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

其實高張之戰現在就說“打響”,似乎還略微早了一點,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拉開帷幕”。

就在高務實以道案首的成績取得生員身份之後三天,高家的馬隊就從新鄭出發,護送着高務實踏上了回京之路。

馬隊之中還多了一個人,就是剛剛了結徽州人丁絲絹稅案、北上來投高侍讀的帥嘉謨。

關於帥嘉謨的使用,高務實之前的考慮是派他去給高國彥做副手。

畢竟,一來帥嘉謨原本身份就不高,只是區區一縣小吏;二來他的正經學業也比較一般,就是個普通生員;三來他又不是高家人,甚至不是高家家奴,論親疏未免太遠。

當然,這些問題其實高務實自己並不怎麼介意,但大明的社會現狀就是這樣,這幾個條件他一條都不滿足,在別人眼裡就沒有什麼值得尊敬或者畏懼的。

wωw.тTk án.C○

你要是以前當過官,現在在大少爺手下一來就混個高位,大家能忍,畢竟你本來就是大人物。

你要是學業厲害也行,進士老爺不敢想,可要是個舉人老爺,一來就身居高位,大家也能忍。畢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雖然到底爲什麼高,他們也不清楚,但反正大夥兒都這麼說,也就習慣了。

再不濟,你是大少爺的親信心腹出身也可以,譬如高小壯那種,大家也不得不忍。東家的親信甭管水平如何,反正他代表東家,你不服他,就等於不服東家,那乾脆自己滾蛋得了,還說那些有的沒的作甚?

因此先派他給高國彥做副手就比較適合,因爲高國彥本身就是負責財務賬目,並不直接管理多少人,跟他打交道的都是各“企業”裡的頭面人物,不至於動不動就嫉妒帥嘉謨。而帥嘉謨本身又是精於數術之人,和高國彥的愛好和能力比較一致,容易有共同語言。再加上他也威脅不到高國彥的地位,不怕高國彥不肯用他。

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在高國彥的照拂下打熬資歷,過個兩三年就能讓出去主管一方業務了,可謂人盡其才。

然而這個計劃因爲高拱的來信,不得不臨時調整一下。高拱居然能抓住徐州一代連續決堤的機會,靠着鬥倒趙貞吉的威勢壓服朝中的反對之聲,強行從漕運之中摳出三成改做海運,這一條很是出乎高務實預料之外。

當然,高拱本身就是個很有魄力的人,要不然也不會掀起隆萬大改革的聲勢。只是這波機會抓得的確有點巧,原先的歷史上高拱似乎都沒這麼幹,看來很可能還是之前那一次,自己跟高拱說的話起了點效果。

想到這裡,高務實還是多少有些自得的,只不過樂不過三秒,問題就來了。

天津港馬上就要在天津衛的主持下擴建加固,自己在天津港買地開港的計劃還沒開始實施,就先迎來了一波競爭對手,簡直悲劇。

偏偏這是朝廷大政,高務實不能也不願意出手干預。

他的一貫態度都是:在挽救大明朝廷的同時自己趁着東風發點小財。如果讓他爲了自己發財,置國家大政於不顧,這就違揹他的宗旨了。畢竟他作爲一個穿越者,還是自信自己有足夠的發財手段和機會的,肥公亦肥私纔是高務實,損公而肥私那是東林黨。

這麼一來,高務實就不得不把天津開港的優先級大幅度提高,爭取儘快在原天津港附近買好地皮。

天津衛的朝廷官港畢竟只搞漕運,而且這個年頭交給衛所辦的事,效率再高也不值一提,計劃周詳那更是等於做夢,所以天津衛能專門搞一搞港口本身就已經算是很對得住自己吃的那點皇糧了,周邊的港口配套他們懂個鬼。

可是港口配套這筆生意很多時候比港口本身的價值還要高——朝廷漕運又不繳稅,能有什麼油水?油水都在轉運、住宿、消費等等這些事情上面,高務實的目的很明確:反正你們朝廷也不知道賺這個錢,不如放着我來。

當然,除了在朝廷漕運之中暗暗分一杯羹,高務實更看重的還是商港計劃。

相比於鬼知道會不會因爲政治原因說沒就沒了的漕運,高務實規劃中的天津商港纔是真正的賺錢大頭,只不過因爲有朝廷漕運的關係,本着不要重複投資的原則,高務實必須趕緊確定商港的位置——除了此前的一些條件,還得加一條不能離官港太遠。

這就跟後世商業街的道理類似,相同或者相似的功能區儘量集中一點,有着同樣目的的人流都彙集在一處,能夠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高務實手頭本來就有點缺人,現在事情有比較緊急,光一個高孟男只怕有點忙不過來,正好把帥嘉謨也派過去,起碼這傢伙數術過關,又精通大明律,有他在天津幫忙,買地什麼的就好辦得多了。

他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以及自己的目的和帥嘉謨好好說了一說,帥嘉謨先是震驚於高務實敢和朝廷搶生意的生猛,繼而又不禁對他的商業頭腦佩服得五體投地,連連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幹,絕不辜負東家的信任。

沒錯,他不是高家的家丁,高務實又不是推薦他去衙門爲官,所以他只能稱呼高務實東家。

其實他心裡也挺激動的,原先自己在歙縣,其實只負責算賬,而不負責管賬,那些數字上的銀子跟他自己半文錢的關係都沒有。現在高務實用他,一上來就是這麼大筆的買賣,雖說上頭還有個高孟男在,可他也是副手啊,地位可不低了。

而且按照東家跟他說的這個思路,高孟男總負責不假,但財務和法務這兩塊,反倒是他這個外人說了算。

天津開港,開私港!這裡頭前前後後要投入的銀子,至少也得是十萬這個級別,具體是十幾萬還是幾十萬,那得看東家的意思,但衝着高務實這份計劃,帥嘉謨估計沒個三十萬兩恐怕打不住。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第130章 故事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252章 兄妹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99章 借刀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28章 好消息第087章 回京嘍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73章 召見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95章 破虜(中)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54章 將至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95章 破虜(下)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31章 急,不急第015章 切蛋糕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190章 去遼陽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09章 喜與憂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