務實,你的學問是真的好,來年鄉試、會試,一定要好好考,早日名登金榜,你我總有君臣攜手,再興大明之日!”

高務實面色微變,四下看了一眼,低聲道:“多謝太子青眼,但陛下正在病中……太子還請慎言。”

朱翊鈞也臉色一變,下意識四下打量,口中則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

正在此時,門外忽然傳來陳矩的聲音:“太子殿下,司禮監陳洪公公有事要見高諭德,您看現在方便麼?”

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15章 切蛋糕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70章 西北望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84章 變色龍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268章 揭謎(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25章 又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