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

說是這麼說,想是這麼想,但創造機會也並不是易事。按照此前高務實的想法,原本歷史上的倒高三人組,其實也並非一開始就是鐵板一塊。

這裡頭,真正和高拱有着不可調和的政治矛盾的,只有張居正。雖然高拱和張居正目前正處於蜜月期,且此前也多數處在政見相近的情況,二人的政治目標也頗爲一致,或者至少說是頗爲類似,但他們二人有一個永遠無法開解的矛盾:即便大家都是改革派,可是……誰主誰從?

後世有些學者囿於歷史偏見或狹隘地域觀念,強行把高、張對立起來,認爲張是改革家,而高則是“奸相”、“佞臣”。這種“褒張貶高”的傾向即使在高務實穿越前還有一定影響。而事實上,高、張二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互相保護、互相幫襯,不僅在政治上倚爲同盟,在學術上也有頗多共同之處。然而可惜的是,從個性而論,無論高拱還是張居正,恐怕都認爲隆萬大改革的英雄人物,只需一人足以!

高務實自穿越後沒多久就打定主意幫助高拱,這裡頭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原由是因爲自己穿越成了高拱之侄,而如果要“更好更快”的拯救大明,這個身份十分有用,高務實不想拋棄。但他自問也不是完全由屁股決定了腦袋,因爲高拱從各個方面來講,都是值得他傾力維護的。

從歷史來看,在政治上高拱開創了明中後期“隆萬大改革”的先河。之所以能稱之爲開創,是因爲高拱有三個“首先”。即首先奠定了隆萬大改革的理論基礎——“法以時遷,則更法以趨時”的變法思想;首先提出了隆萬大改革的政治綱領——《挽頹習以崇聖治疏》(高疏於嘉靖四十五年提出,張居正《陳六事疏》於隆慶二年呈上);首先把改革思想和綱領付諸實踐,他的改革還爲張居正的改革奠定了人事、政策基礎。有這三個“首先”,開創一詞,高拱當之無愧。

而在學術上,高拱則是明代實學思潮的先驅者。嘉、隆、萬三朝本是陽明心學和經世實學的勃興時期(雖然心學逐漸變味了)。但高拱通過批判此時心學空虛寡實之弊,全面闡發了其實學思想,即“天地之間惟一氣”的元氣實體論,提出“在天有實理,在人有實事”的實理實事論,“事必求其實”,“虛心以求其是”的求實求是論,“官修實政而民受實惠”的實政實惠論。他的實學思想對明清之際整個實學思潮的鼎盛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從宋元明清氣學發展得高度來看,高拱既是明代氣學陣營的重要代表,也是構成從張載到王夫之氣學發展的中間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啓下歷史地位。

而且高拱絕非一個只提理論而短於實踐的理論學者,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實幹派。尤其是高拱在隆慶後期職掌吏部繼又提任首輔後,針對嘉靖中期以後的諸多弊端,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吏治方面,實行進士舉人並用,破除舉官舞弊陋習,創建人事檔案,建立任官梯隊,完善地區迴避制度,州縣正官年輕化,精簡機構,健全考覈制度,打擊行賄受賄等。

在軍事和邊政方面,破除兵部“一尚二侍”舊體制,建立“一尚四侍”新體制,兵部司官精選久任,選拔邊才充實兵部司屬,建立邊帥休假之制等。

這些改革很快取得了顯著功績:在西北迫使俺答稱臣納貢;在東北取得遼左大捷;在西南和平解決安氏內亂;在南方取得“嶺寇底寧”之效等等。

而在法治方面,高拱也有上佳表現。他督令觀政進士講求律例,實行刑部司官久任之法,強化州縣正官問理刑名之責,弭盜安民,嚴懲酷吏,平反重大冤案等。

在理財方面,高拱加強錢糧官員的任用,完善稅糧徵收措施,推行清丈改革,實施一條鞭法(這功勞在後世全給了張居正),力行惠商政策,整頓幣制等。

在漕政方面,高拱推行河海“二路並運”的整治方案:疏通漕運,開鑿新河;破除海禁,恢復海運。

總之,高拱的改革取得了“官修實政而民受實惠”的顯著效果。後世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的教育家、史學家、哲學家,鄭州大學首任校長,歷史學系的創始人嵇文甫先生就提出“高拱是一位很有幹略的宰相,在許多方面開張居正之先”。然而,“江陵成爲中國近古史上特出的大政治家,赫然在人耳目,而新鄭就漸漸被人遺忘了。其實新鄭於江陵還是先進,江陵的學術和事功有許多地方實在可說是淵源於新鄭”。嵇先生不僅肯定了高拱的改革功績,而且也闡明瞭高、張在學術和事功上的傳承關係。後世史學界提出高拱主持的隆慶改革是創始期,張居正主持的萬曆改革只是隆慶改革方案的合理延續,合稱爲“隆萬大改革”的論斷,就是對嵇先生這一觀點的繼承和發展。

因此,高務實對於“保高倒張”是沒有什麼內疚之意的。在他看來,反正你倆的政治目標實際上差不多,執政能力搞不好高拱還強了一線,至於對皇帝的教導能力……高拱教導出來的隆慶皇帝雖然能力談不上多強,但至少他至始至終都對高拱保持着足夠的信任,也肯放權放手讓高拱做事;張居正教導出來的萬曆皇帝雖然實際上能力並不差,卻最終變得性格扭曲,不僅打倒並鞭屍了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最後還因爲國本之爭,鬧得君臣不和,雙方几爲寇仇,天下喧然。

所以,三人組裡頭,第一個完全不用考慮拉攏,只需要考慮打倒的,就是張居正!

不就是政治人物之間的互相傾軋嘛!當年好歹也在縣委混過、鎮黨委幹過的高書記不屑的撇撇嘴:我幹這個事沒有心理壓力。

那麼,李貴妃和馮保呢?

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15章 封爵?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29章 複雜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49章 不急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257章 後續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15章 切蛋糕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45章 《取用疏》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